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658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第一开口以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上支架;下支架,通过所述电机定子与所述上支架连接固定;其中,所述电机定子通过电机引出线连接至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位于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电机定子的外壁之间,且远离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电机定子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安装在同一部件上,电机引出线的出线点与接线柱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用涡旋压缩机便于接线柱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缩机在将电机引出线从电机定子连接到接线柱时具有以下特点和弊端:1)多数都是将电机定子过盈装配到壳体内部,再将电机引出线与安装在壳体或壳盖上的接线柱进行连接。该连接过程需要在壳盖与壳体形成密闭腔体之前完成。如果接线柱安装在壳盖上,当引出线与接线柱的装配完成并且壳盖与壳体形成密闭腔体之后,引出线势必会有一段的长度冗余,否则在压缩机腔体封闭之前无法进行引出线与接线柱的装配。由于压缩机运转时的振动,长出的引出线有可能碰触到周边的金属部件,一旦引出线的绝缘保护层受损并且裸露导线接触金属部件就会发生漏电,对于整机的绝缘性和可靠性是很不利的。假如接线柱也安装在壳体上,由于引出线与接线柱的装配需要占用一定的操作空间,若壳体空间紧凑则装配和检查作业都不方便,而若壳体预留操作空间则不利于压缩机的小型化。因此,在连接引出线与接线柱时,将电机定子过盈装配到壳体内部的结构总会有其弊端。2)现有多数压缩机的接线柱从压缩机的外侧进行安装。由于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内侧气压力高于外侧大气压,当接线柱从压缩机的外侧安装时,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力差迫使接线柱端板与其对配安装面呈分离趋势,不利于接线柱端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并且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力差最终作用在接线柱的紧固件之上,紧固件承受很大的压力。紧固件除了需要克服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差之外,还需要对接线柱端面再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使接线柱端面与其对配安装面严密贴合以实现密封。这种安装方式对接线柱以及紧固件的强度要求很高,不利于压缩机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3)在压缩机内部,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可能有一部分的接线柱柱体裸露在含有制冷剂、润滑油以及可能含有微量水分和杂质的环境中。由于制冷剂与水分及杂质的绝缘性较差,接线柱柱体裸露在其中会导致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的绝缘性下降。4)当空调系统充注较多制冷剂或者压缩机运转并停机之后,很可能会有一部分混有润滑油以及微量水分和杂质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的低压腔。如果该液态制冷剂浸到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压缩机的绝缘性会大幅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涡旋压缩机便于接线柱的装配。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上支架;以及下支架,通过所述电机定子与所述上支架连接固定;其中,所述电机定子通过电机引出线连接至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位于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电机定子的外壁之间,且远离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电机定子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安装在同一部件上,电机引出线的出线点与接线柱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所述电机定子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安装在同一部件上,电机引出线的出线点与接线柱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当壳体安装形成封闭腔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这样并且壳体安装形成封闭腔之前,可根据电机引出线和接线柱的安装点的位置精确计算电机引出线的长度,基本消除了压缩机振动引起的电机引出线的晃动,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的绝缘性和可靠性。2)由于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安装位置远离壳体底壁远离油池,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部浸到液态制冷剂里的概率更小,压缩机的绝缘性更好。3)同时,由于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之间的装配过程是在压缩机外壳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的,因此有着充足的操作空间。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图10为图9的D-D剖面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图12为图11的E-E剖面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件的立体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剖面图。图15为图14的局部视图O。图1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接线柱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优选地为车用涡旋压缩机。下面以立式结构,即轴系传动机构与涡旋泵体轴线采用立式布置的压缩机为例描述各个实施例,但本技术并非以此为限。本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优选地供电动汽车使用,但本本技术并非以此为限。首先结合图1至图12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图10为图9的D-D剖面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图12为图11的E-E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3、包括静涡盘2和动涡盘15的压缩机构及电机机构。优选地,立式压缩机还包括上盖1。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可选地,壳体3为铸造件。壳体3包括一挡墙,挡墙将容置空间划分为低压腔309和控制器腔302。低压腔309容置电机机构。控制器腔302设有一第二开口。立式压缩机还包括控制器腔盖4和电控部件。控制器腔盖4密封第二开口。具体而言,制器腔盖4和壳体3通过密封圈9(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以及螺栓10实现密封和紧固。电控部件设置在控制器腔盖4和挡墙之间的控制器腔302内。可选地,壳体3上还设置有孔307及用于接线柱21与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的壳体接线孔。静涡盘2包括设有涡旋齿201的低压侧202和背向涡旋齿201的高压侧206。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壳体3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优选地,壳体3和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形成的容置空间可选地为类长方体。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容置空间例如还可以是类圆柱体、类正方体等形状。可选地,壳体3和静涡盘2通过密封圈7(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以及螺栓8实现密封和紧固。优选地,静涡盘为耐磨高强度铝合金件,例如锻造铝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等等(其中,高强度铝合金件的材料强度和致密性均优于普通铸造件)。可选地,静涡盘2和壳体3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以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20)和电机定子(12),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驱动压缩机构转动;上支架(1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下支架(13),通过所述电机定子(12)与所述上支架连接固定;其中,所述电机定子(12)通过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至接线柱(21),所述接线柱(21)位于所述壳体(3)内壁和所述电机定子(12)的外壁之间,且远离所述壳体(3)的底壁,所述电机定子(12)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21)安装在同一部件上,电机引出线(1201)的出线点与接线柱(21)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以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20)和电机定子(12),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驱动压缩机构转动;上支架(1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下支架(13),通过所述电机定子(12)与所述上支架连接固定;其中,所述电机定子(12)通过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至接线柱(21),所述接线柱(21)位于所述壳体(3)内壁和所述电机定子(12)的外壁之间,且远离所述壳体(3)的底壁,所述电机定子(12)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21)安装在同一部件上,电机引出线(1201)的出线点与接线柱(21)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2),包括设有涡旋齿(201)的低压侧(202)和背向所述涡旋齿(201)的高压侧(206),所述上支架(11)与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连接固定,所述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所述壳体(3)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接线柱(21)设置在所述静涡盘(2)上;动涡盘(15),所述动涡盘(1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涡盘(15)设有涡旋齿(1501)的一侧与所述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相对,且所述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与所述动涡盘(15)的涡旋齿(1501)形成压缩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21)包括柱体(2101)和端板(2102),所述端板(2102)上设有供所述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所述静涡盘(2)设有供所述接线柱(21)的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及环绕静涡盘(2)供所述接线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雪峰王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