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80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外壳,压缩机外壳的侧壁设有供冷媒进入的进气孔和供接线柱通过的开孔;控制器箱体,设置于压缩机外壳的侧壁,控制器箱体设有供冷媒流入的进气口和隔板,隔板将控制器箱体的内腔分隔为控制器安装腔和冷媒流通腔,冷媒流通腔分别连通进气口和进气孔,冷媒流通腔设有为控制器安装腔增大换热面积的换热片。本技术能够通过分体式设计,合理布局吸气通道,在兼顾内部高压压缩机的优点的前提下,同时利用了低温吸气对控制器的冷却作用并能够增加吸气腔室容积,减少压缩机受到液击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1、电动涡旋压缩机按照电机侧冷媒的压力状态可分成内部高压和内部低压两类。对于内部低压压缩机来说,冷媒先进入压缩机的电机腔,后进入涡旋压缩,压缩后的高压冷媒直接排出压缩机;对于内部高压压缩机,冷媒先进入涡旋压缩腔室,后排入到电机腔室,最后排出压缩机。

2、和内部低压压缩机相比,内部高压压缩机有结构简单、吸气过热度小、排气缓冲空间大等优点,易于实现动盘浮动,在商用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在控制器与压缩机一体式的车用压缩机上无法享受吸气冷却控制器,导致其在车用压缩机领域受限。如何能在内部高压压缩机中克服吸气缓冲小、无法冷却控制器等问题,是本专利进行针对的改良项目。

3、专利公开号cn106133317a中公布了一种车用内部高压电动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前后端盖、动静涡盘、曲轴、控制器等。控制器置于前端盖的控制器腔室,低温冷媒从控制器一端吸入压缩机,对控制器腔室进行冷却后进入涡旋压缩腔室,完成压缩后进入电机腔室,最后从后端盖方向的出气口排出压缩机。专利公开号cn10613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箱体(4)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箱体(4)中,所述进气孔(24)和开孔(25)分别沿曲轴的延展方向设置于所述控制器箱体(4)的两端,所述换热片为平行于所述曲轴的方向延展的若干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自所述隔板(16)的第二侧向所述内端盖(5)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2)与所述隔板(16)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盖(5)设有向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箱体(4)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箱体(4)中,所述进气孔(24)和开孔(25)分别沿曲轴的延展方向设置于所述控制器箱体(4)的两端,所述换热片为平行于所述曲轴的方向延展的若干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自所述隔板(16)的第二侧向所述内端盖(5)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2)与所述隔板(16)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盖(5)设有向所述压缩机外壳(3)凸起的出气口(13)和接线柱安装孔(11),所述出气口(13)插接于所述进气孔(24),所述接线柱安装孔(11)插接于所述开孔(25)。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祥黄志刚闫相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