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42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其将含定量为20-30%的粉状乳浆加入生物酶制剂进行液化,再糖化,加入营养物质,采用优良的氧化型生产菌珠Candida SpWL-2002-5,在相应的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采用离心或板框压滤去除菌体,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加入载体5-30%进行真空蒸馏,采用干法或湿法洗锅,然后经过脱臭脱色,可获得80-98%的系列甘油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可采用各种淀粉质原料,成本低廉,采用的菌种可适合于各种淀粉原料不同浓度糖液,适用于各种生物反应器,其甘油产率可达30克/升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技术属于生产工程
甘油,学名丙三醇是重要的基本轻化工原料,用途极广。目前甘油来源主要为制皂工业的副产物和化学合成。原有的厌氧发酵工业化生产甘油技术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时应用过,但终因成本过高,污染过大,技术上尚有难点而未能继续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本专利技术在含定量20-30%的淀粉质原料的粉状乳浆中,每克淀粉加入6-12单位的α-淀粉酶(淀粉α1.4糊精酶),温度85-95℃,液化10-25分钟,再加入120-200单位/克淀粉的糖化酶(淀粉α1.4葡萄糖苷酶),温度55-65℃,糖化10-20小时,过滤后制得糖浓度为20-30%的净糖液,在净糖液中加入0-1%的玉米浆或磷酸盐,0-0.4%尿素或硫铵,经过分级培养的种子液2-10%,在30-100M3的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其通风量为1∶0.1-0.5V/V,温度29-35℃,发酵时间40-90小时,采用离心机或板框压滤去除菌体,调节PH至6.5-8.0,进行真空浓缩获得粗甘油,甘油含量为60-90%W/V,残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0-40%CW/V,加入残余碳水化合物量的5-30%的载体,在真空度-0.1-0.090MPa下120℃-200℃进行水蒸汽真空蒸馏,制得黄甘油,再在100-250℃温度下进行干法或湿法洗锅去垢,最后经过脱臭和脱色或再进过离交处理,获得成品甘油。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工艺流程方框图)进行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新技术包括含淀粉质原料的生物技术制糖,新型生物反应器的好氧发酵;发酵液的净化和载体蒸馏新技术的成品提取。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取定粉质原料如玉米、大米、红薯、木著等制成粉状乳浆,取含淀量为20-30%的淀粉质原料的粉状乳浆,每克淀粉加入6-12单位的α-淀粉酶(淀粉α1.4糊精酶),当温度在85-95℃时,进行液化10-25分钟,再加入120-200单位/克淀粉的糖化酶(淀粉α1.4葡萄糖苷酶),温度在55-65℃时,进行糖化10-20小时,过滤后制得糖浓度为20-30%的净糖液;净糖液中加入营养物质,如0-1%的玉米浆或磷酸盐,0-0.4%尿素或硫铵,添加2-10%经过分级培养的种子液,然后在30-100M3的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其通风量为1∶0.1-0.5V/V,温度29-35℃,发酵时间为40-90小时,然后进行菌体或杂质的去除,采用真空浓缩的方法获得粗甘油,甘油含量为60-90%W/V,残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0-40%W/V;加入残余碳水化合物5-30%的载体,载体是珍珠岩、硅藻土、奥土、凹凸棒土、陶瓷、酸性白土等。上述所述的载体可以是单独成份,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在真空度-0.1-0.090MPa下120℃-200℃进行水蒸汽真空蒸馏制得黄甘油,并在100-250℃温度下进行干法或湿法洗锅去垢,最后经过脱臭和脱色或再经过离交处理而获得80-98%系列的甘油产品。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采用各种含淀粉质原料如玉米、大米、木薯、红薯等的粗、细制品进行全酶法制糖,其糖出率高,纯度也高,操作工艺可以间歇也可连续,糖浓度可高可低。2、由于采用了自行筛选和改良的优良生产菌种Candida SP.WL2002-5,该菌可以适合于上述各种原料的不同浓度糖液(15-30%),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如通风搅拌发酵罐,内外循环的气升式发酵罐和自吸式发酵罐,其甘油产率可达30克/升、天,成熟发酵醪甘油含量可达8-15%,代谢糖转化为甘油率可达45-60%,发酵过程中不发生倒罐现象;3、在不增加设备、不增加工艺操作步骤的情况下,对发酵甘油的提取可与任何提取方法相抗衡,该技术的蒸馏效率可达90%以上,且排渣容易。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工艺流程图。权利要求1.一种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技术,其特征是取含定量20-30%的淀粉质原料粉,状乳浆,每克淀粉加入6-12单位的α-淀粉酶(淀粉α1.4糊精酶),温度85-95℃,液化10-25分钟,再加入120-200单位/克淀粉的糖化酶(淀粉α1.4葡萄糖苷酶),温度55-65℃,糖化10-20小时过滤后,制得糖浓度为20-30%的净糖液,在净糖液中加入0-1%的玉米浆或磷酸盐,0-0.4%尿素或硫铵,经过分级培养的种子液2-10%,在30-100M3的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其通风量为1∶0.1-0.5V/V,温度29-35℃,发酵时间40-90小时,采用离心机或板框压滤去除菌体,调节PH至6.5-8.0,进行真空浓缩获得粗甘油,甘油含量为60-90%W/V,残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0-40%W/V,再加入残余碳水化合物量的5-30%的载体,在真空度-0.1--0.90MPa下120-200℃进行水蒸汽真空蒸馏,制得黄甘油,再在100-250℃温度下进行干法或湿法洗锅去垢,最后经过脱臭和脱色或再经过离交处理,获得成品甘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其特征所述的载体是珍珠岩,硅藻土、奥土、凹凸棒土,陶瓷、酸性白土或它们的混合物。全文摘要一种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其将含定量为20—30%的粉状乳浆加入生物酶制剂进行液化,再糖化,加入营养物质,采用优良的氧化型生产菌珠Candida SpWL-2002-5,在相应的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采用离心或板框压滤去除菌体,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加入载体5—30%进行真空蒸馏,采用干法或湿法洗锅,然后经过脱臭脱色,可获得80-98%的系列甘油产品。本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可采用各种淀粉质原料,成本低廉,采用的菌种可适合于各种淀粉原料不同浓度糖液,适用于各种生物反应器,其甘油产率可达30克/升天。文档编号C07C29/76GK1110321SQ9411129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诸葛健, 方慧英 申请人:无锡轻工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技术,其特征是取含定量20-30%的淀粉质原料粉,状乳浆,每克淀粉加入6-12单位的α-淀粉酶(淀粉α1. 4糊精酶),温度:85-95℃,液化10-25分钟,再加入120-200单位/克淀粉的糖化酶(淀粉α1. 4葡萄糖苷酶),温度:55-65℃,糖化10-20小时过滤后,制得糖浓度为20-30%的净糖液,在净糖液中加入0-1%的玉米浆或磷酸盐,0-0. 4%尿素或硫铵,经过分级培养的种子液2-10%,在30-100M↑[3]的发酵罐中进行好氧发酵,其通风量为1∶0. 1-0. 5V/V,温度:29-35℃,发酵时间:40-90小时,采用离心机或板框压滤去除菌体,调节PH至6. 5-8. 0,进行真空浓缩获得粗甘油,甘油含量为60-90%W/V,残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0-40%W/V,再加入残余碳水化合物量的5-30%的载体,在真空度-0. 1--0. 90MPa下120-200℃进行水蒸汽真空蒸馏,制得黄甘油,再在100-250℃温度下进行干法或湿法洗锅去垢,最后经过脱臭和脱色或再经过离交处理,获得成品甘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健方慧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轻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