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温电热带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031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控温电热带的制造方法,即以高、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丙橡胶、碳黑、抗氧剂、氧化锌或碳酸钙为原料,按组份混炼后切粒,经挤塑、包复绝缘层、热处理、包复外护套、辐照而生产出具有稳定的正温度系数特性、工作温度达80℃等级、热输出功率≥40瓦/米,最高工作温度衰减率<6%的扁平带状自控温电热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控温电热带是一种新型电加热器,其外型象电视机用的扁馈线。自控温电热带的主体是辐射交联后的具有电阻率正温度系数特性的温度开关塑料材料,如低压聚乙烯加碳黑制得的复合材料。自控温电热带可弯曲缠绕在需要加热、保温、防凝、防冻的管道、阀门、泵体、贮罐等器件上,具有自动加热、自动调节功率和自动限温等特点,使用方便,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自控温电热带由美国RAYCHEM公司于六十年代开始研制生产,我国一些单位也先后研制出自控温电热带产品,并有中国专利CN87102924《自动限温加热带生产方法及其产品》公开。即“用两根等间距的长金属线芯作电极,在其上连续敷设热敏电开关材料(即PTC材料)层作为发热体,在电热元件外包复一层高分子护套,再经整体辐射交联成为加热带成品”。该专利文献名曰自动限温加热带的生产方法,但仅公开了加热带的成形方法,而未公开其关键技术PTC材料的原料配方和其它关键技术。因此是一项难以实施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加热、自动调节功率、自动限温的电热带的制造方法。为完成专利技术目的而提出的的工艺流程为A,制作芯体材料,即以炼塑机混炼半导体电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并切成粒料,B、挤制芯带,即以挤塑机将粒料挤出,包复在两根相距平行的镀锡铜线电极上,形成扁平的带状电热元件,C、将扇平的带状电热元件通过挤塑机包复一层内绝缘层,d、将包复上内绝缘层的带状电热元件进行热处理,e、将包复上内绝缘层的带状电热元件再包复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f、辐射交联,将包复上外护套的电热带置于辐射场辐照后得自控温电热带成品;制作自控温电热带芯体的原料配方为(按重量计)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55—7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丙橡胶15—25份碳黑 8—15份抗氧剂0.5—1份氧化锌或碳酸钙3—5份自控温电热带的内绝缘层的材料可选用聚酯型聚氨酯或聚醚型聚氨酯。当自控温电热带的芯体的原料中选用低密度聚乙烯时,电热带元件的热处理温度为130—140℃;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时,热处理温度为145—153℃,处理时间均为20—24小时。自控温电热带的辐射总剂量为100—150KGY。以本专利技术生产的自控温电热带具有稳定的正温度系数特征,工作温度达80℃等级,热输出功率≥40瓦/米,(环境温度10℃),最高工作温度衰减率<6%。实施例一、将低密度聚乙烯5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份,碳黑15份,氧化锌3份,抗氧剂1份经双辊炼塑机混炼成均匀的半导体热塑性高分子芯体材料,并用切料机切成粒料。通过螺杆挤塑机将芯体粒料挤出包复在两根相距平行的镀锡铜线电极上,形成扁平的带状电热元件。将带状电热元件通过螺杆挤塑机包复一层聚酯型聚氨酯绝缘层,然后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130—140℃下热处理20—24小时。再将热处理后的电热带元件通过螺杆挤塑机包复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形成外护套,最后置于辐射场辐射至总剂量100—150KGY。即得自控温电热带成品。实施例二、将高密度聚乙烯70份,乙丙橡胶20份,碳黑8份,碳酸钙5份,抗氧剂0.7份,混炼、切料,通过挤塑机包复在两根相距平行的镀锡铜线电极上,再包复一层聚醚型聚氨酯绝缘层。然后在145—152℃下热处理20—24小时,再包复上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形成外护套,再以总剂量100—150KGY辐照成自控温电热带成品。实施例三、将高密度聚乙烯6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5份,碳黑12份,氧化锌4份,抗氧剂0.5份,混炼、切料,通过挤塑机包复在两根相距平行的镀锡铜线电极上,再包复一层聚酯型聚氨酯绝缘层。然后在145—152℃下热处理20—24小时,再包复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形成具有防火性能的外护套,再以总剂量100—150KGY辐照,得成品自控温电热带。权利要求1.一种,工艺流程为A、制作芯体材料,即以炼塑机混炼半导体电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并切成粒料,B、挤制芯带,即以挤塑机将粒料挤出,包复在两根相距平行的镀锡铜线电极上,形成扁平的带状电热元件,C、将带状电热元件再通过挤塑机包复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d、辐射交联,将包复上外护套的电热带置于辐射场辐射后得自控温电热带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作自控温电热带芯体的原料配方为(按重量计)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 55—7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丙橡胶 15—25份碳黑 8—15份抗氧剂 0.5—1份氧化锌或碳酸钙 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艺流程中在挤制芯带后将扁平的带状电热元件通过挤塑机包复一层内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艺流程中在挤制芯带后或包复内绝缘层后还进行热处理,当自控温电热带的芯体的原料中选用低密度聚乙烯时,电热带元件的热处理温度为130—140℃;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时,电热带元件的热处理温度为145—153℃,热处理时间均为20—24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艺流程中的辐照总剂量为100—150KGY。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以高、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丙橡胶、碳黑、抗氧剂、氧化锌或碳酸钙为原料,按组份混炼后切粒,经挤塑、包复绝缘层、热处理、包复外护套、辐照而生产出具有稳定的正温度系数特性、工作温度达80℃等级、热输出功率≥40瓦/米,最高工作温度衰减率<6%的扁平带状自控温电热带。文档编号H05B3/14GK1126417SQ9510154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文元, 刘炳智, 宋运志 申请人:无锡轻工业学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控温电热带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为:A、制作芯体材料,即以炼塑机混炼半导体电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并切成粒料,B、挤制芯带,即以挤塑机将粒料挤出,包复在两根相距平行的镀锡铜线电极上,形成扁平的带状电热元件,C、将带状电热元件再通过挤塑机包复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d、辐射交联,将包复上外护套的电热带置于辐射场辐射后得自控温电热带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制作自控温电热带芯体的原料配方为(按重量计)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 55-7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乙丙橡胶 15 -25份碳黑 8-15份抗氧剂 0.5-1份氧化锌或碳酸钙 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元刘炳智宋运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轻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