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19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在车架立管的侧壁径向对称分别制有前出线孔及后出线孔,后出线孔正对车架中管,在前出线孔与后出线孔之间的前叉立管上套装一护线套,护线套的环壁制有一圈走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所有走线均在内部,避免外部环境对线缆的影响。

A frame that can be passed through the wire of the motor and the line of the aid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wer line through the motor and sensor line frame, side wall of the radial symmetry of the vertical pipe of the fram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fore and after the hole outlet hole, after the outlet hole of the frame tube, before and after the outlet hole outlet hole between the front fork vertical pipe sheathed wire sets of retaining ring wall line sleeve with a ring trough.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all the walking lines inside, and avoid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配件领域,涉及走线,尤其是一种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由于装配后轮电机和助力传感器所以要在车架上走线,传统的做法就是在车架立管上打孔,这样还是会在前方露出一段线,影响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美观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在车架立管的侧壁径向对称分别制有前出线孔及后出线孔,后出线孔正对车架中管,在前出线孔与后出线孔之间的前叉立管上套装一护线套,护线套的环壁制有一圈走线槽。而且,在车架立管上正对前出线孔焊接一连接管,该连接管连接车筐,车筐内安装电池及控制器。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护线套的外环壁制有一圈线槽,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从线槽通过,避免前叉立管旋转对线的摩擦。2、所有走线均在内部,避免外部环境对线缆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在车架立管1的侧壁径向对称分别制有前出线孔1-1及后出线孔1-2,后出线孔正对车架中管,在前出线孔与后出线孔之间的前叉立管2上套装一护线套3,护线套的环壁制有一圈走线槽。在车架立管上正对前出线孔焊接一连接管4,该连接管连接车筐6,车筐内放置电池及控制器5,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通过连接管进入车架立管,绕过护线套再从车架立管穿出进入车架中管再到达电机处。线都在管内走,提高了美观性及安全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车架立管的侧壁径向对称分别制有前出线孔及后出线孔,后出线孔正对车架中管,在前出线孔与后出线孔之间的前叉立管上套装一护线套,护线套的环壁制有一圈走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通过电机线及助力传感器线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车架立管的侧壁径向对称分别制有前出线孔及后出线孔,后出线孔正对车架中管,在前出线孔与后出线孔之间的前叉立管上套装一护线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广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驭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