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及包含该叉勾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73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1:35
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该车架包括后叉勾组件,该后叉勾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后轮轴的筒状后叉勾、定位垫圈和紧固螺母,所述筒状后叉勾呈带底筒状,筒状后叉勾的侧部和底部开设一用于安装后轮轴的贯通开口;在组装状态,后轮轴通过贯通开口进入筒状后叉勾内,定位垫圈从轴端装入后轮轴,其内径与所述后轮轴配合,其外沿与筒状内壁配合,以实现后轮轴在径向方向的安全可靠定位。紧固螺母与后轮轴螺杆配合,通过压紧定位垫圈达到后轮的轴向固定,并与定位垫圈配合通过非摩擦力的方式达到后轮的径向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两轮车后轮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 car frame with a new cylindrical rear hook and an electric bicycle containing the hook.

A new type tubular rear fork hook frame, the frame includes a rear fork hook assembly, the rear fork hook assembly further includes a cylindrical shaft for fixing rear fork hook, a positioning washer and a fastening nut, wherein the cylindrical rear fork hook with bottom is cylindrical, barrel shaped rear fork hook side and is provided for installing the rear axle through opening; in the assembled state, the rear wheel shaft through a through opening into the cylinder after the fork hook, a positioning washer from shaft end into the rear axle, the inside diameter of the rear axle with the edge matched with the cylindrical inner wall, in order to achiev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rear axle safe and reliable positioning. The fastening nut is matched with the screw shaft of the rear wheel shaft, and the axial fixing of the rear wheel is achieved by pressing the positioning gasket, and the radial fixing of the rear wheel is achieved by matching the positioning gasket with the non friction for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ar wheel of the two wheeled vehicle during the driv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及包含该叉勾的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或自行车等的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筒状后叉勾及包含该叉勾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绿色生活意识的不断加强及自行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电动自行车及自行车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简单、最为实用和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在电动自行车及自行车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时,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已经逐步形成一种文化而被更多的人认可。现有的叉勾一般是片型叉勾,片型叉勾上设有一开口,用于放置电机轴并用螺钉固定。但是,在整个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螺钉松动后,电机轴容易从开口处脱落,影响行走的安全。为此,又在片型叉勾上安装一安全锁片,即使螺钉松动,通过安全锁片也能防止电机轴从开口处脱落,这种设计提升了安全度。但是,当螺钉松动时,虽然电机轴不能从开口处脱落,但是电机轴还是在开口处可以进行一定行程的活动,同样,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轴固定后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该车架包括新型后叉勾组件,该后叉勾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后轮轴的筒状后叉勾、定位垫圈和紧固螺母,所述筒状后叉勾呈带底筒状,筒状后叉勾的侧部和底部开设一用于安装后轮轴的贯通开口;在组装状态,后轮轴通过贯通开口进入所述筒状后叉勾内,定位垫圈从轴端装入后轮轴,与筒状叉勾底部内侧贴合,其外沿与筒状叉勾侧面内壁配合,以实现后轮在径向方向上的可靠定位。紧固螺母与后轮轴螺杆配合,压紧定位垫圈,以锁定后轮的轴向位置,同时配合定位垫圈来固定后轮的径向位置。本技术提供的车架,后轮轴(当后轮驱动时也称为电机轴)通过定位垫圈的外沿与筒状侧面内壁的配合,实现其径向位置的定位,又通过螺母压紧垫圈来实现后轮轴的轴向位置固定。并且是通过螺母和垫圈的外沿与叉勾筒体内壁的配合来实现后轮轴的径向固定,而并非通过摩擦力,所以该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后轮轴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行车中发生上述紧固螺母松动的情况,后轮轴也不会从后叉勾中脱落,其结构保证了后轮轴在径向的可靠性。而且该结构设计简洁、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结构示例示意图;图2为车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叉勾组件的一种新型结构示意图;图4为车架的部分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后叉勾组件的一种新型结构示意图。该车架包括后叉勾组件22,该后叉勾组件22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后轮轴的筒状后叉勾31、定位垫圈32和紧固螺母33。筒状后叉勾呈带底筒状。筒状后叉勾31的筒状结构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椭圆形在内的任意一带口半封闭结构。在本实例中,筒体结构并非限定,只需要定位垫圈32的外沿与叉勾筒体侧面内壁的配合即可。筒状后叉勾31的侧部和底部开设一用于安装后轮轴的贯通开口34,具体来说,贯通开口34包括筒状后叉勾31的侧部开设的开口和底部开设的开口,以便在组装状态,后轮轴35通过贯通开口34进入所述筒状后叉勾的筒体内。从图2可知,底部开设的开口的大小与形状的设置,最佳地方式是保证后轮轴35安装在叉勾筒体的中心。定位垫圈32从轴端穿入后轮轴35,其内径与后轮轴35配合,其外沿与筒体侧面内壁的配合。所谓“配合”机械上有很多种配合的结构,本技术中只需要定位垫圈32与后轮轴35能够实现定位功能的结构即可认为定位垫圈32的内径与后轮轴35配合的结构,同理,定位垫圈与筒体内壁在径向上实现定位的结构,既可认为定位垫圈32的外沿与筒体侧面内壁配合的结构。紧固螺母33压紧定位垫圈32于后轮轴35上,以锁定后轮轴35的轴向位置。还请参阅图2,在轴向位置,定位垫圈32轴向固定在筒状后叉勾的底部和紧固螺母33之间。在组装状态,后轮轴35通过贯通开口34进入筒状后叉勾31的筒体内,定位垫圈32从轴端装入后轮轴35,其内径与后轮轴35配合,其外沿与筒体侧面内壁的配合,以实现后轮轴35在径向方向的定位。并且,通过紧固螺母33将其在轴向与径向上进行固定。实施例请参阅图3、图4,其为包含本技术后叉勾组件的电动自行车。它进一步包括车架前部21、后叉勾组件22和减震装置23,后叉勾组件22被连接到车架前部21并承载后轮24。换句话来说,车架前端21的一端部向后延伸通过减震装置23与后叉勾组件22连接,车架前端21的另一端部向上延伸并承载车座。后叉勾组件22包括第一套筒41、筒状后叉勾31。第一套筒41连接于筒状后叉勾31上,第一套筒41和筒状后叉勾31主体部分呈中空的筒状结构,第一套筒41的一端的端部与筒状后叉勾3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筒41和筒状后叉勾3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并采用铸钢件。筒状后叉勾31与后轮轴35连接,所述第一套筒41和筒状后叉勾31、后平叉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并采用铸钢件。后轮轴35通过贯通开口34进入筒状后叉勾31的筒体内,定位垫圈32从轴端穿入后轮轴35,其内径与后轮轴配合,其外沿与筒体侧面内壁的配合,以实现后轮轴35在径向方向的可靠定位。并且,通过紧固螺母33将其在轴向与径向上进行固定。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及包含该叉勾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包括新型后叉勾组件,该后叉勾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后轮轴的筒状后叉勾,所述筒状后叉勾呈带底筒状,筒状后叉勾的侧部和底部开设一用于安装后轮轴的贯通开口,还包括定位垫圈,后轮轴与定位垫圈的内径配合,定位垫圈的外沿与叉勾筒体内壁配合;在组装状态,所述后轮轴通过贯通开口进入所述筒状后叉勾的筒体内,定位垫圈从轴端装入后轮轴,其内径与所述后轮轴配合,其外沿与筒体内壁配合,以实现后轮轴在径向方向的可靠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筒状后叉勾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包括新型后叉勾组件,该后叉勾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后轮轴的筒状后叉勾,所述筒状后叉勾呈带底筒状,筒状后叉勾的侧部和底部开设一用于安装后轮轴的贯通开口,还包括定位垫圈,后轮轴与定位垫圈的内径配合,定位垫圈的外沿与叉勾筒体内壁配合;在组装状态,所述后轮轴通过贯通开口进入所述筒状后叉勾的筒体内,定位垫圈从轴端装入后轮轴,其内径与所述后轮轴配合,其外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守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文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