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835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硫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排气口、设置在底部的排液口、设置在侧壁下部的烟道入口、与烟道入口外部相连的预处理装置、安设在烟道入口与排气口之间的若干个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喷淋装置下方的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单塔脱硫、结构简单,成本低;烟气依次通过除尘箱、预脱硫箱和若干层的反应装置进行脱硫反应,无需重复二次脱硫。

A high efficient catalytic desulfuriz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an efficient catalytic desulfurization system is disclosed, including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desulfurization tower comprises a lower set at the top of the outlet, arranged in the discharge hole on the bottom, set in the side wall of the flue, and the flue entrance entrance external connected to the pretreatment device, a plurality of installation the spray device, between the flue entrance and the exhaust port and arranged in the spraying device below the rea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ngle tower desulfurization,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The flue gas is desulphurized in a dust box, a pre desulfurization box and a number of reaction devices in a row, without needing to repeat two times of desulphu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单塔单循脱硫装置大部分属于简易型,这些简易型脱硫装置的化学反应区域小、喷淋密度小、阻力大,易造成脱硫效率偏低;利用单塔单循环脱硫塔系统要满足新的排放要求,常规做法需要加高脱硫塔,增设喷淋层,已有脱硫塔的基础可能还需要加固,并且增大了能耗;有时不得不新建一个脱硫塔,与已有脱硫塔串联,形成双塔双循环,而采用双塔串联的脱硫工艺建设成本高,建设工期长,且对原有单塔进行改造,改造难度大,改造收到实际场地的限制,往往有较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排气口、设置在底部的排液口、设置在侧壁下部的烟道入口、与烟道入口外部相连的预处理装置、安设在烟道入口与排气口之间的若干个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喷淋装置下方的反应装置;所述喷淋装置、排液口均与进液管连接,所述排液口还与排液管、空气压缩管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空气压缩管另一端与空压机进气端连接;所述反应装置包括缓冲网、安装在缓冲网上方的反应层,所述反应层下方贯穿的连接有若干个反应体,所述反应体为同心布置的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壁通过若干个反应柱与内筒体的外壁连接,所述内筒体上设置有若干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反应柱上下交错布置,所述内筒体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且上端面高于反应层上表面,所述外筒体上、下端均开口,且上端面与反应层上表面平齐。以上系统,烟气经过预处理装置、反应装置以及喷淋装置后可有效的发生脱硫反应,其中喷淋装置将脱硫剂喷洒到反应装置上,脱硫剂从上方流入到内外筒体的空隙中,而烟气从下方流通至内外筒体的间隙中,通过反应柱和缓冲网延缓液体和气体的流动,增长反应时间,同时通过内外筒体增大了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系统高效运行,脱硫效率高;同时可通过空压机的输气压力,可有效防止排液口因为沉淀问题而堵塞。较佳的,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预脱硫箱和除尘箱,所述预脱硫箱内设置有预喷淋装置,所述预喷淋装置与进液管连接,所述预脱硫箱出气端与烟道入口连接,进气端与除尘箱的出气端连接,所述除尘箱的进气端与进气管连接。烟气首先经过除尘箱除掉烟气中残余的固体颗粒,在经过预脱硫箱进行预脱硫反应,进一步保证了脱硫的高效。较佳的,所述除尘箱的进气端设置在箱体下方,出气端设置在箱体上方,所述除尘箱的左右内侧壁上交错布置有除尘板,所述除尘板表面磨砂。烟气在除尘箱内迂回向上缓慢前进,通过交错布置的除尘板,有效的将固体颗粒吸附在除尘板表面。较佳的,所述反应柱沿外筒体内壁上下均布有若干层,每一层的反应柱以外筒体轴心为中心呈射线状分布。通过多层布置的反应柱,减缓了液体流动速度,同时增大了接触面积,保证脱硫反应持续彻底的进行。较佳的,所述排气口与水平烟道连接,所述水平烟道与烟囱连接。通过此结构,可将若干个脱硫塔共同连接在水平烟道上,从而从烟囱排出,整体系统简单高效。较佳的,所述水平烟道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除湿盒。在排出废气前可有效除去水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单塔脱硫、结构简单,成本低;烟气依次通过除尘箱、预脱硫箱和若干层的反应装置进行脱硫反应,无需重复二次脱硫,同时通过反应装置的特殊结构,进一步保证了脱硫系统的高效运行;空压机可有效防止排液口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脱硫塔1、排气口2、排液口3、进液管4、排液管5、空气压缩管6、循环泵7、空压机8、烟道入口9、脱硫箱10、除尘箱11、进气管12、喷淋装置13、反应装置14、烟囱15、除湿盒16等部件。如图1所示,脱硫塔1顶部有排气口2、底部设置有排液口3、侧壁下部有烟道入口9,排液口3和烟道入口9之间的空间为储液池17,烟道入口9与排气口2之间安设有若干个喷淋装置13,喷淋装置13下方设置有反应装置14,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13设置两组,每组喷淋装置13下方均对应设置有反应装置14,喷淋装置13、排液口3均与进液管4连接,排液口3还与排液管5、空气压缩管6连接,进液管4和排液管5上设置有循环泵7,空气压缩管6另一端与空压机8进气端连接;排气口2与水平烟道18连接,水平烟道18与烟囱15连接;水平烟道18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除湿盒16,除湿盒中可放置氧化钙等化学物质吸收水分,除湿盒16可拆卸以便定时更换。烟道入口9外部相连有预处理装置,,其中预处理装置包括预脱硫箱10和除尘箱11,预脱硫箱10内设置有一组预喷淋装置10a,预喷淋装置10a与进液管4连接,预脱硫箱10出气端与烟道入口9连接,进气端与除尘箱11的出气端连接,除尘箱11的进气端与进气管12连接。除尘箱11的进气端设置在箱体下方,出气端设置在箱体上方,除尘箱11的左右内侧壁上交错布置有除尘板11a,除尘板11a表面磨砂。如图2和图3所示,反应装置14包括缓冲网14a、安装在缓冲网14a上方的反应层14b,反应层14b下方贯穿的连接有若干个反应体,反应体为同心布置的内筒体14c和外筒体14d,外筒体14d内壁通过若干个反应柱14d-1与内筒体14c的外壁连接,反应柱14d-1沿外筒体14d内壁上下均布有若干层,每一层的反应柱14d-1以外筒体14d轴心为中心呈射线状分布。内筒体14c上设置有若干各进气孔14c-1,进气孔14c-1与反应柱14d-1上下交错布置,内筒体14c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且上端面高于反应层14b上表面,外筒体14d上、下端均开口,且上端面与反应层14b上表面平齐。工作原理,烟气经过除尘箱11、预脱硫箱10进行初步除尘和预脱硫反应,在经过反应装置14以及喷淋装置13后可有效的发生脱硫反应,其中喷淋装置13将脱硫剂喷洒到反应装置14上,脱硫剂从上方流入到内外筒体的空隙中,而烟气从下方流通至内外筒体的间隙中在通过进气孔14c-1从内筒体14c内腔中排到反应装置14外,通过反应柱14d-1和缓冲网14a延缓液体和气体的流动,增长反应时间,同时通过内外筒体增大了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系统高效运行,脱硫效率高;同时可通过空压机8的输气压力,可有效防止排液口3因为沉淀问题而堵塞,当储液池17中的脱硫剂仍符合使用条件时,可通过进液管4循环将脱硫剂输送至喷淋装置13中,当储液池17中的脱硫剂不符合使用条件时,通过排液管5将脱硫剂排出。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1),其特征是:所述脱硫塔(1)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排气口(2)、设置在底部的排液口(3)、设置在侧壁下部的烟道入口(9)、与烟道入口(9)外部相连的预处理装置、安设在烟道入口(9)与排气口(2)之间的若干个喷淋装置(13)、以及设置在喷淋装置(13)下方的反应装置(14);所述喷淋装置(13)、排液口(3)均与进液管(4)连接,所述排液口(3)还与排液管(5)、空气压缩管(6)连接,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上设置有循环泵(7),所述空气压缩管(6)另一端与空压机(8)进气端连接;所述反应装置(14)包括缓冲网(14a)、安装在缓冲网(14a)上方的反应层(14b),所述反应层(14b)下方贯穿的连接有若干个反应体,所述反应体为同心布置的内筒体(14c)和外筒体(14d),所述外筒体(14d)内壁通过若干个反应柱(14d‑1)与内筒体(14c)的外壁连接,所述内筒体(14c)上设置有若干各进气孔(14c‑1),所述进气孔(14c‑1)与反应柱(14d‑1)上下交错布置,所述内筒体(14c)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且上端面高于反应层(14b)上表面,所述外筒体(14d)上、下端均开口,且上端面与反应层(14b)上表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催化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1),其特征是:所述脱硫塔(1)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排气口(2)、设置在底部的排液口(3)、设置在侧壁下部的烟道入口(9)、与烟道入口(9)外部相连的预处理装置、安设在烟道入口(9)与排气口(2)之间的若干个喷淋装置(13)、以及设置在喷淋装置(13)下方的反应装置(14);所述喷淋装置(13)、排液口(3)均与进液管(4)连接,所述排液口(3)还与排液管(5)、空气压缩管(6)连接,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上设置有循环泵(7),所述空气压缩管(6)另一端与空压机(8)进气端连接;所述反应装置(14)包括缓冲网(14a)、安装在缓冲网(14a)上方的反应层(14b),所述反应层(14b)下方贯穿的连接有若干个反应体,所述反应体为同心布置的内筒体(14c)和外筒体(14d),所述外筒体(14d)内壁通过若干个反应柱(14d-1)与内筒体(14c)的外壁连接,所述内筒体(14c)上设置有若干各进气孔(14c-1),所述进气孔(14c-1)与反应柱(14d-1)上下交错布置,所述内筒体(14c)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且上端面高于反应层(14b)上表面,所述外筒体(14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鹤葛嘉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尔信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