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85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铸造腔,所述铸造腔中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且第一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壳体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固定杆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转槽连通的条形开口。本装置降温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且夹持牢固,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磨球具,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A clamping device for casting grinding ball cool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asting grinding ball cooling clam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is hollow and the side walls of the housing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ver,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body casting cavity, the casting ro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xed transversely arranged in the cavity, the first rotary slot in the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setting, and the first turn slo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crew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threaded rod through the housing, the first nut the first threaded rod is sleeved on the matching,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nu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column, the upper side wall of the fixed rod and bar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turn.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cooling effect,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and firm clamping, which can hold different size grinding balls and increase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在铸造磨球时,需要对浇铸的磨球进行冷却降温,加速磨球的成型,一般的磨球冷却效果较差,耗费时间长,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磨球具的夹持装置不能夹持不同大小的磨球具,适用范围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铸造磨球用冷却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磨球冷却效果差和磨球具的夹持装置适用范围窄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铸造腔,所述铸造腔中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且第一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壳体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固定杆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转槽连通的条形开口,且连接柱贯穿条形开口设置,所述连接柱远离第一螺母的一端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槽,且第二转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置物板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对称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置物板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转槽连通的条形孔,且连接杆贯穿条形孔设置,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中夹持有第一球模和第二球模,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与铸造腔连通,且输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接有水喷头,所述水喷头靠近弧形夹板的侧壁设置。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连接柱中还设有空腔,且空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且转轴贯穿空腔设置,所述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置物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的侧壁设有把手,且把手上均包裹有橡胶保护垫。优选地,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和置物板外的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摇杆。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还竖直排列设有多个与铸造腔连通的通气孔。本专利技术中是由水来对磨球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装置中设置的磨球夹持装置可调节,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磨球具,转动第二螺纹杆即可带动弧形夹板对磨球具进行夹持,操作简单且夹持牢固,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转动第一螺纹杆即可带动置物板进出壳体,方便安放球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一种铸造磨球用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隔板、3熔化腔、4铸造腔、5进料口、6第一盖板、7通孔、8管道、9卡板、10卡槽、11出料口、12第二盖板、13储水槽、14固定杆、15连接柱、16置物板、17第一球模、18第二球模、19通口、20水泵、21吸水管、22输水管、23水喷头、24第一转槽、25第一螺纹杆、26第一螺母、27空腔、28驱动电机、29转轴、30第二转槽、31第二螺纹杆、32第二螺母、33连接杆、34弧形夹板、35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设置,壳体1内设置有铸造腔,壳体1的侧壁还竖直排列设有多个与铸造腔4连通的通气孔,对铸造腔4内部进行通风,加速磨球冷却,壳体1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盖板12,第二盖板12的侧壁均设有把手,且把手上均包裹有橡胶保护垫,方便工作人员打开第二盖板12,铸造腔4中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杆14,固定杆14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24,且第一转槽24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第一螺纹杆25的一端贯穿壳体1设置,第一螺纹杆25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26,且第一螺母2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5,固定杆14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转槽24连通的条形开口,且连接柱15贯穿条形开口设置,连接柱15远离第一螺母26的一端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有置物板16,转动装置包括转轴29,连接柱15中还设有空腔27,且空腔27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8,驱动电机28的输出端与转轴29连接,且转轴29贯穿空腔27设置,转轴29远离驱动电机28的一端与置物板16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8带动转轴29上方的置物板16转动,在球模进行冷却时,使模具与水充分接触,加速磨球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置物板16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槽30,且第二转槽30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1,第二螺纹杆31的一端贯穿置物板16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螺纹杆25和第二螺纹杆31,第二螺纹杆31上对称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32,且第二螺母3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置物板16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转槽30连通的条形孔,且连接杆33贯穿条形孔设置,连接杆33远离第二螺母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34,两个弧形夹板34中夹持有第一球模17和第二球模18,壳体1的侧壁还设有水泵20,水泵20通过输水管22与铸造腔4连通,且输水管22远离水泵20的一端连接有水喷头23,水喷头23靠近弧形夹板34的侧壁设置。实施例2;参照图2-4,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一种铸造磨球用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设置,壳体1中设有横向设置的隔板2,隔板2将壳体1内部分隔成熔化腔3和铸造腔4,且熔化腔3位于铸造腔4上方设置,壳体1的侧壁还竖直排列设有多个与铸造腔4连通的通气孔,对铸造腔4内部进行通风,加速磨球冷却,壳体1的侧壁设有与熔化腔3连通的进料口5,且进料口5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第一盖板6,隔板2中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7,且熔化腔3和铸造腔4通过通孔7连通,通孔7的下端还设有管道8,隔板2中设有横向设置的卡板9,且通孔7的内壁设有与卡板9匹配的卡槽10,卡板9的一端与卡槽10卡接,且卡板9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设置,壳体1的侧壁设有与铸造腔4连通的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第二盖板12,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12的侧壁均设有把手,且把手上均包裹有橡胶保护垫,方便工作人员打开第一盖板6和第二盖板12,铸造腔4的下侧内壁设有储水槽13,铸造腔4中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杆14,固定杆14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24,且第一转槽24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第一螺纹杆25的一端贯穿壳体1设置,第一螺纹杆25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26,且第一螺母2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5,固定杆14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转槽24连通的条形开口,且连接柱15贯穿条形开口设置,连接柱15远离第一螺母26的一端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有置物板16,转动装置包括转轴29,连接柱15中还设有空腔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设置,所述壳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盖板(12),所述壳体(1)内设有铸造腔(4),所述铸造腔(4)中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24),且第一转槽(24)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所述第一螺纹杆(25)的一端贯穿壳体(1)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25)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26),且第一螺母(2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5),所述固定杆(14)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转槽(24)连通的条形开口,且连接柱(15)贯穿条形开口设置,所述连接柱(15)远离第一螺母(26)的一端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有置物板(16),所述置物板(16)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槽(30),且第二转槽(30)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1),所述第二螺纹杆(31)的一端贯穿置物板(16)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31)上对称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32),且第二螺母(3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所述置物板(16)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转槽(30)连通的条形孔,且连接杆(33)贯穿条形孔设置,所述连接杆(33)远离第二螺母(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34),两个所述弧形夹板(34)中夹持有第一球模(17)和第二球模(18),所述壳体(1)的侧壁还设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通过输水管(22)与铸造腔(4)连通,且输水管(22)远离水泵(20)的一端连接有水喷头(23),所述水喷头(23)靠近弧形夹板(34)的侧壁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造磨球冷却的夹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设置,所述壳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盖板(12),所述壳体(1)内设有铸造腔(4),所述铸造腔(4)中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槽(24),且第一转槽(24)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5),所述第一螺纹杆(25)的一端贯穿壳体(1)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25)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26),且第一螺母(2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5),所述固定杆(14)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一转槽(24)连通的条形开口,且连接柱(15)贯穿条形开口设置,所述连接柱(15)远离第一螺母(26)的一端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有置物板(16),所述置物板(16)中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槽(30),且第二转槽(30)中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1),所述第二螺纹杆(31)的一端贯穿置物板(16)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31)上对称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32),且第二螺母(3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所述置物板(16)的上侧侧壁设有与第二转槽(30)连通的条形孔,且连接杆(33)贯穿条形孔设置,所述连接杆(33)远离第二螺母(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海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