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73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三轮车,包括设置有车斗的三轮车本体,车斗包括矩形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矩形底板边缘的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矩形底板包括前底板和后底板;侧挡板包括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前底板包括第一前底板和第二前底板;第一前底板分别与后底板和前挡板铰接;两个第一侧挡板的前端均设置有U型凹槽,前挡板的两端设置有与U型凹槽相匹配固定用的卡件;后挡板和两个第二侧挡板均与后底板铰接;第一侧挡板与第二侧挡板之间、第二侧挡板与后挡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的锁扣件;两个第二侧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锁定卡件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同时实现载人载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侧车门,方便坐车的人上下车。

Multi-function electric tr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电动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三轮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三轮车的普及,消费者对车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车辆的用途也越来越高。有时需要载货,有时需要载人。人们一般会采用传统的折叠车斗,传统折叠车斗在载人和拉货不能同时存在,拉货的时候就不能载人,载人的时候不能载货,功能比较单一,这样其实并不能满足现有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叠后既方便载人,又方便载货的多功能电动三轮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电动三轮车,包括设置有车斗的三轮车本体,所述车斗包括矩形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矩形底板边缘的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所述矩形底板包括前底板和后底板;所述侧挡板包括与前底板对应设置的第一侧挡板,以及与后底板对应设置的第二侧挡板;所述前底板包括与后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前底板和设置于第一前底板下方的第二前底板,第二前底板与两个第一侧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底板分别与后底板和前挡板铰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的前端均设置有U型凹槽,前挡板的两端设置有与U型凹槽相匹配固定用的卡件;所述后挡板和两个第二侧挡板均与后底板铰接;所述第一侧挡板与第二侧挡板之间、第二侧挡板与后挡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的锁扣件;跟随第一前底板翻折后的前挡板位于后底板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二侧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锁定翻折后的卡件的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与卡件相匹配的卡槽。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锁扣件为搭扣锁。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前底板的底端面和前挡板的前端面均设置有靠垫。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固定件上铰接有一个用于锁定卡槽的卡扣。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前底板与后底板固定连接。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前底板和第二前底板的垂直高度差为20~35cm。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后挡板与两个第二侧挡板均通过合页与后底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矩形底板,搭配前、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符合车辆的常规设计,也可以最大的利用行驶车载空间;第一前底板与后底板的铰接,方便第一前底板向后底板方向折叠,第一前底板与前挡板的铰接,方便前挡板跟随第一前底板折叠的同时仍保持垂直的样式,好方便作为靠背使用;第二前底板设置于第一前底板下方,在上下位置上给予一定的错位空间,符合人体的坐立姿势;U型凹槽与卡件的配合、卡件与固定件的配合均可以使前挡板保持竖直的位置,不至于乱晃动,提高了稳定性,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后挡板和两个第二侧挡板与后底板之间的铰链,在零部件上将原有的普通三开门载货电动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供人上下的侧车门,在载人载货的过程中,方便坐车的人上下车。本技术解决了目前普通折叠车斗载货载人不能同时使用的问题。相比以前的技术,旨在提升电动三轮车用途的多样性,易操作性,方便消费者骑行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前底板和前挡板未翻折前的俯视图;图2为第一前底板和前挡板翻折为座椅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三轮车本体,2-前挡板,3-后挡板,4-后底板,5-第一侧挡板,6-第二侧挡板,7-第一前底板,8-第二前底板,9-U型凹槽,10-锁扣件,11-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电动三轮车,包括设置有车斗的三轮车本体1,所述车斗包括矩形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矩形底板边缘的前挡板2、后挡板3和两个侧挡板;所述矩形底板包括前底板和后底板4;所述侧挡板包括与前底板对应设置的第一侧挡板5,以及与后底板4对应设置的第二侧挡板6;所述前底板包括与后底板4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前底板7和设置于第一前底板7下方的第二前底板8,第二前底板8与两个第一侧挡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底板7分别与后底板4和前挡板2铰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5的前端均设置有U型凹槽9,前挡板2的两端设置有与U型凹槽9相匹配固定用的卡件;所述后挡板3和两个第二侧挡板6均与后底板4铰接;所述第一侧挡板5与第二侧挡板6之间、第二侧挡板6与后挡板3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的锁扣件10;跟随第一前底板7翻折后的前挡板2位于后底板4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二侧挡板6上均设置有用于锁定翻折后的卡件的固定件11,固定件11上设置有与卡件相匹配的卡槽。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矩形底板,搭配前、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符合车辆的常规设计,也可以最大的利用行驶车载空间;第一前底板与后底板的铰接,方便第一前底板向后底板方向折叠,第一前底板与前挡板的铰接,方便前挡板跟随第一前底板折叠的同时仍保持垂直的样式,好方便作为靠背使用;第二前底板设置于第一前底板下方,在上下位置上给予一定的错位空间,符合人体的坐立姿势;U型凹槽与卡件的配合、卡件与固定件的配合均可以使前挡板保持竖直的位置,不至于乱晃动,提高了稳定性,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后挡板和两个第二侧挡板与后底板之间的铰链,在零部件上将原有的普通三开门载货电动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供人上下的侧车门,在载人载货的过程中,方便坐车的人上下车。本技术解决了目前普通折叠车斗载货载人不能同时使用的问题。相比以前的技术,旨在提升电动三轮车用途的多样性,易操作性,方便消费者骑行和使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上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优选的,所述锁扣件10为搭扣锁。其装有锁芯的锁体可绕固定在锁座上的销轴转动,锁舌与锁芯连为一体,锁舌座上设有锁舌凸块相对应的凹槽,锁体可盖住锁舌座。它具有暗锁的防盗性和搭扣的安装简便性,锁与搭扣一体化,防撬防拨,更加安全可靠;造型美观,设计独特、巧妙,有一定的装饰美化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固定牢固,成本低廉。优选的,所述第一前底板7的底端面和前挡板2的前端面均设置有靠垫。靠垫可以由海绵等材质制成,外部包括皮层,柔软度比较好,同时质量也很好,适合长时间依靠使用。优选的,所述固定件11上铰接有一个用于锁定卡槽的卡扣。方便在卡件进入卡槽内以后,通过卡扣对卡件进行简单的固定,避免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颠簸可能出现的脱扣现象,加强牢固性。优选的,所述第二前底板8与后底板4固定连接。加强了整体的牢固性,使第二前底板也可以承受一定的重力,使第二前底板至少能够短时间的承受人体的重量。优选的,所述第一前底板7和第二前底板8的垂直高度差为20~35cm,可以为20cm、25cm、30cm或35cm等等,不做具体限制,作为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为25cm。符合大多数人的小腿长度,使人坐进去以后更加的舒适。优选的,所述后挡板3与两个第二侧挡板6均通过合页与后底板4连接。将原有固定车斗的一部分通过合页更改为可折叠车斗,实现载人载货同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即可较好的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电动三轮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动三轮车,包括设置有车斗的三轮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包括矩形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矩形底板边缘的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所述矩形底板包括前底板和后底板;所述侧挡板包括与前底板对应设置的第一侧挡板,以及与后底板对应设置的第二侧挡板;所述前底板包括与后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前底板和设置于第一前底板下方的第二前底板,第二前底板与两个第一侧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底板分别与后底板和前挡板铰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的前端均设置有U型凹槽,前挡板的两端设置有与U型凹槽相匹配固定用的卡件;所述后挡板和两个第二侧挡板均与后底板铰接;所述第一侧挡板与第二侧挡板之间、第二侧挡板与后挡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的锁扣件;跟随第一前底板翻折后的前挡板位于后底板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二侧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锁定翻折后的卡件的固定件,固定件上设置有与卡件相匹配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动三轮车,包括设置有车斗的三轮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包括矩形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矩形底板边缘的前挡板、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所述矩形底板包括前底板和后底板;所述侧挡板包括与前底板对应设置的第一侧挡板,以及与后底板对应设置的第二侧挡板;所述前底板包括与后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前底板和设置于第一前底板下方的第二前底板,第二前底板与两个第一侧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前底板分别与后底板和前挡板铰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的前端均设置有U型凹槽,前挡板的两端设置有与U型凹槽相匹配固定用的卡件;所述后挡板和两个第二侧挡板均与后底板铰接;所述第一侧挡板与第二侧挡板之间、第二侧挡板与后挡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的锁扣件;跟随第一前底板翻折后的前挡板位于后底板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小鸟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