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裕达专利>正文

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5839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使用时先令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侧处的动力装置动作,以带动传动元件调整其受动力装置卷绕的长度,且传动元件与第一传动组件、及活动设置第一传动组件上的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动作,使第二传动组件达到伸缩的目的,同时因第二传动组件上设有旋动件,并旋动件上活动设置有从动元件,从动元件一端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活动设置于第二传动组件上的从动杆体连接,故当第二传动组件伸缩使旋动件位移后,也会带动从动杆体伸缩,借此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可增加伸缩长度且缩小体积的实用进步性。

Steel cabl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telescopic rod

Cabl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lescopic rod, and the action of the power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drive assembly side when used to adjust the transmission element is driven by a power unit winding length and the transmission element and a first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activities set seco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on the first drive assembly with the action, the second drive component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xpansion,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piece, and the rotating piece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driven element, a driven element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rod body and the driven activities provided in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connected, so when the second drive assembly of telescopic rotating parts to displacement that will drive the driven rod telescopic, thereby to reach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crease the length and reduce the volume of practical prog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增加伸缩长度且缩小体积的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为了将特定装置(如发光装置、或摄影装置等)的位置到达特定高度,且让使用者可以轻易的拆装或操作特定装置,各业者研发出各种不同的升降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的单索升降机构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现有的单索升降机构包含有一主架体91、一设于主架体91上的主管体92、一设于主管体92上的绞盘93、多个设于主管体92侧边处的主滑轮94、至少一插设于主管体92内的副管体95、至少一设于副管体95上且穿设主管体92的副滑轮96、及一钢索97,钢索97一端与绞盘93连接,另一端与副管体95连接,且钢索97会与主滑轮94、及副滑轮96接触;所以在使用时,令绞盘93动作控制钢索97被卷绕部分的长度,且钢索97透过主滑轮94、及副滑轮96的转向后,可带动副管体95在主管体92上进行伸缩以改变高度。但经实际使用后发现,当所需的伸缩长度越长、或是副管体95的数量越多,需要使用越多的主滑轮94、及副滑轮96,且需要确保钢索97的活动空间,所以现有的单索升降机构的体积势必得往两侧大幅增加,导致置放、携行、及收纳相当不便。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单索升降机构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伸缩长度且缩小体积的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传动组件;至少一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且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从动杆体,从动杆体活动设置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旋动件,旋动件设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进行旋动;至少一从动元件,从动元件一端设于从动杆体上,另一端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且从动元件活动设置于旋动件上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侧处;及至少一传动元件,传动元件一端设于动力装置上,另一端设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传动元件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以与动力装置、第一传动组件、及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动作。所述从动杆体上具有至少一与从动元件接合的接合部、及至少一位于接合部侧处供从动元件通过的沟槽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杆体、及至少一设于第一杆体上且与传动元件配合动作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杆体上具有与从动元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含有至少一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的第二杆体、及至少一设于第二杆体上且穿设第一传动组件,与传动元件连接的传动部。所述动力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用于连接卷绕传动元件的卷绕件、及至少一设于卷绕件侧处与其连动的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为手动动力元件或电动动力元件。所述从动元件、及该传动元件为钢索或缆绳。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动力装置动作时,会带动传动元件改变卷绕于动力装置上的长度,借此令动力装置经传动元件与第一传动组件、及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动作,以改变第二传动组件的位置达到伸缩调整高度的目的;此外,第二传动组件改变位置后会同时改变旋动件的位置,且因从动元件长度固定并两端分别固定于从动杆体、及第一传动组件上,所以从动元件会同步受到带动并改变从动杆体与第二传动组件的相对位置,达到伸缩调整高度的目的,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的单索升降机构所存在的体积庞大导致置放、携行、及收纳相当不便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可增加伸缩长度且缩小体积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单索升降机构的实施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上升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下降示意图。【符号说明】主架体91主管体92绞盘93主滑轮94副管体95副滑轮96钢索97第一传动组件1第一杆体11连接部111第一转动件12第二传动组件2第二杆体21传动部211从动杆体31接合部311沟槽部312旋动件32从动元件33动力装置4卷绕件41动力元件42传动元件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及透视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至少一第一传动组件1、至少一第二传动组件2、至少一从动杆体31、至少一旋动件32、至少一从动元件33、至少一动力装置4、及至少一传动元件5,第一传动组件1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杆体11、及至少一设于第一杆体11上且与传动元件5配合动作的第一转动件12,并第一杆体11上具有与从动元件33连接的连接部111。第二传动组件2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1上且与其配合动作,第二传动组件2包含有至少一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1上的第二杆体21、及至少一设于第二杆体21上并穿设第一传动组件1,与传动元件5连接的传动部211。从动杆体31活动设置于第二传动组件2上且与其配合动作,从动杆体31上具有至少一与从动元件33接合的接合部311、及至少一位于接合部311侧处供从动元件33通过的沟槽部312。旋动件32设于第二传动组件2上且得进行旋动,借此以缩小体积并使从动元件33避开第一转动件12、及传动元件5,而从动元件33一端设于从动杆体31上,另一端设于第一传动组件1上,且从动元件33活动设置于旋动件32上与其配合动作。动力装置4设于第一传动组件1侧处,动力装置4包含有至少一用于连接卷绕传动元件5的卷绕件41、及至少一设于卷绕件41侧处与其连动的动力元件42,且动力元件42可为手动动力元件42(如绞盘)或电动动力元件42(如马达)。传动元件5一端设于动力装置4上,另一端设于第二传动组件2的传动部211上,且传动元件5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1的第一转动件12上,以与动力装置4、第一传动组件1、及第二传动组件2配合动作。在本实施例中从动元件33、及传动元件5为钢索或缆绳,且旋动件32、及第一转动件12为滑轮,另,上述仅为本技术其中之一实施态样,其态样不设限于此。请同时配合参阅图2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透视示意图、上升示意图、及下降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欲使用本技术时,先操作动力装置4使动力元件42带动卷绕件41旋转,卷绕件41旋转后则会改变传动元件5卷绕于卷绕件41上的长度。同参图4所示,当卷绕件41旋转卷绕传动元件5后,传动元件5会经第一传动组件1的第一转动件12,拉动第二传动组件2的第二杆体21及其传动部211,使第二杆体21伸出第一杆体11,同时旋动件32会随着第二杆体21位移,但因第一杆体11位置不会改变,且从动元件33长度固定一端与连接部111,并另一端延着沟槽部312与接合部311连接,所以从动元件33会随着旋动件32位移来改变从动杆体31与第二杆体21的相对位置使其伸出。反之同参图5所示,当卷绕件41释放传动元件5后,第二杆体21则会缩入第一杆体11内,同时从动杆体31会缩入第二杆体21内。是以,本技术的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可改善现有技术的关键在于:借由第一传动组件1、第二传动组件2、从动杆体31、旋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传动组件;至少一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且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从动杆体,从动杆体活动设置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旋动件,旋动件设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得进行旋动;至少一从动元件,从动元件一端设于从动杆体上,另一端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且从动元件活动设置于旋动件上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侧处;及至少一传动元件,传动元件一端设于动力装置上,另一端设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传动元件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以与动力装置、第一传动组件、及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第一传动组件;至少一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且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从动杆体,从动杆体活动设置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旋动件,旋动件设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得进行旋动;至少一从动元件,从动元件一端设于从动杆体上,另一端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且从动元件活动设置于旋动件上与其配合动作;至少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设于第一传动组件侧处;及至少一传动元件,传动元件一端设于动力装置上,另一端设于第二传动组件上,且传动元件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以与动力装置、第一传动组件、及第二传动组件配合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杆的钢索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杆体上具有至少一与从动元件接合的接合部、及至少一位于接合部侧处供从动元件通过的沟槽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达
申请(专利权)人:黄裕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