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潮杰专利>正文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77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架和起吊装置,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起吊装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滚轮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滚轮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轻轨,所述轻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侧开设有弹簧腔,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吊装设备移动不方便导致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吊装设备的移动方便,且导轨和吊装设备都可拆卸不占用工地有限空间的优点。

A hoisting equipment for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equipment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supporting frame and a lifting device,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lift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side activities the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shaft, the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the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ller bottom chute, connected with the light rail, a fixed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light rail,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cavity, the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by matching between the structure, solve the hoisting equipment is not convenient to move due to the low efficiency problem,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bile lifting equipment is convenient, and the guide rail and the lifting equipment can not occupy the advantages of removing site in limite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垂直运输工具
,具体为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垂直运输施工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塔吊、汽车吊或龙门架垂直运输,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设备租赁费用高,增加施工成本,未安装塔吊或龙门架的条件下无法使用;二是利用人力向上拉,显然,提升重物的重量受限制,人工费用大、时间长,且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653144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吊装设备,该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和起吊装置,从而实现了整个起吊架体重量小,可以拆散后人工运送到室内,组装过程可在室内上完成;使用灵活,能大量节省劳动力,提高施工中垂直运输的工作效率,增加施工安全性,节约施工成本。但是该技术在工地中移动不方便,材料需要先搬运到这里,然后进行吊起,导致其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具备了吊装设备的移动方便,且导轨和吊装设备都可拆卸不占用工地有限空间的优点,解决了由于吊装设备移动不方便导致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架和起吊装置,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起吊装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滚轮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滚轮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轻轨,所述轻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侧开设有弹簧腔,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置有拆卸装置,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枕铁。所述拆卸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弹簧腔的内壁,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传动板的表面与弹簧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横杆,横杆的表面与传动板的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横杆的表面与固定板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横杆的一端贯穿传动板的通孔活动连接有立柱,立柱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立柱的底部与枕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滚轮为一组对称分布在底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底部开设凹槽的大小与立柱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表面通孔的直径与横杆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擦垫圈。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复位弹簧对称分布在固定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立柱表面通孔的直径与横杆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擦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杆、转轴、滚轮、轻轨、固定块和枕铁,通过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使滚轮在轻轨上运动,实现了吊装设备的可移动功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复位弹簧、传动板、横杆、立柱和拉环,拉动拉环,通过结构之间的传动作用,从而使横杆脱离立柱的通孔,实现了固定块与枕铁的分离,从而实现了轨道的可拆卸功能,使轨道与吊装设备的都可拆卸不占用工地有限空间的优点。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吊装设备移动不方便导致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吊装设备的移动方便,且导轨和吊装设备都可拆卸不占用工地有限空间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枕铁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立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架、3-起吊装置、4-连接杆、5-转轴、6-滚轮、7-轻轨、8-固定块、9-拆卸装置、91-固定板、92-复位弹簧、93-传动板、94-横杆、95-立柱、96-拉环、10-枕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架2和起吊装置3,底板1对顶部结构具有支撑作用,支撑架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支撑架2由调节丝杆、竖支撑杆、横支撑杆、横连接杆、纵连接杆、丝杆U托组成,起吊装置3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起吊装置3由卷扬机、绞索、滑轮、吊钩组成,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具有连接作用,是转轴5的载体,连接杆4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设置使滚轮6可以滚动,转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6,滚轮6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滚轮6在轻轨7上滚动,且滚轮6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滚轮6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滚轮6为一组对称分布在底板1的底部,四个滚轮6的作用使底板1能稳定的在轻轨7上运动,滚轮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轻轨7,轻轨7是滚轮6滚动的场所,且滚轮6表面滑槽的宽度与轻轨7相适配,轻轨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是拆卸装置9的载体,固定块8的两侧开设有弹簧腔,固定块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固定块8底部开设凹槽的大小与立柱95相适配,立柱95可与固定块8底部的凹槽结合,实现对固定块8水平方向的固定,固定块8的两侧设置有拆卸装置9,拆卸装置9的设置使固定块8可以与枕铁10分离,实现了对轨道的拆卸功能,固定块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枕铁10,枕铁10使轨道的重要组成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杆4、转轴5、滚轮6、轻轨7、固定块8和枕铁10,通过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使滚轮6在轻轨7上运动,实现了吊装设备的可移动功能。拆卸装置9包括固定板91,固定板91的作用用于给复位弹簧92提供恢复力,固定板91表面通孔的直径与横杆94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擦垫圈,由于耐磨垫圈的设置,横杆94与固定板91通孔的摩擦不会对固定板91造成损伤,固定板91固定连接在弹簧腔的内壁,固定板9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固定板9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2,复位弹簧92用于供恢复力,使拉环96回到初始状态,同时在横杆94与立柱95卡接过程中,复位弹簧92会使横杆94稳定的与立柱95卡接,复位弹簧9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复位弹簧92对称分布在固定板91的一侧,两个复位弹簧92使传动板93的受力更均匀,效果更好,复位弹簧9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板93,传动板93具有传动作用,用于传递拉环96的拉力,传动板9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传动板93的表面与弹簧腔的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板9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横杆94,横杆94被拉环96拉动,从而带动传动板93运动,最终实现横杆94脱离立柱95的通孔,横杆94的表面与传动板93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横杆94的表面与固定板91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横杆94的一端贯穿传动板93的通孔活动连接有立柱95,立柱9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立柱95表面通孔的直径与横杆94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擦垫圈,横杆94与立柱95通孔的配合实现了对固定块8竖直方向的固定,立柱95的底部与枕铁10的顶部固定连接,横杆9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96,拉动拉环96,拉环96的运动使横杆94往一侧运动,同时带动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架(2)和起吊装置(3),所述支撑架(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起吊装置(3)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6),滚轮(6)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滚轮(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轻轨(7),所述轻轨(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两侧开设有弹簧腔,固定块(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8)的两侧设置有拆卸装置(9),所述固定块(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枕铁(10);所述拆卸装置(9)包括固定板(91),固定板(91)固定连接在弹簧腔的内壁,固定板(9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9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2),所述复位弹簧(9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板(93),传动板(9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传动板(93)的表面与弹簧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9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横杆(94),横杆(94)的表面与传动板(93)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横杆(94)的表面与固定板(91)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横杆(94)的一端贯穿传动板(93)的通孔活动连接有立柱(95),立柱(9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立柱(95)的底部与枕铁(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9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9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架(2)和起吊装置(3),所述支撑架(2)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起吊装置(3)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6),滚轮(6)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滚轮(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轻轨(7),所述轻轨(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两侧开设有弹簧腔,固定块(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8)的两侧设置有拆卸装置(9),所述固定块(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枕铁(10);所述拆卸装置(9)包括固定板(91),固定板(91)固定连接在弹簧腔的内壁,固定板(9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9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2),所述复位弹簧(9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板(93),传动板(9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传动板(93)的表面与弹簧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9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横杆(94),横杆(94)的表面与传动板(93)通孔的内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潮杰
申请(专利权)人:毛潮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