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趋化小肽与双特异抗体的融合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27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趋化小肽与抗肿瘤×抗CD3双特异抗体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由CC家族趋化因子SLC(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chemokine,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的N末端十八肽、(GGGGS)↓[2]连接肽、抗卵巢癌×抗CD3双特异抗体依次连接而成。其C末端可以带有c-myc标签和His↓[6]标签。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构建、表达和纯化该融合蛋白的方法;该融合蛋白的编码序列、表达载体和含有该载体的宿主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抗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趋化因子SLC(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的N末端十八肽与抗卵巢癌×抗CD3双特异抗体的融合蛋白;这种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和纯化方法;含有该融合蛋白的载体和大肠杆菌宿主菌。
技术介绍
随着抗体工程的发展,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又一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理想的治疗方案应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高效杀伤的,即能结合靶肿瘤细胞又能结合高细胞毒性的效应细胞的双特异抗体,是这个方案的较理想的候选。它一方面针对肿瘤,实现与靶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另一方面将效应细胞富集在肿瘤细胞周围,模拟天然配体的作用,在肿瘤部位与效应细胞引发分子结合,激活效应细胞,实现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和裂解(参考文献1-10)。但富集在肿瘤部位的效应细胞的数量毕竟有限,使这一作用难以得到最大的发挥。趋化因子的发现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出现新的曙光。趋化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的简称)是一由小分子(8-10KD)的碱性分泌蛋白组成的复杂超家族,对各种白细胞有趋化效应(参考文献11-15)。根据N末端半胱氨酸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趋化小肽与双特异抗体的融合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樑宋景震王祥斌春雷朴锦华张众林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波特基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