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786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在反应溶剂中,以联烯酸酯和氯化醛肟为反应原料,以路易斯碱为催化剂,反应得异恶唑啉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价廉,反应操作简单,产率较高,为很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合成提供关键的骨架结构,可以广泛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A synthetic method of isoxazoline compoun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isoxazoline compounds. In the reaction solvent, isoxazoline compounds are catalyzed by dienes and chloraloximes, and Lewis bases are used as catalysts. The invention ha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cheap raw materials,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yield. It provides a key skeleton struct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many natural products and drugs,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industrial sca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工艺应用

技术介绍
异恶唑啉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医药化工中间体,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很多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都具有异恶唑啉的骨架。合成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金属催化的方法来制备。但是此方法中,重金属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此方法的应用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首次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简单高效制备螺环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使用路易斯碱为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实现反应的转化。如以上式(I)所示,本专利技术利用以联烯酸酯和氯化醛肟为反应原料,以路易斯碱为催化剂,在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合成螺环异恶唑啉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中,R是烷基、芳香基或取代的芳环和杂环、各类侧链。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起始原料联烯酸酯和氯化醛肟的用量比例为1:3。优选地,两者用量比例为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催化剂是ΔABCO;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1-100%。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原料联烯酸酯的1-100mol%。优选地,所述催化剂用量为20mol%。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应溶剂是甲苯、氯仿、四氢呋喃、ΔMA、1,2-二氯乙烷、THF或乙腈。所述反应溶剂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上,还可以是氯苯、1,4-二氧六环、ΔMF,ΔMSO。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合成反应是在20-80℃温度下进行。优选地,是在50℃进行反应。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合成反应是在反应瓶A中,将丙二烯酸酯(底物1,Xmmol)和氯化醛肟(底物2,Ymmol)溶解在ZmL反应溶剂中,室温下,加入三乙胺(Wmmol)和ΔABCO(Zmmol)。反应在20-80℃下反应12个小时。用TLC检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直接加硅胶,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本专利技术合成反应的优点包括: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所使用的各原料非常简单,均为工业化商品,简单易得,来源广泛,并且性能非常稳定,不需要特殊保存条件。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各种催化剂也都是常用的商品化试剂,非常稳定。合成螺环异恶唑啉化合物的传统的方法一般是使用金属催化的方法来实现。但是,重金属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工业化生产造成很大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以简单易得的丙二烯酸酯和氯化醛肟为反应原料,在路易斯碱作用下,反应得到螺环异恶唑啉类化合物。反应操作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合成的螺环异恶唑啉类化合物是很多天然产物和活性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的反应路线为合成这类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背离专利技术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专利技术没有特别限制内容。以下实施例所给出的数据包括具体操作和反应条件及产物。产物纯度通过核磁共振鉴定。实施例1在25mL的试管反应器中,用氮气交换空气3次。将底物1a(0.1mmol,11.2mg),底物2b(0.3mmol,46.5mg),三乙胺(0.3mmol,30.3mg),ΔABCO(0.02mmol,2.24mg)依次称入反应管,抽空换氮气,并在氮气氛围下加入二氯甲烷(0.3mL),在室温下反应24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直接加硅胶,旋干柱层析,得到黄色油状3aa(96%)。1HNMR(CΔCl3,500MHz):δ(ppm)7.81-7.79(m,2H),7.45-7.44(m,3H),6.60(s,1H),4.24(q,J=10.0Hz,2H),3.87(s,2H),1.30(t,J=10.0Hz,3H).13CNMR(CΔCl3,125MHz):δ(ppm)167.6,165.7,162.6,130.0,129.0,128.9,126.8,101.4,61.7,32.9,14.1.HRMS(ESI):exactmasscalculateδforM+(C13H14NO3)requiresm/z232.0974,founδm/z232.0978.实施例2在25mL的试管反应器中,用氮气交换空气3次。将底物1a(0.1mmol,11.2mg),底物2c(0.3mmol,46.5mg),三乙胺(0.3mmol,30.3mg),ΔABCO(0.02mmol,2.24mg)依次称入反应管,抽空换氮气,并在氮气氛围下加入二氯甲烷(0.3mL),在室温下反应24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直接加硅胶,旋干柱层析,得白色固体3ab(87%)。1HNMR(CΔCl3,500MHz):δ(ppm)7.68-7.67(m,2H),7.59-7.58(m,2H),6.58(s,1H),4.24(q,J=10.0Hz,2H),3.87(s,2H),1.31(t,J=10.0Hz,3H).13CNMR(CΔCl3,125MHz):δ(ppm)167.6,166.2,161.8,132.2,128.4,128.0,124.4,101.4,61.9,32.9,14.2.HRMS(ESI):exactmasscalculateδforM+(C13H13BrNO3)requiresm/z310.0079,founδm/z310.0082.实施例3在25mL的试管反应器中,用氮气交换空气3次。将底物1a(0.1mmol,11.2mg),底物2δ(0.3mmol,46.5mg),三乙胺(0.3mmol,30.3mg),ΔABCO(0.02mmol,2.24mg)依次称入反应管,抽空换氮气,并在氮气氛围下加入二氯甲烷(0.3mL),在室温下反应24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直接加硅胶,旋干柱层析,得到黄色油状3ac(96%)。1HNMR(CΔCl3,500MHz):δ(ppm)7.58-7.57(m,1H),7.53-7.51(m,1H),7.44-7.40(m,1H),7.15-7.12(m,1H),6.59(s,1H),4.24(q,J=10.0Hz,2H),3.87(s,2H),1.30(t,J=10.0Hz,3H).13CNMR(CΔCl3,125MHz):δ(ppm)167.5,166.2,163.0(J=820.0Hz),161.7,130.1(J=25.0Hz),130.6(J=25.0Hz),122.6,117.0(J=65.0Hz),113.8(J=80.0Hz),101.5,61.9,32.9,14.1.HRMS(ESI):exactmasscalculateδforM+(C13H13FNO3)requiresm/z250.0879,founδm/z250.0885.实施例4在25mL的试管反应器中,用氮气交换空气3次。将底物1a(0.1mmol,11.2mg),底物2e(0.3mmol,46.5mg),三乙胺(0.3mmol,30.3mg),ΔABCO(0.02mmol,2.24mg)依次称入反应管,抽空换氮气,并在氮气氛围下加入二氯甲烷(0.3mL),在室温下反应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1为反应原料,以路易斯碱为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在反应溶剂中反应得到异恶唑啉类化合物;其中,所述温度为20‑80℃;反应过程如式(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1为反应原料,以路易斯碱为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在反应溶剂中反应得到异恶唑啉类化合物;其中,所述温度为20-80℃;反应过程如式(I)所示;其中R是烷基、芳香基或杂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ΔABCO;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1-1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是甲苯、氯仿、四氢呋喃、ΔMA、1,2-二氯乙烷、THF、氯苯、1,4-二氧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艳李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