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37682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清洗液中清洗,纯水水洗,干燥处理,在金属基材表面覆盖金属Ni、Cr、Cu或其合金耐腐蚀金属模板,该金属模板分为空白区域和金属区域,向金属模板的基材表面物理溅射耐腐蚀金属,取下耐腐蚀金属模板,将经过溅射后的金属基板浸入酸腐蚀液中,多次腐蚀,得到均匀分布的微米级腐蚀孔,纯水水洗,将腐蚀后的金属基材浸泡于弱酸溶液中,表面形成20‑80nm的纳米孔,然后纯水水洗、干燥处理,最后对基材进行纳米注塑。

A method of nano injection molding on metal su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日本大成塑料(Taiseiplas)株式会社于2002年专利技术了纳米成型技术(NMT),该技术是将金属与塑料一体化的纳米成型技术,可将金属与树脂一体化成型,广泛用于薄轻、便携的移动电子产品的外壳上,如电脑终端、移动手机。现在技术中,NMT的处理工序包括如下所示的流程:将需要结合的金属进行碱液处理、酸处理、酯氨酸弱酸处理、再用水清洗干净后进行干燥、注塑。经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就会形成无数的孔径约为20nm的微孔,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是在通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上形成了很多微小的凹凸结构,注射的树脂进入这些凹凸结构中,产生锚定效果。同时,当树脂注射到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时,含有酯基的树脂就会与T液发生酯胺反应,从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中酸处理和脂氨酸弱酸处理步骤为最关键的两步,其中酸处理的主要目的为:(a)除去金属表面多余的碱液,(b)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大量腐蚀孔,该腐蚀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酸和金属的腐蚀反应,其孔的形成完全依赖于金属基材的组成相和杂质相,由于金属表面的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磨光、抛光、滚光、喷砂或抛丸中的一种处理方法除去金属表面纳米级的天然氧化层;(2)将经过处理的金属浸泡于碱金属清洗液中清洗;(3)纯水水洗,干燥处理;(4)在金属基材表面覆盖金属Ni、Cr、Cu或其合金耐腐蚀金属模板,该金属模板分为空白区域和金属区域;(5)向步骤(4)中金属模板的基材表面物理溅射耐腐蚀金属;(6)取下耐腐蚀金属模板,将经过物理溅射处理后的金属基板浸入酸腐蚀液中,对基材进行多次腐蚀,腐蚀出均匀分布的微米级腐蚀孔,纯水水洗,其中腐蚀次数≥1;(7)将腐蚀后的金属基材浸泡于主要含有脂氨酸的弱酸溶液中,在均匀分布的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磨光、抛光、滚光、喷砂或抛丸中的一种处理方法除去金属表面纳米级的天然氧化层;(2)将经过处理的金属浸泡于碱金属清洗液中清洗;(3)纯水水洗,干燥处理;(4)在金属基材表面覆盖金属Ni、Cr、Cu或其合金耐腐蚀金属模板,该金属模板分为空白区域和金属区域;(5)向步骤(4)中金属模板的基材表面物理溅射耐腐蚀金属;(6)取下耐腐蚀金属模板,将经过物理溅射处理后的金属基板浸入酸腐蚀液中,对基材进行多次腐蚀,腐蚀出均匀分布的微米级腐蚀孔,纯水水洗,其中腐蚀次数≥1;(7)将腐蚀后的金属基材浸泡于主要含有脂氨酸的弱酸溶液中,在均匀分布的微米级腐蚀孔道内表面形成20-80nm的纳米孔,然后纯水水洗、干燥处理;(8)对基材进行纳米注塑,使树脂通过注塑渗入孔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物理溅射为磁控溅射,磁控溅射的初始抽真空度为10-3-10-2Pa,靶材为Ni靶,Cr靶或Cu靶,该靶材与模板金属材质一致,所获得的物理溅射耐腐蚀金属层的厚度低于2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纳米注塑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铝及其铝合金、镁及其镁合金、铜及其铜合金、钛及其钛合金、不锈钢及其他铁系列合金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林森梁莲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恒利弘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