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7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牙机,工作台,其中,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座、第一压牙组件和第二压牙组件,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压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压牙刀和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第一压牙刀;第二压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压牙刀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第二压牙刀;第一气缸可驱动第一压牙刀朝向第二压牙刀移动,第二气缸可驱动第二压牙刀朝向第一压牙刀移动;第一压牙刀的刀口向内凹陷形成弧形的第一压牙部,第二压牙刀上与第一压牙部对应地设置有第二压牙部,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设置在限位槽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牙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牙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制凹痕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管件上形成凹痕的压牙机。
技术介绍
目前,以铝塑管为代表的复合管和PE、PRE等塑料管发展迅猛,已经在水管管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管件之间的连接困难,需要使用专门的管接头进行连接。管接头是管件与管件之间连接的重要工具,一般通过在管件的表面进行二次注塑成型形成管接头,但是传统的管件与管接头之间容易脱落,造成使用不便,给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通过在管件的端部形成凹痕的方式,使之与管接头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可靠。但是现有的对管件加工凹痕的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压牙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压牙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压牙机包括工作台,其中,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座、第一压牙组件和第二压牙组件,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压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压牙刀和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第一压牙刀;第二压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压牙刀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第二压牙刀;第一气缸可驱动第一压牙刀朝向第二压牙刀移动,第二气缸可驱动第二压牙刀朝向第一压牙刀移动;第一压牙刀的刀口向内凹陷形成弧形的第一压牙部,第二压牙刀上与第一压牙部对应地设置有第二压牙部,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设置在限位槽两侧。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将水管放在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之间,限位槽限制水管的随意移动,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夹持在水管的外壁上,通过加热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便可在水管的表面形成凹痕,本技术的压牙刀结构简单,压牙过程可靠,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方案是,工作台上还设有侧板,侧板设置在第一压牙组件和第二压牙组件的外侧,侧板的侧壁上设有引导槽,引导槽位于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引导槽和限位槽分别位于第一压牙刀的两侧上。可见,通过侧板上的引导槽可引导水管放入限位槽内,操作方便准确。优选地,引导槽呈V形设置。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座上设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设置在限位槽或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可见,水管与微动开关接触便可触发微动开关,从而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操作方便。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座在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固定槽,微动开关位于限位槽和固定槽之间。由此可见,固定槽可以将较长的水管的尾端固定在其上,使得操作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槽设置在固定座的第一端部,限位槽呈V形设置。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压牙刀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压牙部,两个第一压牙部之间形成让位槽。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压牙刀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压牙部,两个第一压牙部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二压牙部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压牙部和第二压牙部对接可形成圆形的通孔。可见,设置两个压牙部可同时在水管的外壁上形成两个凹痕,提高水管和管接头之间的连接牢固度。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块和第一温度控制器,第一加热块固定在第一压牙刀上,第一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加热块的温度。可见,通过第一温度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加热块的温度,进而控制第一压牙刀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的第一压牙组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对水管压牙后水管的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压牙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具有平整的上表面10,在工作台1上设有固定座2、第一压牙组件3和第二压牙组件4,固定座2位于上表面10的中间位置,固定座2上设置有限位槽20,限位槽20位于固定座2的第一端部,限位槽20呈V形设置。固定座2上设有微动开关21,在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21设置在固定槽20的延伸方向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微动开关21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槽20内。固定座2在限位槽20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固定槽22,微动开关21位于限位槽20和固定槽22之间。第一压牙组件3包括第一气缸31、第一压牙刀32和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第一压牙刀32,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块和温度控制器,加热块固定在第一压牙刀32上,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加热块的温度。第二压牙组件4的结构与第一压牙结构3的结构相同,第二压牙组件4包括第二气缸41、第二压牙刀42和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气缸31可驱动第一压牙刀32朝向第二压牙刀42移动,第二气缸41可驱动第二压牙刀42朝向第一压牙刀32移动,第一压牙刀32和第二压牙刀42设置在限位槽20两侧。微动开关21用于控制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41。工作台1上还设有侧板5,侧板5设置在第一压牙组件3和第二压牙组件4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侧板5位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10的外沿位置,侧板5的侧壁上设有引导槽50,引导槽50位于限位槽20的延伸方向上,引导槽50也呈V形设置。引导槽50和限位槽20分别位于第一压牙刀32的两侧上。参见图2,图2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的第一压牙组件的结构图。由于第二压牙组件4的结构与第一压牙组件3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仅对第一压牙组件3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310上连接有固定块311,第一压牙刀32安装在固定块311上,第一气缸31驱动第一压牙刀32随着固定块311一起移动,第一压牙刀32的刀口向内凹陷形成弧形的第一压牙部3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牙刀3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压牙部320,两个第一压牙部320之间形成让位槽321。将第一压牙部320和第二压牙刀42的第二压牙部对接可形成圆形的通孔。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压牙机实施例对水管压牙后水管的结构图。打开温度控制器,使得第一压牙刀32和第二压牙刀42升温至180℃至200℃,保持10分钟左右,然后进行压牙操作。将水管6沿着限位槽20和引导槽50放入固定座2的固定槽22内,水管6与微动开关21接触,打开微动开关21,第一气缸31驱动第一压牙刀32朝向第二压牙刀42移动,同时第二气缸41驱动第二压牙刀42朝向第一压牙刀32移动,第一压牙刀32和第二压牙刀42将水管6夹持在第一压牙部320和第二压牙部之间,利用第一压牙刀32和第二压牙刀42的温度对水管6进行压牙,在水管6的表面形成2mm左右深度的凹痕61(参见图4),后期通过在凹痕61的表面二次注塑形成管接头,管接头的注塑料可以嵌入凹痕61内,使得管接头和水管6之间结合十分牢固,不容易脱落。本技术提供的压牙机结构简单,对水管的压牙操作简单,在水管的表面形成的压痕形状规则。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例如,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的结构不同,第一压牙刀的弧形大于第二压牙刀的弧形;或者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对接后形成的不是圆形的通孔,而是其他形状的通孔,如椭圆形、多边形的通孔;再或者第一压牙刀和第二压牙刀上下布置等等,这些改变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牙机

【技术保护点】
压牙机,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座、第一压牙组件和第二压牙组件,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压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压牙刀和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压牙刀;所述第二压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压牙刀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二压牙刀;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压牙刀朝向所述第二压牙刀移动,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二压牙刀朝向所述第一压牙刀移动;所述第一压牙刀的刀口向内凹陷形成弧形的第一压牙部,所述第二压牙刀上与所述第一压牙部对应地设置有第二压牙部;所述第一压牙刀和所述第二压牙刀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牙机,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座、第一压牙组件和第二压牙组件,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压牙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压牙刀和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压牙刀;所述第二压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压牙刀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二压牙刀;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压牙刀朝向所述第二压牙刀移动,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二压牙刀朝向所述第一压牙刀移动;所述第一压牙刀的刀口向内凹陷形成弧形的第一压牙部,所述第二压牙刀上与所述第一压牙部对应地设置有第二压牙部;所述第一压牙刀和所述第二压牙刀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牙组件和所述第二压牙组件的外侧,所述侧板的侧壁上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位于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引导槽和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牙刀的两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呈V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牙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振华张静敏成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