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向盘套,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包括方向盘套本体,所述方向盘套本体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衬、加热层、防滑层,所述加热层与所述防滑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内衬与加热层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首尾相连的气体导管,防滑层上设有贯穿防滑层及加热层的第二出气孔及进气管,进气管与气体导管连通,进气管上设有微型电风扇,内衬上固定有捆绑部件且下表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圆形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司机手心出汗引起方向盘打滑、防止司机手冻僵而失去对方向盘的控制力,且与方向盘之间紧密接触,防止方形盘套在方向盘上因接触不牢固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向盘套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向盘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汽车的持有率在不断增大,伴随着汽车配件也越来越多,大部分人都会给自己的汽车配置有方向盘套,市场上的方向盘套可由各种材质制成,包括塑料、毛绒和皮革等,但是市场上的方向盘套结构单一,方向盘套与汽车方向盘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容易打滑,且这种方向盘套透气性不好,司机长时间开车手掌容易出汗,容易出现打滑现象,且在冬天的时候方向盘套温度较低,司机手掌容易冻麻,不利于行车,也存在着一定的行车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向盘套,可以解决方向盘套因手心出汗打滑、冬天手冻、方向盘套与方向盘之间接触不好容易打滑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向盘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套本体,所述方向盘套本体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衬、加热层、防滑层,所述加热层与所述防滑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内衬与加热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首尾相连的气体导管,所述气体导管设有进气口且所述气体导管上均匀分布若干第一出气孔,所述防滑层上设有进气管及若干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第一出气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出气孔贯穿所述加热层并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并与所述气体导管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的管口内设有微型电风扇,所述微型电风扇通过充电电池供电;所述加热层为碳纤维发热丝层,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通过导线电连接汽车内部电源;所述防滑层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所述内衬上固定有捆绑部件且所述内衬的外表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圆形吸盘。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孔在所述气体导管上呈连续的Z字形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由硅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吸盘的直径为0.4mm-1.2mm。进一步地,所述捆绑部件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衬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在设有微型电风扇一端的管外壁上设有粘接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的进气管通过微型电风扇在气体导管内形成具有一定流速的空气,进而空气经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流向外面,这样,在司机掌心出汗时,能及时通过流动的空气将汗液蒸发,使司机手心一种出于干燥状态;设置的发热层能使司机在冬天及时获得热量,使司机的手一直处于温暖状态而不被冻麻;设在内衬上的若干吸盘可以使方向盘套与方向盘紧密接触,并通过捆绑部件将方向盘套捆绑在方向盘上,实现了方向盘套与方向盘接触更为紧密,防止因接触不牢而打滑。(2)第一出气孔在气体导管上呈连续的Z字形分布,这样排出在司机掌心上的气体更均匀,排汗更彻底。(3)制作内衬使用的硅胶无毒环保,不损害司机的健康。(4)圆形吸盘直径在0.4cm-1.2cm之间,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圆形吸盘全部吸在方向盘上,而不至于一部分接触了方向盘面,另一部分却没有接触方向盘面,提高了方向盘套与方向盘的紧密接触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微型电风扇,2-进气管,3-防滑凸起,4-第二出气孔,5-方向盘套本体,6-防滑层,7-加热层,8-气体导管,9-内衬,10-捆绑部件,11-圆形吸盘,12-第一出气孔,图中的箭头表示气体导管8内的空气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请参见图1及图2,一种方向盘套,包括方向盘套本体5,方向盘套本体5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衬9、加热层7、防滑层6,加热层7与防滑层6粘接在一起,内衬9与加热层7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首尾相连的气体导管8,即气体导管8在空腔内沿空腔的形状延伸形成首尾相连的与方向盘套本体5相匹配的圆圈,气体导管8设有进气口且气体导管8上均匀分布若干第一出气孔12,防滑层6上设有进气管2及若干第二出气孔4,第二出气孔4与第一出气孔12一一对应,第二出气孔12贯穿防滑层6及加热层7并与第一出气孔12连通,进气管2的一端连接在进气口上并与气体导管8内部相通,进气管2另一端的管口内设有微型电风扇1、管外壁上设有粘接盘(图中未示出),微型电风扇1通过充电电池供电;使用本技术时,将进气管2通过粘接盘粘接在方向盘的轮辐上,微型电风扇1的目的是产生风力从而在进气管2内产生流动的空气,使气体导管2内形成空气流,这样从第二出气孔4上流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流速,可以快速带走手掌上的汗液,并为手掌带来舒适的感受,在夏天使用时,微型电风扇1旋转时,将车内的冷气吸入进气管2,这样从第二出气孔4上吹出的空气微凉,给司机带来清凉的感受;加热层7为碳纤维发热丝层,碳纤维发热丝层通过导线电连接汽车内部电源,这样在冬天时,开启电源使碳纤维发热层发热,为手掌提供热量,防止手冻僵;防滑层6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3,内衬上固定有捆绑部件10且内衬的外表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直径为0.4CM的圆形吸盘11,这样在安装方向盘套时,先通过吸盘11将方向盘套固定在方向盘上,之后再通过捆绑部件10将方向盘套拴紧在方向盘上进一步增加固定效果,捆绑部件10可以为捆绑带或捆绑扣。其中,第一出气孔12优选地在气体导管8上呈连续的Z字形分布。其中,内衬9优选地由硅胶制成。其中,圆形吸盘11的直径也可为1.2cm,或在0.4cm至1.2cm之间。其中,捆绑部件10优选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内衬9上,更为优选地,捆绑部件10为8个且均匀分布在内衬9上。本实施例叙述的较为具体和详细,也给出了实施例的一些优选措施,但是,该实施例和优选措施并不能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看到该方案时,做出的其他变形和等同手段的替换,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向盘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套本体,所述方向盘套本体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衬、加热层、防滑层,所述加热层与所述防滑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内衬与加热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首尾相连的气体导管,所述气体导管设有进气口且所述气体导管上均匀分布若干第一出气孔,所述防滑层上设有进气管及若干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第一出气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出气孔贯穿所述加热层并与所述气体导管的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并与所述气体导管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的管口内设有微型电风扇,所述微型电风扇通过充电电池供电;所述加热层为碳纤维发热丝层,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通过导线电连接汽车内部电源;所述防滑层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所述内衬上固定有捆绑部件且所述内衬的外表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圆形吸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盘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套本体,所述方向盘套本体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衬、加热层、防滑层,所述加热层与所述防滑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内衬与加热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首尾相连的气体导管,所述气体导管设有进气口且所述气体导管上均匀分布若干第一出气孔,所述防滑层上设有进气管及若干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第一出气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出气孔贯穿所述加热层并与所述气体导管的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并与所述气体导管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的管口内设有微型电风扇,所述微型电风扇通过充电电池供电;所述加热层为碳纤维发热丝层,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涛,杨旭东,黄万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程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