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叙述一种用所谓原生质体法形成稻株的方法。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讲的是一种由原生质体衍生出愈伤组织,再由它再生出稻株的方法,原生质体则来自于由稻种的胚、盾片或胚根产生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菌、真菌之类的除去了细胞壁的细胞。因为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故易于经受人工处理,例如细胞融合、基因控制、以及人为的体细胞突变等。于是,如果能由所处理的原生质体再生出一个完全的植株,则可能获得一种植物,它具有野生植物所没有的优点。作为发展这种所谓的原生质体法的第一步,对于所要研究的每个具体的有机体,都必须建立能够由原生质体再生出完全植株的方法。对于双子叶植物,例如烟草,已知有一些方法可用来从原生质体中再生出完全的植株。在这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将原生质体埋置在半固态的琼脂培养基中、悬在液体培养基中、或利用喂养细胞培养等各种培养原生质体的方法。但是已经发现这些方法对于稻原生质体的培养无效,如果用上述常规方法之一进行稻原生质体的培养,原生质体不是死掉就是不能生长。关于稻原生物体的培养技术,有报导提到,由缺乏硝酸还原酶的细胞得到的原生质体衍生出愈伤组织(Wakasa et al.,J.plant physiol.117pp.223-231,1984)。还有报导说,由花粉的愈伤组织得到的原生质体衍生出愈伤组织,从它产生出苗(Ohno et al.,Japanese Journal of Breeding 35pp.54-55,1985)。但是还未曾有从稻原生质体中再生出完全稻株的报导。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者报导过,由稻的培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水稻植株的方法,特征在于按叙述次序,其步骤为:由水稻种子的胚、盾片或胚根衍生出第一个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将第一个愈伤组织培养成易释放出原生质体的细胞团;用释放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处理细胞团以释放出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 培养成第二个愈伤组织;由第二个愈伤组织再生出水稻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5-5-21 106887/851.一种形成水稻植株的方法,特征在于按叙述次序,其步骤为由水稻种子的胚、盾片或胚根衍生出第一个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将第一个愈伤组织培养成易释放出原生质体的细胞团;用释放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处理细胞团以释放出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培养成第二个愈伤组织;由第二个愈伤组织再生出水稻植株。2.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一步是在MS、B5、N6或R2琼脂培养基中培养胚、盾片或胚根,每种培养基中含有(1)0.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01-1%(重量)的麦芽汁,0.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的马铃薯抽提物,(2)0.1-10mg/l的2,4-D,和(3)0-5mg/l的苄基腺嘌呤或0-5mg/l的激动素。3.按权利要求2中的方法,以继代培养方式培养胚、盾片、胚根的方法。4.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二步是将第一个愈伤组织在R2、N6或MS培养基中培养,每种培养基中含有(1)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1-1%(重量)的麦芽汁,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的马铃薯抽提物,(2)0.1-10mg/l的2,4-D,和(3)0-5mg/l的苄基腺嘌呤或0-5mg/l的激动素,培养基中的细胞浓度为0.3-3%(重量)。5.按权利要求4中,以继代培养的方式培养第一个愈伤组织的方法。6.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释放原生质体的酶溶液为一水溶液,它含有0.1-10%(重量)的纤维素酶,0.1-5%(重量)的浸解酶,0-5%(重量)的氯化钙,0-5%(重量)的葡聚糖硫酸酯的钾盐,和3-15%(重量)的甘露糖醇。7.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四步是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原生质体,此条件培养基由第二步所用的培养基得到,并且放在含有渗压剂的亲水支持体层上,亲水支持体层上条件培养基的厚度为200-300μm。8.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条件培养基的渗透作用用蔗糖调节,pH不大于5.2。9.按权利要求7中,亲水支持体采用琼脂、藻酸或明胶的方法。10.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第五步是将第二个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为MS培养基,含有(1)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1-1%(重量)的麦芽汁,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村达人,樱井基,赤木宏守,根岸友子,濑晃,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