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生质体再生稻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634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原生质体生成完全的水稻植株的方法.为得到此原生质体,由稻种的胚、盾片或胚根衍生出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以形成易放出原生质体的细胞团.用原生质体释放酶溶液处理细胞团以得到原生质体.然后将原生质体培养成愈伤组织,再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此愈伤组织,再生出整株稻.(*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叙述一种用所谓原生质体法形成稻株的方法。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讲的是一种由原生质体衍生出愈伤组织,再由它再生出稻株的方法,原生质体则来自于由稻种的胚、盾片或胚根产生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菌、真菌之类的除去了细胞壁的细胞。因为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故易于经受人工处理,例如细胞融合、基因控制、以及人为的体细胞突变等。于是,如果能由所处理的原生质体再生出一个完全的植株,则可能获得一种植物,它具有野生植物所没有的优点。作为发展这种所谓的原生质体法的第一步,对于所要研究的每个具体的有机体,都必须建立能够由原生质体再生出完全植株的方法。对于双子叶植物,例如烟草,已知有一些方法可用来从原生质体中再生出完全的植株。在这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将原生质体埋置在半固态的琼脂培养基中、悬在液体培养基中、或利用喂养细胞培养等各种培养原生质体的方法。但是已经发现这些方法对于稻原生质体的培养无效,如果用上述常规方法之一进行稻原生质体的培养,原生质体不是死掉就是不能生长。关于稻原生物体的培养技术,有报导提到,由缺乏硝酸还原酶的细胞得到的原生质体衍生出愈伤组织(Wakasa et al.,J.plant physiol.117pp.223-231,1984)。还有报导说,由花粉的愈伤组织得到的原生质体衍生出愈伤组织,从它产生出苗(Ohno et al.,Japanese Journal of Breeding 35pp.54-55,1985)。但是还未曾有从稻原生质体中再生出完全稻株的报导。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者报导过,由稻的培养细胞再生出完全的植株(Nishi et al.,Nature 219pp.508-509,1968)。但是,这些方法没有利用原生质体。另外还发现,用这些方法由具有高度分化能力的细胞很难得到原生质体,而且原生质体难以培养。于是,如果建立起一种能由原生质体再生出完全的水稻植株的方法,关于创造具有优异性能的水稻品种的研究就会前进一大步。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由原生质体再生出完整稻株(稻属作物,例如亚洲稻(Oryza Sativa)、非洲稻(Oryzaglaberrima)、多年生稻(Oryza perennis)等等)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由水稻种子的胚、盾片或胚根中衍生出第一个愈伤组织,然后将其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形成易于释放出原生质的细胞团。此细胞团用释放原生质的酶溶液处理以形成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培养成第二个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再生出完整的植株。利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次由原生质体再生出一个完整的稻株(属于稻属,例如亚洲稻、非洲稻、多年生稻等等)。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的第一步,由水稻种子的胚、盾片和胚根衍生出具有高度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这可以用在琼脂培养基中培养得自稻种子的胚、盾片或胚根的细胞来实现。培养基可以是MS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physiol.plant.15,pp.473-479,(1962)),B5培养基(Gamborg et al.,Exp.Cell Res.50,pp.151-158,(1968)),或N6培养基(Chu et al.Scientia Scinica 18pp.659-663),R2培养基(Ohira et al.,plant Cell physiol.14,pp.1113-1121)。每种培养基含有(1)0.01-1%(重量)比的酵母抽提物,0.01-1%(重量)比的麦芽汁,0.01-1%(重量)比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比的马铃薯抽提物,(2)0.1-10mg/l的2,4二氯苯氧基乙酸(以后称作2,4-D),它是一种植物激素,和(3)0-5mg/l的苄基腺嘌呤或0-5mg/l的激动素。培养温度可以从约20℃至约30℃,最好是26℃左右。可以采用继代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由继代培养中得到愈伤组织。例如,可以每四周一次进行继代培养,直至得到愈伤组织。这样得到的愈伤组织具有高度分化能力,但是难以从这些愈伤组织直接得到原生质体。于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先从愈伤组织得到小的细胞团,再由它们得到原生质。这些细胞团仍具有高的分化能力,但易于形成原生质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步是由上述的第一步得到的愈伤组织形成一个细胞团,它仍保持着高度分化能力,但容易释放出原生质体。这一步可以通过在MS、N6或R2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来进行。每种培养基中含有(1)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1-1%(重量)的麦芽汁,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的马铃薯抽提物,(2)0.1-10mg/l的2,4-D,和(3)0-5mg/l的苄基腺嘌呤或0-5mg/l的激动素。培养基中细胞的群体密度最好是0.3到3%(重量)。培养温度可为约20至30℃,可以用继代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由继代培养中得到细胞团。继代培养可以一周一次地进行。还可以采用转动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此时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在某一转速,例如70转/分下水平地旋转。通过这种培养,可以得到直径为1到3mm的、仍保持高度分化能力的细胞团。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步是从第二步得到的细胞团中得出原生质。这可以通过用形成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处理细胞团来完成。举例来说,此溶液可以含有0.1-10、最好是1-5%(重量)的纤维素酶,0.1-5,最好是0.5-2%(重量)的浸解酶,0-5、最好是0.1-1%(重量)的氯化钙,以及0-5、最好是0.1-1%(重量)的葡聚糖硫酸酯的钾盐。此溶液还可以含有3-15%(重量)的甘露糖醇作为调节渗透作用的渗压剂。溶液的pH可为5.5,细胞团可在摇动下于酶溶液中在20-30℃孵化四至八小时。经过这样处理,细胞团可释放出大量的原生质体。将含有原生质体的酶溶液过滤以除去未消化的细胞团,在例如50克下离心滤液,收集原生质体。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步是培养这样得到的原生质体以产生愈伤组织。已经知道当愈伤组织连续地继代培养时其分化能力急剧下降。如果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低,则不能由它得到完全的植株,因此,在这一步维持所要培养的细胞的高分化能力很重要。根据本专利技术,这可以用在N6、B5或R2培养基的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原生质体来实现,每一种培养基中含有(1)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1-1%(重量)的麦芽汁,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的马铃薯抽提物,(2)0.1-10mg/l的2,4-D,和(3)0-5mg/l的苄基腺嘌呤或0-5mg/l的激动素。在上述第二步中使用的培养基的滤液可以方便地用作条件培养基。这时可以在滤液中补充新鲜的培养基。另外,本专利技术人曾发现,不用常规的渗压剂、例如甘露糖醇或它与蔗糖的混合物,而用蔗糖来调节培养基的渗透作用,可以促进原生质的分裂。于是,条件培养基中可以含有例如0.4M的蔗糖。培养基的pH最好是用盐酸调到5.2或更低。条件培养基中最好补加2,4-D以促进原生质体的增殖能力。另外,培养基的容器最好涂上亲水支持体,例如半固态的琼脂、藻酸、明胶等等,支持体中含有渗压剂,培养基置于亲水支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水稻植株的方法,特征在于按叙述次序,其步骤为:由水稻种子的胚、盾片或胚根衍生出第一个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将第一个愈伤组织培养成易释放出原生质体的细胞团;用释放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处理细胞团以释放出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 培养成第二个愈伤组织;由第二个愈伤组织再生出水稻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5-5-21 106887/851.一种形成水稻植株的方法,特征在于按叙述次序,其步骤为由水稻种子的胚、盾片或胚根衍生出第一个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将第一个愈伤组织培养成易释放出原生质体的细胞团;用释放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处理细胞团以释放出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培养成第二个愈伤组织;由第二个愈伤组织再生出水稻植株。2.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一步是在MS、B5、N6或R2琼脂培养基中培养胚、盾片或胚根,每种培养基中含有(1)0.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01-1%(重量)的麦芽汁,0.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的马铃薯抽提物,(2)0.1-10mg/l的2,4-D,和(3)0-5mg/l的苄基腺嘌呤或0-5mg/l的激动素。3.按权利要求2中的方法,以继代培养方式培养胚、盾片、胚根的方法。4.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二步是将第一个愈伤组织在R2、N6或MS培养基中培养,每种培养基中含有(1)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1-1%(重量)的麦芽汁,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的马铃薯抽提物,(2)0.1-10mg/l的2,4-D,和(3)0-5mg/l的苄基腺嘌呤或0-5mg/l的激动素,培养基中的细胞浓度为0.3-3%(重量)。5.按权利要求4中,以继代培养的方式培养第一个愈伤组织的方法。6.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释放原生质体的酶溶液为一水溶液,它含有0.1-10%(重量)的纤维素酶,0.1-5%(重量)的浸解酶,0-5%(重量)的氯化钙,0-5%(重量)的葡聚糖硫酸酯的钾盐,和3-15%(重量)的甘露糖醇。7.按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四步是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原生质体,此条件培养基由第二步所用的培养基得到,并且放在含有渗压剂的亲水支持体层上,亲水支持体层上条件培养基的厚度为200-300μm。8.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条件培养基的渗透作用用蔗糖调节,pH不大于5.2。9.按权利要求7中,亲水支持体采用琼脂、藻酸或明胶的方法。10.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第五步是将第二个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为MS培养基,含有(1)0.1-1%(重量)的酵母抽提物,0.1-1%(重量)的麦芽汁,0.1-1%(重量)的酪蛋白水解物或5-20%(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村达人樱井基赤木宏守根岸友子濑晃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