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腔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275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腔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轮毂,所述的轮毂包括轮盘和轮辋,所述的轮盘包括法兰盘、法兰盘外周部分和轮辐;所述的法兰盘的外侧连接到轮辐和法兰盘外周部分,法兰盘外周部分位于相邻的轮辐之间;所述的轮辐的一端连接到法兰盘外侧,另一端连接到轮辋;所述的轮辐为等腰梯形形状;在所述的轮毂的轮辐背面包括轮辐减重窝,所述的轮辐减重窝呈U字形;每两个轮辐之间包括一个法兰盘外周部分减重窝,其为圆角梯形形状。通过针对特定的轮毂正面造型设计特定形状的轮毂背腔减重窝,并且选择减重窝的尺寸,实现了轮毂重量的降低。并且减重后的轮毂仍然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腔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轮毂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背腔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轮毂。
技术介绍
铝合金轮毂以其美观大方、安全舒适等特点博得了越来越多私家车主的青睐。由于铝合金轮毂重量轻、制造精度高,所以在高速转动时变形小、惯性阻力也小。铝合金轮毂具有吸收振动和反弹力量的金属特性,经数控机床加工尺寸精度、真圆度高、偏摆跳动小、平衡好,使汽车行驶平稳舒适。机动车铝合金轮毂在进行造型设计时,正面轮盘的设计结果可能与重量最优结果有一定距离。正面轮盘涵盖过大的面积时,就会使得整体车轮具有过大的轮盘重量,这就抵消了铝合金轮毂在减重方面的优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一般在轮盘的轮辐背面设置减重窝,来减轻轮盘的整体重量。然而,设置减重窝也可能导致铝合金轮毂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冲击强度及疲劳性能受到影响,甚至导致铝合金轮毂无法通过相关试验。因此,本领域一直希望通过针对特定的轮盘正面设计来设计合适的减重窝,在确保铝合金轮毂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轮毂的重量,从而在减重和机械强度之间得到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辐背部包括减重窝的轮毂。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腔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轮毂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腔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轮毂,所述的轮毂包括轮盘和轮辋;所述的轮辋包括气门孔,所述的轮盘包括法兰盘、法兰盘外周部分和轮辐;所述的法兰盘的外侧连接到轮辐和法兰盘外周部分,法兰盘外周部分位于相邻的轮辐之间;所述的法兰盘沿着圆周均匀分布有5个螺栓孔;所述的轮辐的一端连接到法兰盘外侧,另一端连接到轮辋;所述的轮辐为等腰梯形形状,梯形的较短顶边与轮辋连接,梯形较长底边与法兰盘连接,轮辐的两个侧边分别包括轮盘正面平面边缘,轮辐的正面包括沿着轮毂径向的斜坡状凹槽;所述的法兰盘外周部分沿着车轮径向的宽度为30‑35 mm,厚度为23~27.5mm;相邻的轮辐的侧边与轮辋围绕成圆角三角形的窗口;在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腔具有减重窝的机动车铝合金轮毂,所述的轮毂包括轮盘和轮辋;所述的轮辋包括气门孔,所述的轮盘包括法兰盘、法兰盘外周部分和轮辐;所述的法兰盘的外侧连接到轮辐和法兰盘外周部分,法兰盘外周部分位于相邻的轮辐之间;所述的法兰盘沿着圆周均匀分布有5个螺栓孔;所述的轮辐的一端连接到法兰盘外侧,另一端连接到轮辋;所述的轮辐为等腰梯形形状,梯形的较短顶边与轮辋连接,梯形较长底边与法兰盘连接,轮辐的两个侧边分别包括轮盘正面平面边缘,轮辐的正面包括沿着轮毂径向的斜坡状凹槽;所述的法兰盘外周部分沿着车轮径向的宽度为30-35mm,厚度为23~27.5mm;相邻的轮辐的侧边与轮辋围绕成圆角三角形的窗口;在所述的轮毂的轮辐背面包括轮辐减重窝,所述的轮辐减重窝呈U字形,槽深4.2-5.2mm,U字形的两端分别距离轮辐边缘9-13mm,U字形的宽度为85-105mm,高度为85-105mm,并且U字形的口处最短距离为35-45mm;所述的轮毂的法兰盘外周部分背面包括法兰盘外周部分减重窝,每两个轮辐之间包括一个法兰盘外周部分减重窝,其为圆角梯形形状,其顶部表面的短边12-16mm,长边14-22mm,高18-22mm,深度13-17mm;所述的轮毂的法兰盘的背面包括法兰盘减重窝,每两个螺栓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才樊利国郎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