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萘球制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81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萘球制造模具,包括两个半模,采用上下合模的方式,两个半模的贴合面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若干个半球球腔,当两个半模贴合时,相应的两个半球球腔组成一个球形腔;上模中心设置浇口,下模设置冷料穴,浇口通过合模面上均布的若干个短圆柱浇道与球形腔相连;每个球形腔顶部设置有排气孔;上模和下模设有定位孔;上模另设有螺纹孔作为分模之用。采用该模具浇铸的萘球,解决了已有技术中颗粒球形度不够,颗粒表面萘层厚度不均匀,实验重复性差等问题;为实验室用萘球颗粒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萘球制造模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萘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萘原料是光亮的片状晶体,化学分子式是C10H8,分子量是128.174,固态密度为1145kg/m3,正常熔点为80℃,正常沸点为217.9℃,具有特殊气味。萘是一种可由固体状态不经液体状态直接变为气体状态的化学材料。由于萘具有在常温下可以升华、已知物性以及低毒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气固传质实验中。球形颗粒堆积床是由圆球颗粒在空管内堆积而成的,为了测量颗粒堆积床中的传质特性,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萘球。目前实验室用萘球的生产方法是在玻璃球或铝球等球颗粒上直接涂萘,具体做法是将萘加热至融化,然后将球颗粒放入融化的萘中并迅速拿出,这样球的表面便涂上了一层萘。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圆球表面的萘层厚度并不均匀,且由于重力的影响,球的底部必将形成类似于液滴的萘固体沉积区,因而球形度不够。而且这种方法得到的萘球和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故而不具有可重复性。另外,传质实验一般要求升华厚度在一定范围内,而这种方法得到的萘表面其局部表面的萘层厚度可能小于所要求的升华厚度,因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造成影响。目前市场上用与萘类似材料或含萘材料制备的球颗粒,如樟脑球等,一般采用压制法,主要原理是利用压球机产生的压力直接将粉末状的材料压制成球颗粒。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工业制造场合,其制备的颗粒往往呈椭圆状,球形度不够。对于实验室用萘球来说,生产数量少,采用压球机的成本过高,而且生产的萘球并不符合实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萘球制造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颗粒球形度不够,颗粒表面萘层厚度不均匀,实验重复性差等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萘球制造模具,包括上下两个半模,两个半模,采用上下合模的方式,两个半模的贴合面上均匀布置若干个半球球腔,相应的两个半球球腔组成一个球形腔;所述上半模的中心设有浇口,所述下半模的中心设有冷料穴,所述浇口通过合模面上均布的若干个浇道与球形腔相连;每个球形腔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上半模与下半模在同一圆周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孔;所述上半模设两个对称的螺纹通孔,作为分模之用,该螺纹通孔与定位孔相隔角度为直角或锐角。所述浇口上部配有一个活动的漏斗。所述的浇道是短圆柱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避免了大型设备的使用,提供了一种生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室萘球制备方法;2.制备出的萘球相比于已有方法具有较高的球形度和表面光洁度,适合实验室测量球形颗粒堆积床传质性能以及其他需要用到球形颗粒的实验时使用;3.相比于表面涂萘法,制备出的萘球除了具有较好的球形度以外,保证了实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萘升华厚度,且制备过程具有可重复性,为实验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模具上半模仰视示意图;图3是模具下半模俯视示意图。其中:1-活动漏斗;2-浇口;3-排气孔;4-上半模;5-定位孔;6-球形腔;7-浇道;8-冷料穴;9-下半模;10-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萘球制造模具包括两个上下半模4、9,采用上下合模的方式,两个半模的贴合面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若干个半球球腔,当两个半模贴合时,相应的两个半球球腔组成一个球形腔6;所述上半模的中心设有浇口2,所述下半模的中心设有冷料穴8,所述浇口2通过合模面上均布的若干个短圆柱浇道7与球形腔6相连;每个球形腔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3。上半模4和下半模9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孔5。上半模4另设有两个对称的螺纹孔10作为分模之用。所述浇口2上部配有一个活动漏斗1,方便液体萘的注入。该螺纹通孔10与定位孔5相隔角度为直角或锐角。浇铸萘球时,将上半模4、下半模9,以及活动漏斗1按照图1所示装配好。将液体萘由活动漏斗1注入,待模具冷却到室温后,先将活动漏斗1卸下,再分模取球。分模时两个螺栓上入上半模4的螺纹孔10中,螺栓碰到下半模9表面后,依次拧紧两个螺栓,保证模具受力均匀。上下半模分开后,球可以直接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萘球制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萘球制造模具,包括上半模(4)、下半模(9),其特征在于:上半模(4)和下半模(9),采用上下合模的方式,两个半模的贴合面上均匀布置若干个半球球腔,相应的两个半球球腔组成一个球形腔(6);所述上半模(4)的中心设有浇口(2),所述下半模(9)的中心设有冷料穴(8),所述浇口(2)通过合模面上均布的若干个浇道(7)与球形腔(6)相连;每个球形腔(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萘球制造模具,包括上半模(4)、下半模(9),其特征在于:上半模(4)和下半模(9),采用上下合模的方式,两个半模的贴合面上均匀布置若干个半球球腔,相应的两个半球球腔组成一个球形腔(6);所述上半模(4)的中心设有浇口(2),所述下半模(9)的中心设有冷料穴(8),所述浇口(2)通过合模面上均布的若干个浇道(7)与球形腔(6)相连;每个球形腔(6)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旺王晶钰杨剑魏赏赏刘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