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41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所述4‑氨基喹啉衍生物为氯喹和/或羟氯喹。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A、B、C三种成分及A+B、A+C两种组合:A.CTX1/或CTX家族其它成员;B.CQ/或其可药用衍生物;C.HCQ/或其可药用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进步:CTX1和CQ及HCQ均是溶酶体靶向剂,低剂量的CQ或HCQ均加强了CTX1作用于溶酶体的作用,而CTX1在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量也仅为单独用量的1/3.6~1/2.3。这些药物组合物均有较强的协同效应,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显著提高。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4 amino quinoline derivatives with venom CTX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舟山眼镜蛇(Najanajaatra)所分泌的蛇毒液中含有多种细胞毒素(Cytotoxin,CTX)。从我国大陆及台湾产舟山眼镜蛇毒中至少已分离出了5~7种不同的CTX,均为由60~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含大量疏水性残基的强碱性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7000Da。CTXs属于三指毒素家族(three-fingertoxins),其4个高度保守的二硫键使得CTX的空间结构呈“三指”状,三指指端为疏水性氨基酸,指侧带有正电荷的精氨酸、赖氨酸,并且认为这种两性指状结构有利于CTXs与细胞膜结合,CTXs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直接作用到溶酶体膜上产生作用,CTXs可穿透溶酶体呈点状分布。CTXs介导的癌细胞的损伤是通过破坏溶酶体而实现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溶酶体在死亡信号作用下释放以组织蛋白酶为主的多种水解酶,这种组织蛋白酶释放入胞质可引起一系列信号通路的改变,参与包括自噬及凋亡在内的细胞死亡。舟山眼镜蛇细胞毒素1(cytotoxin1,CTX1)是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μ纯化得到的。CTX1是由60个氨基酸残组成的小分子多肽,分子质量为6698Da,氨基酸序列为LKCNKLIPIASKTCPAGKNLCYKMFMMSDLTIPVKRGCIDVCPKNSLLVKYVCCNTDRCN。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在前期的实验研究中发现,CTX1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尤其对耐药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等具有明显杀伤作用,并能够显著抑制裸鼠MCF-7移植瘤的生长;而对多种正常细胞(如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小鼠骨髓的单个核细胞、乳腺正常细胞等)毒性作用较低,CTX1对肿瘤细胞的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CTX1处理MCF-7细胞1h,即可引起MCF-7细胞溶酶体膜的损伤,造成LMP(Lysomalmembranepermeability),KG1a细胞中的ROS亦明显升高。CTX1导致MCF-7等肿瘤细胞的死亡符合溶酶体介导的细胞死亡途径,溶酶体可能是CTX1细胞毒性的靶标细胞器之一,线粒体氧化应激可能参与CTX1诱导的MCF-7细胞死亡过程。肿瘤细胞对传统治疗模式诱导的由半胱天冬酶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经常获得耐药性。因此,对癌症治疗的药物未能使人满足的需要。溶酶体是细胞内最丰富的细胞器之一,其参与细胞多种功能的调节,对维持细胞稳态具有关键作用。高度恶性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中存在大量的溶酶体,细胞中的溶酶体数量增多,溶酶体酶(包括组织蛋白酶)的表达增加、活性增强、转运能力改变是肿瘤细胞的特征性变化之一,而肿瘤细胞的稳态也高度依赖于有效的溶酶体功能。因此,肿瘤细胞对溶酶体的改变、以及溶酶体诱导的细胞死亡的敏感性显著提高。扩大的溶酶体系统使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受到亲溶酶体药物的攻击,亲溶酶体因子可能是具有高选择性的肿瘤治疗药物。因此,针对溶酶体的疗法可能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很有前途的新策略。研究证实,部分趋向溶酶体的阳离子药物能优先诱导肿瘤溶酶体损伤,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这类药物独特的化学结构(通常呈碱性,能够被质子化)可以使其高浓度聚集到酸性溶酶体内,干扰溶酶体脂肪酶的功能。CQ是一种弱碱性药物,可以选择性进入肿瘤细胞酸性溶酶体,有效抑制肿瘤细胞酸性溶酶体作用,而对pH正常细胞的作用很弱。因此,CQ是一种亲溶酶体性和抑制溶酶体活性的药物,溶酶体是其浓集的部位,对肿瘤细胞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CQ可以抑制多种溶酶体脂肪酶的活性,导致肿瘤细胞内堆积的自噬性囊泡增多,溶酶体膜的通透化,直至溶酶体肿胀、破裂而致细胞死亡。CQ作为放化疗増敏剂而提高抗肿瘤疗效,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并且将能更好地指导CQ及其衍生物新功能的研究和应用。CQ于1947年应用于临床,至今仍作为一种抗疟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其药代动力学以及毒性的研究均已非常明确。据统计,开发一种新药的平均成本约50~116亿美元,平均耗时10年以上。所以专利技术安全有效的新药是一个长期、艰辛和成本非常高的过程,因此进行成熟药物的新应用研发,能够显著地节省资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CTX1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降低CTX1的用量和减轻其毒副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CTX1的抗肿瘤功效。本专利技术人创造性的将低浓度的CTX1分别与低浓度的CQ或HCQ联合应用,结果显示用药后对MCF7肿瘤株的生长抑制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能有效地诱导MCF7细胞发生晚期凋亡和坏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所述4-氨基喹啉衍生物为氯喹(Chloroquine,CQ)和/或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A、B、C三种成分及A+B、A+C两种组合:A.CTX1/或CTX家族其它成员;B.CQ/或其可药用衍生物;C.HCQ/或其可药用衍生物。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A+B联合用药是治疗乳腺癌的最佳用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A+B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蛇毒细胞毒素-CTX1和4-氯喹(Chloroquine,CQ)的物质的量比例为0.04~0.16:1。优选地,所述的A+C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蛇毒细胞毒素-CTX1和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的物质的量比例为0.06~0.22:1。可选地,所述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所述的药物组合物通过注射给药后即可发挥药效,因此将其制备为注射剂,所述的注射剂包括注射液、冻干粉针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进步:CTX1和CQ及HCQ均是溶酶体靶向剂,CQ和HCQ加强了CTX1作用于溶酶体的作用,CTX1在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量仅为单独用量的1/3.6~1/2.3,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显著提高,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率降低,减少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附图说明图1.CTX1联合组及单药组、IXA联合组及单药组对MCF7的杀伤作用A.CTX1联合组及单药组对MCF7的杀伤作用B.IXA联合组及单药组对MCF7的杀伤作用注:VEH=Vehicle,HCQ=HCQ12.5μM,CQ=CQ15μM***p<0.001,**p<0.01,*p<0.05vsCTX1单药组图2.CTX1联合HCQ、CQ作用于MCF7的存活率***p<0.001,**p<0.01,*p<0.05vsCTX1单药组注:FM=Fullmedium,HCQ=HCQ12.5μM,CQ=CQ15μM图3.CTX1联合HCQ、CQ作用于MCF7的凋亡方式注:0.045=CTX10.045μM,0.09=CTX10.09μM,0.18=CTX10.18μM,HCQ=HCQ12.5μM,CQ=CQ15μM图4.CTX1联合HC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201711250421.html" title="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原文来自X技术">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a>

【技术保护点】
一种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2.如权利要求1述所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4-氨基喹啉衍生物为氯喹或其可药用衍生物和羟氯喹或其可药用衍生物的一种或两种。3.如权利要求2述所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4-氨基喹啉衍生物为氯喹和羟氯喹的一种或两种。4.如权利要求3述所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4-氨基喹啉衍生物为氯喹。5.如权利要求4述所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与蛇毒细胞毒素-CTX1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蛇毒细胞毒素-CTX1和氯喹的物质的量比例为0.04~0.16:1。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华香永欣孔天翰王菡彭享汪胜松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三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