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813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一种在被第一~第三线圈导体层包围的区域配置磁芯的电子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一次线圈电连接在第一外部电极与第四外部电极之间,二次线圈电连接在第二外部电极与第五外部电极之间,三次线圈电连接在第三外部电极与第六外部电极之间,第一层间连接导体与第一线圈导体层的内周侧的端部电连接,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层的内周侧的端部电连接,第三层间连接导体与第三线圈导体层的内周侧的端部电连接,在从层叠方向观察时,第一层间连接导体、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以及第三层间连接导体与磁芯相比不位于第二正交方向的一侧。

electronic compon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capable of configuring a magnetic core in a region surrounded by a conductor layer of the first to third coils. The invention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volved, a secondary coi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external electrode and a fourth external electrode, two secondary coi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etween second external electrode and a fifth external electrode, three secondary coi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ird external electrode and sixth external electrodes, the first end of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yers the inner connecting conductor and the first coil conductor layer side, second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d of the week in the electric connecting conductor and the second conductor layer side coil, third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d of the week in the electric connecting conductor and the third conductor layer side coil, viewed in a stacking direction, the first interlayer connection conductor, second layer and third layer connecting conducto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ductor and the side core compared to not located at the second orthogonal dir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共模滤波器的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与共模滤波器有关的专利技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共模扼流线圈。图12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共模扼流线圈51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2中,将层叠体512的层叠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共模扼流线圈510具备层叠体512、线圈导体514、516、518、引出导体520、522、524以及贯通孔导体530、532、534。在从上侧观察时,线圈导体514、516、518呈顺时针旋回并且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的漩涡状,并相互重合。另外,线圈导体516从上下两侧被线圈导体514和线圈导体518夹住。贯通孔导体530将引出导体520的一个端部与线圈导体514的内周侧的端部连接。贯通孔导体532将引出导体522的一个端部与线圈导体516的内周侧的端部连接。贯通孔导体534将引出导体524的一个端部与线圈导体518的内周侧的端部连接。引出导体520、522、524的另一侧的端部分别与外部电极(未图示)连接。在这样的共模扼流线圈510中,高频信号传输至线圈导体514、518,在线圈导体516连接接地电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包括沿层叠方向层叠包括多个第一绝缘体层的多个绝缘体层而构成的层叠体;一次线圈、二次线圈以及三次线圈,它们分别包括在所述层叠体中设置在所述层叠方向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漩涡状的第一线圈导体层、第二线圈导体层以及第三线圈导体层;第一外部电极、第二外部电极以及第三外部电极,它们设置在所述主体,并且从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列;第四外部电极、第五外部电极以及第六的外部电极,它们设置在所述主体,并且从所述第一正交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列,且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相比位于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0 JP 2016-1577401.一种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其包括沿层叠方向层叠包括多个第一绝缘体层的多个绝缘体层而构成的层叠体;一次线圈、二次线圈以及三次线圈,它们分别包括在所述层叠体中设置在所述层叠方向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漩涡状的第一线圈导体层、第二线圈导体层以及第三线圈导体层;第一外部电极、第二外部电极以及第三外部电极,它们设置在所述主体,并且从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列;第四外部电极、第五外部电极以及第六的外部电极,它们设置在所述主体,并且从所述第一正交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列,且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相比位于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的一侧;磁芯,其沿所述层叠方向贯通所述多个第一绝缘体层,使得在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时,所述磁芯在被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以及所述第三线圈导体层包围的规定区域的中心沿所述层叠方向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以及所述第三线圈导体层,并且所述磁芯具有比所述多个绝缘体层高的导磁率;以及第一层间连接导体、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以及第三层间连接导体,在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层间连接导体、所述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以及所述第三层间连接导体在所述规定区域沿所述层叠方向贯通所述多个第一绝缘体层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一次线圈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所述二次线圈电连接在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五外部电极之间,所述三次线圈电连接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与所述第六外部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层间连接导体、所述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以及所述第三层间连接导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以及所述第三线圈导体层的内周侧的端部电连接,在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层间连接导体、所述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以及所述第三层间连接导体与所述磁芯相比不位于所述第二正交方向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还具备将所述一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以及所述三次线圈的一侧的端部的各个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的各个连接的第一引出部、第二引出部以及第三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二引出部以及所述第三引出部分别包括所述第一层间连接导体、所述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以及所述第三层间连接导体,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以及所述第三线圈导体层的内周侧的端部分别是所述一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以及所述三次线圈的一侧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二引出部以及所述第三引出部分别还包括在所述层叠体中沿所述层叠方向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层、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层以及所述第三线圈导体层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引出导体层、第二引出导体层以及第三引出导体层,所述第一层间连接导体、所述第二层间连接导体、以及所述第三层间连接导体分别从所述第一正交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引出导体层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层间连接导体连接,所述第二引出导体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田瑞穗石田康介狩野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