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03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发动机;第一旋转机,其被构成为对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进行驱动;动力传递装置,其被构成为将来自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第一旋转机的驱动力经由输出部而向驱动轮进行传递;第一机油泵,其被构成为伴随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第二机油泵,其通过与该输出部不同的旋转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第一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被构成为至少向所述第一旋转机供给润滑油;第二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被构成为至少向所述第一旋转机供给润滑油;机油冷却器,其被设置在该第二供给路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尤其涉及对被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中并向行驶用旋转机供给润滑油从而对旋转机进行冷却的润滑装置实施的改良。
技术介绍
提出有一种润滑装置,其被应用于(a)具有发动机、行驶用旋转机、将来自这些发动机以及行驶用旋转机的驱动力经由输出部而向驱动轮进行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所述润滑装置具有:(b)第一机油泵,其伴随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c)第二机油泵,其通过与该输出部不同的旋转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d)第一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至少向所述行驶用旋转机供给润滑油;(e)第二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至少向所述行驶用旋转机供给润滑油。日本特开2012-106599中记载的装置便为该润滑装置的一个示例,第二机油泵是通过发动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润滑”不仅包括防止摩擦或摩耗的情况,还包括例如向旋转机等供给润滑油从而对旋转机进行冷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在如上所述的润滑装置中也并非能够获得充分的冷却性能,例如在高负荷行驶时行驶用旋转机的温度会上升,从而可能会限制输出。虽然当在润滑油的供给路径上设置有机油冷却器时会提高冷却性能,但在低温时润滑油的温度难以上升。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在低油温时润滑油的粘性较高,因而机油泵的负荷或润滑部位处的搅拌阻力等会变大,由于这些机械损耗会导致耗油率恶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在不阻碍低温时等的润滑油的温度上升的条件下对行驶用旋转机适当地进行冷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具备:(a)发动机;(b)行驶用旋转机;(c)动力传递装置,其将来自发动机以及行驶用旋转机的驱动力经由输出部而向驱动轮进行传递;(d)第一机油泵,其伴随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e)第二机油泵,其通过与该输出部不同的旋转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f)第一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至少向所述行驶用旋转机供给润滑油;(g)第二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至少向所述行驶用旋转机供给润滑油;(h)机油冷却器,其仅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供给路径以及所述第二供给路径中的所述第二供给路径上。第二方式为,在所述第一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a)所述混合动力车辆也可以具备EV(ElectricVehicle:电动车辆)行驶模式以及HV(HybridVehicle:混合动力车辆)行驶模式,所述EV行驶模式为,在使所述发动机停止了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行驶用旋转机而进行行驶的行驶模式,所述HV行驶模式为,在与该EV行驶模式相比靠高负荷侧使所述发动机工作而进行行驶的行驶模式,(b)所述第二机油泵为,伴随于所述发动机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的机油泵。第三方式为,在所述第一方式中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一供给路径以及所述第二供给路径被构成为相互独立。第四方式为,在所述第一方式中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a)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差动控制用旋转机和差动机构,所述差动机构具备:与所述发动机连结的第一旋转要素;与所述差动控制用旋转机连结的第二旋转要素;以及与所述输出部连结的第三旋转要素,(b)所述第二供给路径被构成为,还向所述差动控制用旋转机供给通过了所述机油冷却器的润滑油。第五方式为,在所述第一方式中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一供给路径被构成为还向所述差动机构供给润滑油。在这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润滑装置中,机油冷却器仅被设置在第一供给路径以及第二供给路径中的第二供给路径上,从第二机油泵喷出的润滑油在通过该机油冷却器而被冷却后向行驶用旋转机被供给,与此相对,从第一机油泵喷出的润滑油在未通过机油冷却器而被冷却的条件下经由第一供给路径而向行驶用旋转机被供给。此处,由于第一机油泵在车辆行驶时根据车速而被旋转驱动并喷出润滑油,因此从第一机油泵喷出的润滑油向行驶用旋转机被供给,并能够对该行驶用旋转机进行冷却,并且润滑油会通过来自行驶用旋转机的热量转移而被迅速地加热,从而会抑制因低温时的润滑油的高粘性而产生的机械性损失。另一方面,第二机油泵以例如发动机或泵用电动机为旋转驱动源,并使从第二机油泵喷出的润滑油经由机油冷却器而向行驶用旋转机被供给。虽然通常情况下在高负荷行驶时行驶用旋转机的温度会上升,但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将被机油冷却器实施了冷却的润滑油向行驶用旋转机供给,从而适当地对行驶用旋转机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在第二方式中,在第二机油泵为伴随于发动机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的机油泵的情况下,在低负荷时的EV行驶模式下的行驶时,通过从第一机油泵喷出的润滑油而对行驶用旋转机的温度上升适当地进行抑制,并且润滑油通过来自该行驶用旋转机的热量转移而被迅速地加热,从而会抑制因低温时的润滑油的高粘性而产生的机械性损失。此外,在高负荷时的HV行驶模式下的行驶时,由于使从第二机油泵喷出的润滑油经由机油冷却器而向行驶用旋转机被供给,因此会适当地抑制以高负荷工作的行驶用旋转机的温度上升。除此之外,由于作为第二机油泵而使用了伴随于发动机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的机油泵,因此与采用了通过泵用电动机而被旋转驱动的电动式机油泵的情况相比,不需要进行控制,并且在成本等方面较为有利。在第三方式中,由于第一供给路径以及第二供给路径被构成为相互独立,因此不需要切换阀等,从而能够使结构简化。在第四方式中,在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差动控制用旋转机的情况下,虽然由于该差动控制用旋转机通过在输出发动机转矩时与要求驱动力相对应的转矩而被实施再生控制,因此在高负荷时可能会因较大的负荷(再生转矩)而成为高温,但由于经由第二供给路径而将通过了机油冷却器的润滑油向该差动控制用旋转机供给,因此会适当地抑制该差动控制用旋转机的温度上升。在第五方式中,由于第一供给路径被构成为还向差动机构供给润滑油,因此能够防止对应于车速而被带动旋转的行星小齿轮等旋转要素的滑动不佳。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为对优选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进行展开表示的概略图。图2为对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多个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3为对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所能够执行的两种行驶模式进行说明的图。图4为对图3的两种行驶模式的行驶区域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的映射图。图5为对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所具备的润滑装置进行说明的油压回路图。图6为对优选设置在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的润滑装置的另外的示例进行说明的油压回路图。图7为对优选设置在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的润滑装置的另外的其他示例进行说明的油压回路图。图8为对被设置在图7的润滑装置中的切换机构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的图。图9为对被设置在图7的润滑装置中的切换机构的另外的示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0为对优选设置在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的润滑装置的另外的其他的示例进行说明的油压回路图。图11为对优选设置在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的润滑装置的另外的其他示例进行说明的油压回路图。图12为对一对机油泵的机械性的连结方式有所不同的混合动力车辆进行说明的图,并为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动机;第一旋转机,其被构成为对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进行驱动;动力传递装置,其被构成为将来自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第一旋转机的驱动力经由输出部而向驱动轮进行传递;第一机油泵,其被构成为伴随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第二机油泵,其通过与该输出部不同的旋转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第一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被构成为至少向所述第一旋转机供给润滑油;第二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被构成为至少向所述第一旋转机供给润滑油;以及机油冷却器,其仅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供给路径以及所述第二供给路径中的该第二供给路径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2 JP 2016-159010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动机;第一旋转机,其被构成为对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进行驱动;动力传递装置,其被构成为将来自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第一旋转机的驱动力经由输出部而向驱动轮进行传递;第一机油泵,其被构成为伴随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第二机油泵,其通过与该输出部不同的旋转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第一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被构成为至少向所述第一旋转机供给润滑油;第二供给路径,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油泵的喷出侧,并被构成为至少向所述第一旋转机供给润滑油;以及机油冷却器,其仅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供给路径以及所述第二供给路径中的该第二供给路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中,从所述第二机油泵喷出的润滑油经由所述机油冷却器而被供给至所述第一旋转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中,所述混合动力车辆以电动行驶模式以及混合动力行驶模式进行行驶,所述电动行驶模式为,在使所述发动机停止了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旋转机而进行行驶的行驶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为,在与该电动行驶模式相比靠高负荷侧使所述发动机工作而进行行驶的行驶模式,所述第二机油泵为,伴随于所述发动机的旋转而被机械性地旋转驱动的机油泵。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机油泵为通过电动机而被旋转驱动的机油泵。5.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上博章西川幸延堀哲雄奥野白马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