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037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包括背光机构和中控机构,背光机构包括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蓝光发光组件和发射板,蓝光发光组件包括蓝光二极管、固定支座和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限位球、弹簧和壳体,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背光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该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中,通过限位单元能够实现蓝光二极管的灵活拆卸,提高了背光源的实用性;工作电源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代替了大型的变压器,从而大大减小了背光源的体积,提高了背光源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背光源中,内部都是仅仅只有一种颜色光源,但是在现在设备,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单一的背光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背光源中,有部分是带有蓝光的背光源,但是这些背光源在安装蓝光二极管的时候,都是将其粘贴或者焊接在电路板上,这样就会使得需要对背光源进行维护的时候,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地不便,降低了背光源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背光源工作的时候,需要工作电源电路来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但是一般都需要加入变压器等大型元器件,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背光源的体积,降低了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包括背光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背光机构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背光机构包括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若干蓝光发光组件和发射板,所述偏光板设置在散射板的上方,所述白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一侧,所述蓝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下方,所述偏光板、散射板、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背光机构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背光机构包括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若干蓝光发光组件和发射板,所述偏光板设置在散射板的上方,所述白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一侧,所述蓝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下方,所述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和蓝光发光组件均位于发射板的内部;所述蓝光发光组件包括蓝光二极管、固定支座和限位单元,所述蓝光二极管设置在固定支座的上方,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固定支座的外周,所述发射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支座与固定槽匹配,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有与限位单元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个限位球、弹簧和壳体,所述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背光机构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背光机构包括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若干蓝光发光组件和发射板,所述偏光板设置在散射板的上方,所述白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一侧,所述蓝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下方,所述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和蓝光发光组件均位于发射板的内部;所述蓝光发光组件包括蓝光二极管、固定支座和限位单元,所述蓝光二极管设置在固定支座的上方,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固定支座的外周,所述发射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支座与固定槽匹配,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有与限位单元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个限位球、弹簧和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两个限位球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的开口处,两个限位球通过弹簧互相连接,所述限位球的移动方向与弹簧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限位球的直径大于开口的口径;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面板设置在发射板上,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背光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发射板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蓝光二极管与背光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三极管、电容、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晶闸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王华莉吴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