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4036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安装机构和中控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组件和安装块,安装组件包括操作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吸盘,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背光控制模块、光强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控制电路,该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中,通过安装机构能够实现控制装置的灵活安装,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语音控制电路能够对语音进行可靠的功率放大,从而提高了语音提示的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控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3D液晶显示屏中,其不能进行自主发光,都是要通过背光源来进行发光,才能够实现液晶显示屏的发光,所以背光源控制装置的作用,就是来对背光源进行控制。在现有的背光源控制装置中,都是将装置安装在了3D液晶显示屏的内部,来实现对显示屏的实时背光操控,但是在控制装置发生故障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拆卸维修,此时都是要经过工作人员将装置进行大量繁琐的螺丝拆卸,这样就能够将装置拆卸下来,从而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装置工作的时候,发生故障以后,需要进行报警提示,但是往往会因为发射的功率不足,从而影响了语音提示的可靠,降低了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安装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组件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板上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匹配;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操作块、第一连杆、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竖向设置的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操作块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且远离壳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操作块匹配的固定槽;所述操作块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于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与第五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五连杆水平设置在吸盘的内部;其中,通过吸盘吸附在3D液晶显示屏的内部,随后安装块嵌入到安装槽的内部,同时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匹配,实现了安装块的可靠固定;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操作块控制第一连杆在固定槽的内部往下移动,则第一连杆就会来控制第二连杆往下移动,实现了第三连杆的转动,能够控制第四连杆来抬起第五连杆,实现了对吸盘的可靠吸附,当需要拆卸来的时候,使得操作块往上移动即可松开吸盘,提高了控制装置的灵活拆卸,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背光控制模块、光强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光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与光强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蜂鸣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DA7223D,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分别通过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五电容和蜂鸣器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其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对背光源控制装置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是PLC,也能够是单片机,实现了对背光源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了背光源控制装置的智能化;背光控制模块,用来对背光源的背光强度进行控制的模块;光强检测模块,用来进行背光强度检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背光的强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能够背光进行实时控制;无线通讯模块,用来进行无线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外部通讯终端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就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背光源控制装置远程监控,提高了背光源控制装置的智能化;温度检测模块,用来进行温度检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实现对装置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语音控制模块,用来进行语音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扬声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行语音报警提示;显示控制模块,用来实现显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显示界面进行控制,能够对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实用性;按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控制按键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背光源控制装置进行实施现场操控,提高了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用来实现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状态指示灯的亮暗控制,能够对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其实用性;工作电源模块,用来提供稳定电源电压的模块,在这里,用来给背光源控制装置内部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提高了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其中,在语音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DA7223D,集成电路的第八端输入音频信号,随后经过集成电路内部的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接着再从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输出,从而实现了语音信号的可靠输出,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具体的,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有若干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孔,所述操作块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固定孔匹配。具体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按钮、第六连杆和弹簧,所述按钮与第六连杆连接,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位于靠近固定槽的一侧且与固定孔匹配,所述弹簧套设在第六连杆的外周,所述第六连杆通过弹簧与操作块的内壁连接。其中,当需要对操作块进行固定的时候,按动按钮,使得按钮来控制第六连杆的一端嵌入到固定孔的内部,由于作用力的圆心,第六连杆就会被卡住,实现了操作块的固定;随后当需要移动操作块的时候,只需要稍微抬起操作块,则弹簧就会将第六连杆复位,从而操作块就能够实现移动。具体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安装块的两侧与限位块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具体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扬声器、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状态指示灯,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扬声器与语音控制模块电连接。其中,显示界面,用来对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从而提高了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实用性;控制按键,便于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对背光源控制装置进行实施操控,从而提高了其可操作性;状态指示灯,用于对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从而提高了其实用性;扬声器,用来对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异常工作状态进行报警提示,从而提高了背光源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具体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具体的,所述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具体的,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具体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通过蓝牙4.0通讯协议与外部通讯终端无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中,通过安装机构能够实现控制装置的灵活安装,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语音控制电路能够对语音进行可靠的功率放大,从而提高了语音提示的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安装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组件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板上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匹配;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操作块、第一连杆、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竖向设置的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操作块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且远离壳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操作块匹配的固定槽;所述操作块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于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与第五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五连杆水平设置在吸盘的内部;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背光控制模块、光强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光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与光强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蜂鸣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DA7223D,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分别通过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五电容和蜂鸣器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安装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组件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板上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匹配;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操作块、第一连杆、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竖向设置的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操作块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且远离壳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操作块匹配的固定槽;所述操作块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于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与第五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五连杆水平设置在吸盘的内部;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背光控制模块、光强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光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与光强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蜂鸣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DA7223D,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分别通过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王华莉孟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