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506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包括工作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307,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3598,该背光源LED驱动电路中,通过工作电源电路能够对整个背光源LED驱动电路进行实时反馈检测,从而提高了其工作的稳定性;不仅如此,在驱动电路中,第二集成电路具有六路发光二极管的调光连接端,从而提高了背光源LED驱动电路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驱动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背光源LED驱动电路中,都是需要通过工作电源电路来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来实现各LED灯的稳定工作,但是当LED灯有损坏的时候,此时输出电压发生波动,而由于工作电源电路缺少很好的反馈检测能力,就会导致驱动电机工作不稳定,降低了其可靠性;不仅如此,在现有的LED驱动电路中,驱动的LED的路数和功率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降低了驱动电路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包括工作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307,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307,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一电感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第八端和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均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一二极管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307,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一电感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第八端和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均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三电容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五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第七发光二极管、第八发光二极管、第九发光二极管、第十发光二极管、第十一发光二极管、第十二发光二极管、第十三发光二极管、第十四发光二极管、第十五发光二极管和第十六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3598,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十四端通过第八电容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十四端通过第六电容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九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王华莉王华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