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3334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嵌段共聚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a)将偶氮类引发剂、链转移剂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起始嵌段物;(b)在聚乙烯吡咯烷酮起始嵌段物中加入乙酸乙烯酯单体和余量的偶氮类引发剂,进行链增长反应,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缓解了采用传统自由基聚合方式制备得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无规,且分子量分布很宽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可控,重均分子量为3万-9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5-2.0能够满足药物传递系统要求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嵌段共聚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两性嵌段共聚物由于同时具有亲水片段和疏水片段能够自组装成不同的结构,比如球形微粒、圆柱形微粒、蠕虫状微粒或者囊泡状微粒,以用于药物传递系统。两性嵌段共聚物由亲水聚合物单体和疏水聚合物单体聚合而成,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亲水性、无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作为亲水性嵌段物用于制药领域,而聚乙酸乙烯酯也常常作为疏水性嵌段物用于药物传送系统,传统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的合成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用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乙酸乙烯酯为(VAc)原料,在引发剂的引发下制得无规共聚物,这种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酸乙烯酯片段均呈不规则排列,且共聚物分子量分布很宽(Mw/Mn),无法满足药物传递系统的要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以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以缓解采用传统自由基聚合方式制备得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偶氮类引发剂、链转移剂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起始嵌段物;(b)在聚乙烯吡咯烷酮起始嵌段物中加入乙酸乙烯酯单体和余量的偶氮类引发剂,进行链增长反应,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Mw为3万‑9万,优选为4万‑6万,PDI为1.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偶氮类引发剂、链转移剂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起始嵌段物;(b)在聚乙烯吡咯烷酮起始嵌段物中加入乙酸乙烯酯单体和余量的偶氮类引发剂,进行链增长反应,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Mw为3万-9万,优选为4万-6万,PDI为1.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引发剂选自S-(2-氰基异丙基)-O-乙基黄原酸酯、S-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S-(α-甲基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S-叔丁基-O-乙基黄原酸酯、S-异丙基-O-乙基黄原酸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或偶氮二异丁基脒。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起始嵌段物与乙酸乙烯酯单体的质量比为(1-5):(5-1)。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飞何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斯泰克瑞登梅尔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