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456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3
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多组托辊机构,输送带的顶面、底面的两边分别设有横截面呈V形的定位条,定位条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托辊机构包括下托辊,以及两个上托辊,下托辊圆周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两个上托辊设置在下托辊的两端,且具有间隔空间,上托辊圆周侧壁设有第二定位槽,且上托辊和下托辊通过齿轮啮合,多组托辊机构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分布,输送带支承于下托辊上,且输送带底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下托辊两端的第一定位槽配合,上托辊压紧在输送带两边,且输送带顶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上托辊的第二定位槽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保证输送带稳定运行,尤其是满足物料真空干燥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带是常用的物料输送工具。目前,真空带式干燥机配套的输送带通过托辊接触式定位,为使所布物料宽度、厚度均匀一致,以及干燥条件恒定,必须保证适当绷紧力度,且保持物料输送带匀速且水平运行在各托辊中心面。然而,因输送带靠摩擦传动且传输距离较长,受绷紧力度、热胀冷缩、输送带材质以及真空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输送带打滑、跑偏现象,造成物料干燥不均匀且易使价值昂贵的输送带出现皱褶、破口而损坏。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运行稳定的物料输送带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保证输送带稳定运行,尤其是满足物料真空干燥的需求。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多组托辊机构,所述输送带的顶面、底面的两边分别设有横截面呈V形的定位条,定位条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托辊机构包括下托辊,以及两个上托辊,下托辊圆周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两个上托辊设置在下托辊的两端,且具有间隔空间,上托辊圆周侧壁设有第二定位槽,且上托辊和下托辊通过齿轮啮合,多组托辊机构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分布,输送带支承于下托辊上,且输送带底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下托辊两端的第一定位槽配合,上托辊压紧在输送带两边,且输送带顶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上托辊的第二定位槽配合,组合构成物料输送带装置。
[0006]所述输送带顶面、底面的任一边设置的定位条的数量为两个,平行排列且具有间隔距离。
[0007]多组托辊机构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物料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多组托辊机构,其中,输送带作为输送物料的主体,托辊机构用于张紧输送带,且驱动输送带稳定移动。所述输送带的顶面、底面的两边分别设有横截面呈V形的定位条,定位条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即,这些定位条呈平行排列。所述托辊机构包括下托辊,以及两个上托辊,下托辊圆周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两个上托辊设置在下托辊的两端,且具有间隔空间,形成供输送带穿过的间隙。上托辊圆周侧壁设有第二定位槽,且上托辊和下托辊通过齿轮啮合,使上托辊和下托辊同步转动。多组托辊机构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分布,输送带支承于下托辊上,且输送带底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下托辊两端的第一定位槽配合,对输送带在宽度方向形成定位。上托辊压紧在输
送带两边,且输送带顶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上托辊的第二定位槽配合,对输送带在宽度方向形成定位,且输送带由下托辊和上托辊同时驱动,可有效避免输送带因皱褶损坏。
[0010]2、输送带顶面、底面的任一边设置的定位条的数量为两个,平行排列且具有间隔距离,提高对输送带的限位效果,保证输送带稳定运行。
[0011]3、多组托辊机构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使各组托辊机构对输送带施力均匀,可有效避免输送带因皱褶损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1为输送带,2为托辊机构,3为定位条,4为下托辊,5为上托辊,6为第一定位槽,7为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1和图2,为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物料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1、多组托辊机构2。所述输送带1的顶面、底面的两边分别设有横截面呈V形的定位条3,定位条3沿输送带1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输送带顶面、底面的任一边设置的定位条的数量均为两个,平行排列且具有间隔距离,输送带通常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托辊机构2包括下托辊4,以及两个上托辊5。下托辊4圆周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6,具体的,下托辊圆周侧壁两端均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槽,且第一定位槽的位置与输送带底面上的定位条位置相适应。两个上托辊5设置在下托辊4的两端,且具有间隔空间,很显然的,下托辊位于上托辊的下方,上托辊5圆周侧壁设有第二定位槽7,具体的,上托辊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槽,且第二定位槽的位置与输送带顶面上的定位条位置相适应,上托辊5和下托辊4通过齿轮啮合,具体的,下托辊的两端分别设有齿轮,上托辊的外侧端设置齿轮,且下托辊两端的齿轮与上托辊外侧端的齿轮规格相同,使下托辊、上托辊的转动速度相同,且转动方向相反。多组托辊机构2沿输送带1的长度方向分布,托辊机构的数量根据输送带的长度及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本实施例中,托辊结构的数量为三个,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输送带1支承于下托辊4上,且输送带底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下托辊两端的第一定位槽配合,上托辊5压紧在输送带两边,且输送带顶面两边的定位条与上托辊的第二定位槽配合,组合构成物料输送带装置。
[0017]本技术安装在真空带式干燥机中,且配套的电机通电,且将动力传递到各托辊机构的传动件上(如下托辊两端的齿轮),驱动各托辊机构的上托辊和下托辊同步转动,驱动输送带运动,且输送带的定位条由上辊托和下托辊沿宽度方向定位,在适当绷紧力度下使输送带稳定运动,避免褶皱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输送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多组托辊机构(2),所述输送带(1)的顶面、底面的两边分别设有横截面呈V形的定位条(3),定位条(3)沿输送带(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托辊机构(2)包括下托辊(4),以及两个上托辊(5),下托辊(4)圆周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6),两个上托辊(5)设置在下托辊(4)的两端,且具有间隔空间,上托辊(5)圆周侧壁设有第二定位槽(7),且上托辊(5)和下托辊(4)通过齿轮啮合,多组托辊机构(2)沿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斯泰克瑞登梅尔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