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森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273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座,充电座上连接有柔性的充电线,充电线的顶端连接有充电插头;充电线由若干刚性的充电结串联而成,每两个充电结之间可绕着充电线的轴线自由偏转;充电结之间设置用于充电结偏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螺杆和螺纹孔,螺杆和螺纹孔配合相连;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信号相连;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实现了充电线的自动快速运动,方便人们使用电动汽车,不会出现因忘记充电而无法使用;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充电线的自由运动,充电线的运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

A charging system for the charging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rging system for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including charging, charging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flexible charging line, top charging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lug; charging line by charging some rigid nodes which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between every two nodes can be charged around the axis of the free charging line deflection; drive mechanism for charging node deflection setting charging junction, including driving mechanism used for providing power screw and screw hole, the screw and the screw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lso comprises a control device, a control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signal; th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The automatic and fast movement of the charging line is realized. It i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use electric vehicles, and can not appear to be unable to use because they forget to charge. The pneumatic way is used to realize the free movement of the charging line, and the movement structure of the charging line is simple,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逐渐变差,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环境,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逐渐普及开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双刃剑的另一面,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能源、环境和安全成为了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3大主题”。其中能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制约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更成为重之重。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能源,而电能具有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特点,电动汽车将逐步代替传统汽车,成为21世纪汽车行业的发展热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经常需要在停止使用时进行充电,充电时需要手动连接电源线,操作过程麻烦,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对汽车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解决了需要手动充电的问题,解决了自动化充电的效率问题,解决了停车忘记充电的问题,解决了充电线自动运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座,充电座上连接有柔性的充电线,充电线的顶端连接有充电插头;充电线由若干刚性的充电结串联而成,每两个充电结之间可绕着充电线的轴线自由偏转;充电结之间设置用于充电结偏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螺杆和螺纹孔,螺杆和螺纹孔配合相连;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信号相连;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的优选结构,所述充电结包括充电节骨架,充电节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凹形连接口,充电节骨架上凹形连接口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形连接头,凹形连接口与凸形连接头之间可配合相连,两个充电结之间可绕着连接处自由偏转;充电线内包括导线,充电结上开有用于容置导线的导线孔,导线从充电座穿过充电结与充电插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球铰球孔,充电结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球铰球孔,两充电结配合连接时,第一球铰球孔和第二球铰球孔一一对应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球铰球孔上活动连接有第一球铰球头;第二球铰球孔上活动连接有第二球铰球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铰球头上连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螺纹孔相连;第二球铰球头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螺杆相连,螺杆转动可改变第一球铰球孔与第二球铰球孔之间的距离;所述充电线内开有导线管孔,导线管孔内穿有导线管,导线管从充电座穿过充电结至充电插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控制装置、电机驱动电路,中央处理单元与电机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电缆设置在导线管中;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检测电路,电机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电机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单元信号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装置信号相连,电源电路的电能输出端与导线电连接;充电座内设有导线通电检测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导线通电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导线相连,导线通电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源电路电连接,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纯电动汽车需要手动充电的问题,实现了充电的自动化;2、通过设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充电线的自动快速运动,方便人们实用汽车,不会出现因忘记充电而无法使用;3、通过设置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充电线的自由运动,充电线的运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充电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充电节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充电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充电系统结构框图;图中标记:1是充电座,2是充电线,3是充电插头,4是充电节,5是保护套,6是导线管孔,7是导线孔,8是凹形连接口,9是充电节骨架,10是凸形连接头,11是导线管,12是导线,13是第一球铰球孔,14是第一球铰球头,15是连接支架,16是螺纹孔,17是第二球铰球孔,18是第二球铰球头,19是驱动电机,20是螺杆,21是控制装置,22是电源电路,23是电机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座1,充电座1上连接有柔性的充电线2,充电线2的顶端连接有充电插头3;充电线2由若干刚性的充电结4串联而成,每两个充电结4之间可绕着充电线的轴线自由偏转;充电结4之间设置用于充电结4偏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螺杆20和螺纹孔16,螺杆20和螺纹孔16配合相连;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信号相连;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的优选结构,所述充电结4包括充电节骨架9,充电节骨架9的一端设置有凹形连接口8,充电节骨架9上凹形连接口8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形连接头10,凹形连接口8与凸形连接头10之间可配合相连,两个充电结4之间可绕着连接处自由偏转;充电线2内包括导线12,充电结4上开有用于容置导线12的导线孔7,导线12从充电座1穿过充电结4与充电插头3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结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球铰球孔13,充电结4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球铰球孔17,两充电结4配合连接时,第一球铰球孔13和第二球铰球孔17一一对应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球铰球孔13上活动连接有第一球铰球头14;第二球铰球孔17上活动连接有第二球铰球头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铰球头14上连接有连接支架15,连接支架15与螺纹孔16相连;第二球铰球头18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转轴与螺杆20相连,螺杆20转动可改变第一球铰球孔13与第二球铰球孔17之间的距离;所述充电线2内开有导线管孔6,导线管孔6内穿有导线管11,导线管11从充电座1穿过充电结4至充电插头3。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1内设置有控制装置21、电机驱动电路23,中央处理单元与电机驱动电路2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电路23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与驱动电机19电连接,电缆设置在导线管11中;控制装置21包括电机检测电路,电机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驱动电机19电连接,电机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单元信号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1内设置有电源电路22,电源电路22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装置21信号相连,电源电路22的电能输出端与导线12电连接;充电座1内设有导线通电检测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导线通电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导线12相连,导线12通电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源电路22电连接,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具体使用时,将设备与电源相连,并设置在停车位附近,即可实现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具体运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1),充电座(1)上连接有柔性的充电线(2),充电线(2)的顶端连接有充电插头(3);充电线(2)由若干刚性的充电结(4)串联而成,每两个充电结(4)之间可绕着充电线的轴线自由偏转;充电结(4)之间设置用于充电结(4)偏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螺杆(20)和螺纹孔(16),螺杆(20)和螺纹孔(16)配合相连;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信号相连;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1),充电座(1)上连接有柔性的充电线(2),充电线(2)的顶端连接有充电插头(3);充电线(2)由若干刚性的充电结(4)串联而成,每两个充电结(4)之间可绕着充电线的轴线自由偏转;充电结(4)之间设置用于充电结(4)偏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螺杆(20)和螺纹孔(16),螺杆(20)和螺纹孔(16)配合相连;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信号相连;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4)包括充电节骨架(9),充电节骨架(9)的一端设置有凹形连接口(8),充电节骨架(9)上凹形连接口(8)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形连接头(10),凹形连接口(8)与凸形连接头(10)之间可配合相连,两个充电结(4)之间可绕着连接处自由偏转;充电线(2)内包括导线(12),充电结(4)上开有用于容置导线(12)的导线孔(7),导线(12)从充电座(1)穿过充电结(4)与充电插头(3)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球铰球孔(13),充电结(4)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球铰球孔(17),两充电结(4)配合连接时,第一球铰球孔(13)和第二球铰球孔(17)一一对应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球铰球孔(13)上活动连接有第一球铰球头(14);第二球铰球孔(17)上活动连接有第二球铰球头(1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森
申请(专利权)人:朱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