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63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顶部设有支撑平台,在机架中部设有安装腔;在机架的侧面安装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右端套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支架内,第一轴承支架嵌入在机架侧面上并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左端与大带轮键连接,大带轮通过皮带与小带轮相连,小带轮套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小带轮与电机轴键连接;在第一传动轴的中部套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套在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并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第二传动轴横向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机架通过轴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制作精度,可靠性较好,降低了制作成本,自动化程度也较高。

A battery cap form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attery cap mol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support platform on top of fram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cavity; on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 shaft, a first drive shaft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set of bearings, bearing the first installed in the first bearing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embedded in the side of the machine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rame, a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of the left and the big belt wheel key connection, the big belt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 small belt wheel through a belt, a small belt wheel sheathed on the motor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a small belt wheel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shaft; the first drive shaft is sheathed o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gear. The first drive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second drive gear, second gear shaft sleeve in the second and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shaft key, second transverse transmission shaft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second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fram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bearing. The invention has good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good reliability, reduced production cost and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电成型装置,尤其是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属于机电设备

技术介绍
电池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频繁,在很多家用设备上都需要配置,需求量也非常大。现目前使用的电池,都是在电池的正极安装有电池帽坯,在电池的负极安装有导电环,其中,电池帽坯不仅要能够完成导电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有较好的密封性,这就对电池帽坯在制作成型时的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目前在生产制作电池帽坯时,大多还是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这种制作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由于长期受限于我国机床设备精度较低的问题,现目前在制作电池帽时配套的成型设备大多不是专用设备,通常是在其他成型设备上进行简单改装后,再配套相应的模具,就用来制作电池帽坯,虽然这样也能够制得电池帽坯,但是产品的精度较差,而且合格率相对较低,报废的坯料多导致成本升高,这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制作电池帽坯时缺少专用设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制作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的电池帽坯成型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在机架的顶部设有支撑平台,在机架中部设有安装腔;在所述机架的侧面安装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横向布设,第一传动轴的右端套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支架内,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嵌入在机架侧面上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左端与大带轮键连接,所述大带轮通过皮带与小带轮相连,所述小带轮套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小带轮与电机轴键连接;在第一传动轴的中部套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在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并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横向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机架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中部安装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锥齿轮的另一端与搅拌轴键连接,所述搅拌轴竖向设置,搅拌轴的上部穿过支撑平台后与安装在搅拌箱内的搅拌叉相连,所述搅拌箱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在搅拌箱与搅拌轴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下端套在搅拌轴上,在密封套与搅拌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还套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模孔转盘啮合,所述模孔转盘套在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轴竖向设置,在第三传动轴的上部安装有冲头座,在冲头座上方的第三传动轴上安装有调整螺母,在调整螺母与冲头座之间设有冲压弹簧,所述冲压弹簧套在第三传动轴上;在所述冲头座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冲头,对应于每一个冲头在模孔转盘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冲压孔;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下端穿过模孔转盘后与连杆的一端通过可转动的销轴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套在第四传动轴上,所述第四传动轴安装在凸轮的侧面上并与凸轮键连接,所述凸轮套在第二传动轴的右端并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型号为PIC12F675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三引脚,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感L的一端和电源输入端U,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芯片IC的第四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八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芯片IC的第七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六引脚,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所述模孔转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块,所述盘体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侧面安装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与中心轴之间安装有转轴,所述旋转管外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外端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旋转管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位于旋转管两侧的盘体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盘体下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连接块之间安装有调节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5402,所述二极管D2的型号为RL205,所述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5393,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型号为2CW66。优化地,在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一个向内延伸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套在搅拌轴上的护套连接固定,在护套与搅拌轴之间设有第三轴承。通过所述支撑架能够对搅拌轴形成支撑,减小搅拌轴工作时的晃动,而第三轴承的则可以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优化地,在所述护套上还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护套上,支撑杆的另一端穿出机架后与用于放置成品的储物箱连接固定。通过支撑杆能够便于储物箱的安装,使得储物箱正好能够与模孔转盘正对。优化地,在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安装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在第二传动轴的右端还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套在第二传动轴上并将凸轮锁紧。本专利技术通过轴承盖能够在轴向稳定第二传动轴,而紧固螺栓则可以对凸轮进行锁紧。优化地,在所述连杆与第四传动轴之间还设有防滑橡胶套。本专利技术中的防滑橡胶套能够保护连杆和第四传动轴,并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优化地,所述的搅拌叉的截面为锥形面结构,所述搅拌叉上部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这里采用锥形面的搅拌叉结构能够提升搅拌效率。优化地,所述旋转管与中心轴旋转连接,所述螺杆与旋转管螺纹连接,所述套管为空心结构。优化地,所述盘体表面均匀开有不同大小直径的圆孔,所述调节杆与套环螺纹配合且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模孔转盘中,通过设置压板,在对套管定位的同时,方便对冲压后的废料进行承接,节省了体力,通过设置螺旋弹簧,方便对旋转管进行拉动,从而方便对套管进行旋转,加上螺杆的配合,在套管损坏的时候便于对套管进行快速更换和维修,从而节约了维修的时间,保证了工程的进度,通过套管的设置,从而可以对不同大小模孔进行再次限制,从而扩大了对工件的冲孔的范围,避免反复更换模孔转盘,节省了人力,同时也减少了使用成本,通过设置调节杆,从而方便对压板与模孔转盘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方便对套管加紧,更好的对工件进行加工,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较好的制作精度: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机是专门针对电池帽坯的制作而设计的专用设备,一方面采用现场制料的方式,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另一方面专门设计了冲头座和模孔转盘的结构,使得电池帽坯的成型精度大幅度提高。2、可靠性较好: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多组的齿轮传动结构,使得冲压动力一级一级传递,因而可以很好的控制动力输出,进而达到高精度的制作需求,同时由于多级传动的结构,使得设备的磨损降低,可靠性提升。3、降低了制作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顶部设有支撑平台(2),在机架(1)中部设有安装腔(3);在所述机架(1)的侧面安装有第一传动轴(4),所述第一传动轴(4)横向布设,第一传动轴(4)的右端套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安装在第一轴承支架(6)内,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嵌入在机架(1)侧面上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4)的左端与大带轮(7)键连接,所述大带轮(7)通过皮带(8)与小带轮(9)相连,所述小带轮(9)套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10)上,所述小带轮(9)与电机轴(10)键连接;在第一传动轴(4)的中部套有第一传动齿轮(1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1)与第二传动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套在第二传动轴(13)的左端并与第二传动轴(13)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3)横向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传动轴(13)与机架(1)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3)中部安装有锥齿轮(14),所述锥齿轮(14)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13)键连接,锥齿轮(14)的另一端与搅拌轴(15)键连接,所述搅拌轴(15)竖向设置,搅拌轴(15)的上部穿过支撑平台(2)后与安装在搅拌箱(16)内的搅拌叉(17)相连,所述搅拌箱(16)固定在支撑平台(2)上,在搅拌箱(16)与搅拌轴(15)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套(18),所述密封套(18)的下端套在搅拌轴(15)上,在密封套(18)与搅拌轴(15)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9);在所述搅拌轴(15)的中部还套有第三传动齿轮(20),所述第三传动齿轮(20)与模孔转盘(21)啮合,所述模孔转盘(21)套在第三传动轴(22)上,所述第三传动轴(22)竖向设置,在第三传动轴(22)的上部安装有冲头座(23),在冲头座(23)上方的第三传动轴(22)上安装有调整螺母(24),在调整螺母(24)与冲头座(23)之间设有冲压弹簧(25),所述冲压弹簧(25)套在第三传动轴(22)上;在所述冲头座(23)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冲头(26),对应于每一个冲头(26)在模孔转盘(21)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冲压孔(27);所述第三传动轴(22)的下端穿过模孔转盘(21)后与连杆(28)的一端通过可转动的销轴连接,所述连杆(28)的另一端套在第四传动轴(29)上,所述第四传动轴(29)安装在凸轮(30)的侧面上并与凸轮(30)键连接,所述凸轮(30)套在第二传动轴(13)的右端并与第二传动轴(13)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型号为PIC12F675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三引脚,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感L的一端和电源输入端U,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芯片IC的第四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八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芯片IC的第七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六引脚,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所述模孔转盘(21)包括盘体(40),所述盘体(40)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块(41),所述盘体(40)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轴(42),所述中心轴(42)侧面安装有旋转管(43),所述旋转管(43)与中心轴(42)之间安装有转轴(44),所述旋转管(43)外端安装有螺杆(45),所述螺杆(45)外端固定安装有套管(46),所述旋转管(43)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47),位于旋转管(43)两侧的盘体(40)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48),所述第一定位块(48)与第二定位块(47)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旋弹簧(49),所述盘体(40)下方设置有压板(50),所述压板(50)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套环(51),所述套环(51)与连接块(41)之间安装有调节杆(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帽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顶部设有支撑平台(2),在机架(1)中部设有安装腔(3);在所述机架(1)的侧面安装有第一传动轴(4),所述第一传动轴(4)横向布设,第一传动轴(4)的右端套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安装在第一轴承支架(6)内,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嵌入在机架(1)侧面上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4)的左端与大带轮(7)键连接,所述大带轮(7)通过皮带(8)与小带轮(9)相连,所述小带轮(9)套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10)上,所述小带轮(9)与电机轴(10)键连接;在第一传动轴(4)的中部套有第一传动齿轮(1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1)与第二传动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套在第二传动轴(13)的左端并与第二传动轴(13)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3)横向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传动轴(13)与机架(1)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3)中部安装有锥齿轮(14),所述锥齿轮(14)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13)键连接,锥齿轮(14)的另一端与搅拌轴(15)键连接,所述搅拌轴(15)竖向设置,搅拌轴(15)的上部穿过支撑平台(2)后与安装在搅拌箱(16)内的搅拌叉(17)相连,所述搅拌箱(16)固定在支撑平台(2)上,在搅拌箱(16)与搅拌轴(15)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套(18),所述密封套(18)的下端套在搅拌轴(15)上,在密封套(18)与搅拌轴(15)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9);在所述搅拌轴(15)的中部还套有第三传动齿轮(20),所述第三传动齿轮(20)与模孔转盘(21)啮合,所述模孔转盘(21)套在第三传动轴(22)上,所述第三传动轴(22)竖向设置,在第三传动轴(22)的上部安装有冲头座(23),在冲头座(23)上方的第三传动轴(22)上安装有调整螺母(24),在调整螺母(24)与冲头座(23)之间设有冲压弹簧(25),所述冲压弹簧(25)套在第三传动轴(22)上;在所述冲头座(23)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冲头(26),对应于每一个冲头(26)在模孔转盘(21)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冲压孔(27);所述第三传动轴(22)的下端穿过模孔转盘(21)后与连杆(28)的一端通过可转动的销轴连接,所述连杆(28)的另一端套在第四传动轴(29)上,所述第四传动轴(29)安装在凸轮(30)的侧面上并与凸轮(30)键连接,所述凸轮(30)套在第二传动轴(13)的右端并与第二传动轴(13)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型号为PIC12F675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三引脚,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感L的一端和电源输入端U,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电阻R1的另一端、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敉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