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d separating two amine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 fermentation, which can minimize the formation of the unnecessary salt, thereby providing a low cost two amine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生产和加工二胺的方法优先权要求本申请要求2015年8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11315)、2015年6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193693)和2014年12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096309)的优先权;每个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一般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分离和纯化二胺的方法,包括己二胺(HMD)、尸胺、腐胺、乙二胺和六亚甲基二胺。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生产二胺(例如HMD)的微生物的方法,一种用于从含二胺的培养物或培养后培养基中分离二胺的方法。所述二胺产物用于制备含二胺聚合物,包括聚酰胺。
技术介绍
六亚甲基二胺也称为1,6-二氨基己烷或1,6-己二胺(简写为HMD或HMDA)的化学式为H2N(CH2)6NH2。HMD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例如,HMD用于制备聚酰胺、聚脲或聚氨酯及所述材料的共聚体。尸胺,也称为1,5-二氨基戊烷,用作聚胺生产中的单体。腐胺,也称为1,4-丁二胺,用作聚胺生产中的单体。七亚甲基二胺,也称为1,7-二氨基庚烷,用作聚胺生产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产二胺(D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于培养基中培养足够长的时间,以在所述培养基中生产DA并形成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DA双碳酸氢盐(在此统称为DA碳酸盐)和/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在此统称为DA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培养基中的pH值主要由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碳酸控制;b)将至少一种或多种所述DA碳酸盐或所述DA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和二氧化碳;和c)分离所述DA游离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23 US 62/096,309;2015.07.17 US 62/193,693;1.用于生产二胺(D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于培养基中培养足够长的时间,以在所述培养基中生产DA并形成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DA双碳酸氢盐(在此统称为DA碳酸盐)和/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在此统称为DA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培养基中的pH值主要由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碳酸控制;b)将至少一种或多种所述DA碳酸盐或所述DA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和二氧化碳;和c)分离所述DA游离碱。2.用于生产二胺(D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于培养基中培养足够长的时间,以在所述培养基中生产DA并形成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DA双碳酸氢盐、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培养基中的溶解无机碳百分比(DIC)大于或等于40%;且所述DIC由以下公式确定:DIC/TDCAx100其中TDCA为总溶解抗衡阴离子,且为DIC和其他阴离子之和;b)将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DA双碳酸氢盐、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和二氧化碳;和c)分离所述DA游离碱。3.用于生产二胺(D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于培养基中培养足够长的时间,以在所述培养基中生产DA并形成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DA双碳酸氢盐(统称DA碳酸盐)和/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统称DA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培养基中至少40%的二胺种类包括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DA双碳酸氢盐、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b)将所述DA碳酸盐和/或所述DA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和二氧化碳;和c)分离所述DA游离碱。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包括C2至C7亚甲基链段或C2至C12亚甲基链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包括C4至C7亚甲基链段。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包括六亚甲基二胺(HMD)、尸胺、腐胺、乙二胺或七亚甲基二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六亚甲基二胺。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碳酸盐包括碳酸盐、碳酸氢盐或双碳酸氢盐,且所述二胺氨基甲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胺(HMD)、尸胺、腐胺、乙二胺或七亚甲基二胺的氨基甲酸酯或双氨基甲酸酯,或其任何混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六亚甲基二胺。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至少50%的所述二胺包含DA碳酸盐(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或DA双碳酸氢盐)或DA氨基甲酸酯(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至少60%的所述二胺包含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或DA双碳酸氢盐,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至少70%的所述二胺包含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或DA双碳酸氢盐,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至少80%的所述二胺包含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或DA双碳酸氢盐,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至少90%的所述二胺包含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或DA双碳酸氢盐,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至少99.9%的所述二胺包含DA碳酸盐、DA碳酸氢盐或DA双碳酸氢盐,或DA氨基甲酸酯或DA双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还形成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的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碳酸包括来自二胺生产过程中的化学计量二氧化碳。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的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碳酸包括呼吸二氧化碳或副产物二氧化碳。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二氧化碳通过经由TCA循环的完成、经由乙醛酸分流、经由戊糖磷酸途径(例如zwf)或经由EntnerDuodoroff途径中的至少一种途径形成。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产物二氧化碳与作为副产物的乙酸盐、乙醇、琥珀酸盐、3-氧代己二酸盐或3-羟基己二酸盐的形成相关联。2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16、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从外部添加到所述培养基。22.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至少包括HMD碳酸盐。23.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至少包括HMD碳酸氢盐。24.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至少包括HMD双碳酸氢盐。25.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甲酸酯至少包括HMD氨基甲酸酯或所述氨基甲酸酯至少包括HMD双氨基甲酸酯。2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至少包括HMD碳酸氢盐和HMD双碳酸氢盐。27.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二氧化碳和DA的比例为约0.05:1至约7:1。28.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05:1至约5:1的二氧化碳和DA。29.根据权利要求28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05:1至约3.5:1的二氧化碳和DA。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05:1至约3:1的二氧化碳和DA。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05:1至约2.5:1的二氧化碳和DA。32.根据权利要求28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05:1至约2:1的二氧化碳和DA。33.根据权利要求28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05:1至约1.5:1的二氧化碳和DA。34.根据权利要求28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05:1至约1:1的二氧化碳和DA。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形成比例为约0.2:1至约3:1的二氧化碳和DA。3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的培养过程中,所述培养基基本不含外部添加的缓冲液。3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的培养过程中,所述培养基基本不含外部添加的无机酸或有机酸。38.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的pH值小于11、小于10、小于9或小于8。39.根据权利要求1-3和38中任一项、或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的pH值至少为2、至少为3、至少为4、至少为5、至少为6或至少为7。40.根据权利要求39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的pH值为约6至9.5。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的pH值为约6至9。42.根据权利要求39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的pH值为约6至8。43.根据权利要求39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的pH值为约6.5至7.5。44.根据权利要求39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的pH值为约7.5至9.5。45.根据权利要求39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培养后的所述培养基中的pH值为约8至9。46.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在足够量的碳酸酐酶,以(a):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氢根和/或碳酸根离子来提高DA碳酸盐或DA碳酸氢盐的形成,(b):通过将碳酸氢盐和/或碳酸盐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来提高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或DA氨基甲酸酯溶液中的释放,或(c):(a)和(b)两者均有。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提高DA碳酸盐的形成。48.根据权利要求46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提高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溶液中的释放。49.根据权利要求46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提高DA碳酸盐的形成,并提高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溶液中的释放。50.根据权利要求46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存在于发酵液中,以提高DA碳酸盐或DA氨基甲酸酯的形成。51.根据权利要求46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存在于一个或多个步骤中,用于释放二氧化碳并产生游离DA碱,以提高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或DA氨基甲酸酯溶液中的释放。52.根据权利要求46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存在于发酵液中,用于提高DA碳酸盐或DA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并存在于一个或多个步骤中,用于释放二氧化碳并产生游离DA碱,以提高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或DA氨基甲酸酯溶液中的释放。53.根据权利要求46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是外源添加的。54.根据权利要求46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由存在于发酵液中的基因工程化微生物提供,可选地分泌至所述发酵液中,且可选地存在于所述微生物的周质中。55.根据权利要求46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由生产所述DA的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提供,可选地分泌至所述发酵液中,且可选地存在于所述微生物的周质中。56.根据权利要求46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是天然基因或酶,可选地,所述碳酸酐酶是工程化基因或酶,可选地工程化以分泌至所述发酵液中,且可选地工程化以分泌至所述微生物的周质空间中。57.根据权利要求46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是工程化酶,可选地工程化以增强稳定性、热稳定性、碱性pH稳定性或增加活性。58.根据权利要求46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A为HMD、尸胺、腐胺、乙二胺、七亚甲基二胺,或包括C2至C7亚甲基链段、C2至C12亚甲基链段或C4至C7亚甲基链段的二胺,且可选地,其中所述DA为HMD。59.根据权利要求1-3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将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之前,从含有细胞的固体组分中分离富含DA-碳酸盐和/或DA-氨基甲酸酯的液体组分。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包括离心、微滤、转鼓或其组合。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包括圆盘式离心或沉降式离心。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过滤富含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的所述液体组分。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包括超滤。64.根据权利要求1-3或59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将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之前,从经过培养后的培养基中除去水,且可选地,还包括将水回收并再循环到步骤(a)的培养过程中。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水的步骤包括蒸发、反渗透或电渗析。66.所示.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包括多重效应蒸发器、热蒸汽再压缩或机械蒸气再压缩。67.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通过加热转化成游离碱。68.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通过真空转化成游离碱。69.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通过离子交换转化成游离碱。70.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通过电渗析转化成游离碱。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用双极膜进行。72.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在大于70℃、大于80℃、大于105℃或大于200℃的温度下热转化成游离碱。73.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在大于20℃、大于30℃、大于40℃的温度下且在真空条件下热转化成游离碱。74.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在容器内1至10巴压力下转化成游离碱。75.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通过用气体汽提所述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组分而转化成游离碱。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空气或惰性气体,且可选地,其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空气或氦气。77.根据权利要求75-7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在约1至10巴压力下进行。78.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A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优选为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通过蒸汽汽提转化成游离碱。79.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水和所述将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同时进行,或在同一单元操作中进行。80.根据权利要求1-3、59、64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水和所述将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转化为DA游离碱同时进行,且是通过加热或通过汽提,可选地使用惰性气体或蒸汽进行汽提。8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富含所述DA游离碱的溶液中加入强碱,可选地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其添加量足以在DA提取之前进一步提高pH值。8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步骤产生至少20%到至少99%的DA游离碱。83.根据权利要求2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无机碳(DIC)百分比大于或等于50%,大于或等于60%,大于或等于70%,大于或等于80%,或者大于或等于90%。84.根据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pH值的外部添加二氧化碳与外部添加其他酸的摩尔比为至少1:1,至少2:1,至少5:1,至少10:1,至少50:1或至少100:1。8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六亚甲基二胺、尸胺、腐胺、乙二胺或七亚甲基二胺。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六亚甲基二胺。87.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尸胺。88.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腐胺。89.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乙二胺。90.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是七亚甲基二胺。91.根据权利要求64-9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的含量足以通过将碳酸氢盐和/或碳酸盐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来增强所述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或DA氨基甲酸酯溶液中的释放。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提高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溶液中的释放。93.根据权利要求91至9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存在于发酵液中。94.根据权利要求91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存在于一个或多个步骤中,用于释放二氧化碳并产生游离DA碱,以提高二氧化碳从DA碳酸盐或DA氨基甲酸酯溶液中的释放,可选地,在所述除去水或蒸发步骤中存在CA,可选地,CA存在于CO2汽提步骤中,以及可选地,在所述除去水或蒸发步骤和CO2汽提步骤中都存在CA。95.根据权利要求91至9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是外源添加的。96.根据权利要求91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由存在于发酵液中的基因工程化微生物提供,可选地分泌至所述发酵液中,且可选地存在于所述微生物的周质中。97.根据权利要求91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由生产所述DA的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提供,可选地分泌至所述发酵液中,且可选地存在于所述微生物的周质中。98.根据权利要求91至9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是天然基因或酶,可选地,所述碳酸酐酶是工程化基因或酶,可选地工程化以分泌至所述发酵液中,且可选地工程化以分泌至所述微生物的周质空间中。99.根据权利要求91至9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酐酶是工程化酶,可选地工程化以增强稳定性、热稳定性、碱性pH稳定性或增加活性。100.根据权利要求91至9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A为HMD、尸胺、腐胺、乙二胺、七亚甲基二胺,或包括C2至C7亚甲基链段、C2至C12亚甲基链段或C4至C7亚甲基链段的二胺,且可。10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步骤产生至少20%到至少99%的二胺游离碱。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提取溶剂将二胺游离碱,优选为HMD游离碱,从所述培养基或富含二胺的组分中分离,以提供水相和含二胺游离碱的有机相。103.根据权利要求1-3和67-8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提取溶剂将DA游离碱,优选为HMD游离碱,从所述培养基或富含DA的组分中分离,以提供水相和含DA游离碱的有机相。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蒸馏有机相以将DA游离碱与有机溶剂分离。105.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提取溶剂从所述培养基或富含DA的组分中分离所述DA游离碱,产生水相和含DA游离碱的有机相,并通过蒸馏将所述DA与所述提取溶剂分离。106.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107.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的沸点高于所述DA游离碱或HMD游离碱的沸点。108.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具有处于水的沸点与DA游离碱或HMD游离碱的沸点之间的中间沸点。109.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选自醇,烷烃,胺,醚和酮。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包括C4-C8一元醇。111.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包括丁醇、己醇、1-己醇、异戊醇或环己醇。112.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包括甲苯或乙醚。113.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包括C5-C12直链或支链烷烃。114.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包括庚烷,己烷,其异构体及其组合。115.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包含待提取的所述二胺的多个碳原子。116.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提取物)包含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或至少50%的游离碱形式的DA或游离碱形式的HMD。117.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处理所述溶剂提取步骤的水相(残液)以回收DA或HMD。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水相残液再循环到所述转化步骤。119.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步骤基本上除去了水和溶剂。120.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本上除去水和溶剂的所述蒸馏,低于170℃,低于160℃,低于150℃,或低于140℃。121.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使基本上不含水或溶剂、且可选地为至少90%DA、至少94%DA或至少123%DA的DA游离碱进行氨沉淀。12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还包括选自碳吸附、氢化或蒸馏的一个或多个步骤。12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还包括除去或减少成色化合物。124.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03-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剂提取后至少有一个蒸馏步骤。125.根据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剂提取后至少有2个蒸馏步骤。12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或多个蒸馏步骤中,从所述培养基中直接蒸馏出DA游离碱。1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分离的DA游离碱具有大于90%、大于95%、大于99%或大于99.9%的纯度。128.根据权利要求103至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溶剂在与所述DA游离碱分离后再循环。1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至少一部分二氧化碳加入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a)的培养过程中,来使该至少一部分二氧化碳再循环。13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一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一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一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1.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两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两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两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2.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三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三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三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3.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四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四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四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4.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五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五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五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5.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六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六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六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6.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七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七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七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7.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八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八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八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8.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九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九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九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39.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十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十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十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40.根据权利要求1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具有至少十一种外源核酸的HMD合成途径,所述至少十一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HMD合成途径的至少十一种酶,以足够的量表达以产生至少一种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41.根据权利要求130-1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MD合成途径包括选自3-氧代己二酰辅酶A、己二酸半醛、6-氨基己酸(6-ACA)、6-ACA半醛、2-氨基庚二酸、3,6-二羟基己酰辅酶A和高赖氨酸的中间化合物。142.根据权利要求130-1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MD合成途径包括选自以下各项的酶:3-氧基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氨基己酰基辅酶A还原酶、6-ACA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己二酸还原酶、6-羟基3-氧代己酰基辅酶A脱氢酶、2-氨基庚二酸脱羧酶和高赖氨酸脱羧酶。143.根据权利要求130-1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MD合成途径包含选自以下各项的酶和底物-产物对:作用于琥珀酰辅酶A和乙酰辅酶A以产生3-氧代己二酰辅酶A的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作用于己二酰辅酶A形成6-ACA的6-ACA转氨酶,作用于6-氨基己糖酰辅酶A以形成6-ACA半醛的的6-氨基己酰辅酶A还原酶,作用于6-ACA并将其直接转化为6-ACA半醛的6-ACA还原酶,作用于己二酰辅酶A以形成己二酸半醛的的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作用于己二酸酯并将其直接转化为己二酸半醛的己二酸还原酶,还原6-羟基-3-氧代己酰基辅酶A以形成3,6-二羟基己酰辅酶A的6-羟基-3-氧代己酰基辅酶A脱氢酶,令2-氨基庚二酸脱羧以形成6-ACA的2-氨基庚二酸脱羧酶,以及令高聚糖脱羧以形成HMDA的高赖氨酸脱羧酶。144.根据权利要求130-1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MD合成途径选自路径(a)至(m):(a)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酰辅酶A脱氢酶、3-羟基己二酰辅酶A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酰辅酶A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转移酶或合成酶和6-ACA辅酶A还原酶,或6-AC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b)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酰辅酶A脱氢酶、3-羟基己二酰辅酶A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酰辅酶A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c)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酰辅酶A脱氢酶、3-羟基己二酰辅酶A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酰辅酶A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转移酶或水解酶或转移酶,己二酸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转移酶或合成酶、6-ACA辅酶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d)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酰辅酶A脱氢酶、3-羟基己二酰辅酶A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酰辅酶A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转移酶或水解酶或转移酶,己二酸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e)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酸脱氢酶、3-羟基己二酸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酸还原酶、己二酸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转移酶或合成酶、6-ACA辅酶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f)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酸脱氢酶、3-羟基己二酸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酸还原酶、己二酸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g)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酸脱氢酶、3-羟基己二酸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酸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转移酶或水解酶或转移酶、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转移酶或合成酶、6-ACA辅酶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h)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酸脱氢酶、3-羟基己二酸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酸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转移酶或水解酶或转移酶、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6-AC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HMDA脱氢酶;(i)4-羟基-2-氧代庚烷-1,7-二氧化物(HODH醛缩酶);2-氧代庚-4-烯-1,7-二酸(OHED)水合酶;OHED甲酸裂解酶和丙酮酸甲酸裂解酶活化酶或OHED脱氢酶;2,3-脱氢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脱氢酶;或己二酸半醛转氨酶或己二酸半醛氧化还原酶(胺化);(j)β酮硫解酶或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酶,3-羟酰辅酶A脱氢酶或3-氧代酰基辅酶A还原酶,烯酰辅酶A水合酶,和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用于生产己酰基辅酶A;硫酯酶、醛脱氢酶或丁醇脱氢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宿主产生己醛或己酸酯;单加氧酶、醇脱氢酶、醛脱氢酶、6-羟基己酸酯脱氢酶、5-羟基戊酸脱氢酶、4-羟基丁酸脱氢酶、6-氧代己酸酯脱氢酶或7氧代庚酸脱氢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宿主产生己二酸或己二酸半醛;单加氧酶、转氨酶、6-羟基己酸酯脱氢酶、5-羟基戊酸脱氢酶、4-羟基丁酸脱氢酶和醇脱氢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宿主中生产6-氨基己酸酯;羧酸还原酶、ω-转氨酶、脱乙酰基、N-乙酰基转移酶或醇脱氢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宿主产生六亚甲基二胺;(k)乙酰转移酶或硫解酶,以形成6-羟基-3-氧代-己酰基辅酶A,6-羟基-3-氧代-己酰辅酶A脱氢酶,3,4-二羟基己酰基酰基辅酶A脱水酶,6-羟基-2-己酰基辅酶A还原酶,6-羟基己酰基辅酶A水解酶,以形成6-ACA,6-羟基己酸脱氢酶和转氨酶以形成HMDA;(l)高柠檬酸合成酶,高乌头酸酶和高异柠檬酸脱氢酶,以形成2-酮基庚酸酯,2-酮基脱羧酶催化α-酮基庚酸转化为己二酸半醛,2-氨基转移酶催化α-酮基庚酸转化为2-氨基庚二酸,2-氨基庚二酸脱羧酶令2-氨基庚二酸脱羧,并形成6-ACA,醛脱氢酶催化6-ACA转化为6-氨基己醛,氨基转移酶催化6-氨基己醛转化为6-六亚甲基二胺;和(m)谷氨酰辅酶A转移酶和/或连接酶,β-酮硫氧还蛋白酶,3-氧代-6-氨基庚二酰辅酶A氧化还原酶,3-羟基-6-氨基庚二酰辅酶A脱水酶,6-氨基-7-羧基庚-2-烯酰基辅酶A还原酶,6-氨基庚二酰辅酶A还原酶(醛形成),2-氨基-7-氧代庚酸转氨酶和/或胺化氧化还原酶,高赖氨酸脱羧酶,6-氨基氨基庚二酰辅酶A水解酶、转移酶和/或连接酶,2-氨基庚二酸脱羧酶。14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HMD合成途径,所述HMD合成途径具有至少一种编码至少一种所述HMD合成途径的酶的外源核酸,所述酶的表达量足以产生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3-氧代己二酰辅酶A硫解酶,3-氧代己二酰辅酶A脱氢酶,3-羟基己二酰辅酶A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酰辅酶A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3-氧代己二酰辅酶A:酰基辅酶A转移酶,3-氧代己二酸脱氢酶,3-羟基己二酸脱水酶,5-羧基-2-戊烯酸酯还原酶,己二酰辅酶A转移酶,连接酶,水解酶,6-ACA转移酶或合成酶,6-ACA辅酶A还原酶,HMDA转氨酶或脱氢酶,己二酸还原酶,6-ACA转氨酶或脱氢酶,或6-ACA还原酶。14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是埃希氏菌属,克雷伯菌属;气单胞菌目,琥珀酸弧菌科,包括厌氧螺菌属;巴斯德氏菌目,巴斯德毕赤科,包括放线杆菌属和曼氏杆菌属;根瘤菌目,慢生型根瘤菌科,包括根瘤菌属;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包括芽孢杆菌属;放线菌目,棒杆菌科和链霉菌科,包括棒状杆菌属和链霉菌属;红螺菌目,醋杆菌属,包括葡萄球菌属;鞘脂单胞菌目,鞘脂单胞菌科,包括发酵单胞菌属;乳酸杆菌目,乳酸杆菌科和链球菌科,包括乳杆菌属和乳球菌属,梭菌目,梭菌科,梭菌属;假单胞菌目,包括假单胞菌属,嗜碱菌属,甲基杆菌属,甲基黄曲霉,甲基球菌属,甲基孢囊菌属和生丝微菌属;酵母菌目,包括酵母属,克鲁维酵母属和毕赤酵母属;酵母目,Dipodascaceae属,包括耶氏酵母属;粟酒裂殖酵母目,裂殖酵母科,包括粟酒裂殖酵母属;散囊菌目,发菌科,包括曲霉菌属;毛霉菌目,毛霉菌科,包括根霉属。14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括非限制性的宿主细菌物种,包括:大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产琥珀酸厌氧螺菌,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产琥珀酸曼氏杆菌,菜豆根瘤菌,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氧化葡糖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乳酸乳球菌,植物乳杆菌,天蓝色链霉菌,丙酮丁醇梭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专性嗜碱芽孢杆菌,耐盐芽孢杆菌,嗜碱芽孢杆菌,争论梭菌,酿酒酵母,粟酒裂殖酵母,多形汉逊酵母,甲醇毕赤酵母,博伊丁假丝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土曲霉,黑曲霉,毕赤酵母,少根根霉,米曲霉型根瘤菌,解脂耶氏酵母,东方伊萨酵母,专性嗜碱芽孢杆菌,耐盐芽孢杆菌,嗜碱芽孢杆菌,争论梭菌,钝顶节旋藻,克劳氏芽孢杆菌,伊平屋海岭海洋芽孢杆菌,嗜碱菌Alkaliphilusmetalliredigens,嗜碱菌Alkaliphilusoremlandii,芽孢杆菌Bacillusselentireducens,嗜碱脱硫弧菌,嗜碱脱硫菌,Thioalkalivibrio属,嗜热盐碱厌氧菌,碱湖生菌Alkalilimnicolaehrlichii和Desulfonatronospirathiodismutans。14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改进提高耐碱性。14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二胺合成途径,该二胺合成途径具有编码至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十一种二胺合成途径的酶的至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十一种外源核酸,所述酶的表达量足以产生至少一种二胺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50.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包括六亚甲基二胺(HMD)、尸胺、腐胺、七亚甲基二胺或乙二胺。15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的糖碳源,所述糖碳源选自:蔗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异麦芽糖,木糖,潘糖,麦芽糖,阿拉伯糖,纤维二糖或其3、4-或5-低聚物;或其中所述培养基包含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的醇碳源,所述醇碳源选自:甲醇,乙醇,甘油,甲酸和脂肪酸;或所述培养基包含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的气体碳源,所述气体碳源选自合成气,废气,甲烷,CO,CO2以及CO或CO2与H2的任意混合物。15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一种DA合成途径,优选为HMD合成途径,其具有至少两种外源核酸,该至少两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DA合成途径、优选为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一种酶,和碳酸酐酶或变体,其表达量足以产生至少一种DA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优选为HMD碳酸盐和/或氨基甲酸酯化合物。15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化微生物包含一种DA合成途径,优选为HMD合成途径,其具有至少两种外源核酸,该至少两种外源核酸编码所述DA合成途径、优选为HMD合成途径、的至少一种酶,和碳酸酐酶或变体,其表达量足以产生至少一种或多种DA游离碱、优选为HMD游离碱,以及二氧化碳。15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里·H·索米宁,康纳·J·高尔贺,迈克尔·雅普斯,马克·J·伯克,卡拉·崔斯威尔,
申请(专利权)人:基因组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