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74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对热轧钢板进行冷轧,获得冷轧钢板;对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获得脱碳退火钢板;对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获得氮化钢板;在氮化钢板表面形成MgO涂层,获得MgO涂层钢板;对MgO涂层钢板进行高温退火,获得高温退火板钢板;在高温退火钢板表面涂布绝缘涂层,并对高温退火钢板进行拉伸平整,获得高磁感取向硅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简化了工艺、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市场的发展,针对取向硅钢(即:电工钢)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在这一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是取向硅钢生产企业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大型钢铁企业在生产取向硅钢时,通常采用“低温板坯加热+低温渗氮”的制备工艺。但是,这种工艺的存在工艺繁琐,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取向硅钢时,存在工艺繁琐,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工艺、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其中,所述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对所述热轧钢板进行冷轧,获得冷轧钢板;对所述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获得脱碳退火钢板;对所述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获得氮化钢板;在所述氮化钢板表面形成MgO涂层,获得MgO涂层钢板;对所述MgO涂层钢板进行高温退火,获得高温退火板钢板;在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表面涂布绝缘涂层,并对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进行拉伸平整,获得高磁感取向硅钢。优选地,在所述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之前,还包括:采用转炉进行铁水冶炼,并经过二次精炼和连铸,获得所述铸坯。优选地,所述铸坯的成分,包括:0.03%<C≤0.08%、2.6%≤Si≤4%、0.07%≤Mn≤0.2%、0.005%≤S≤0.01%、0.025%≤Als≤0.035%、0.004%≤N≤0.01%、0.01%≤Sn≤0.05%,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选地,所述对铸坯进行热轧,包括:将所述铸坯在1580mm热轧线进行热轧,其中,热轧温度为1100℃~1250℃,热轧目标厚度为2.0mm~2.8mm。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热轧钢板进行冷轧,包括:对所述热轧钢板进行冷轧,其中,冷轧目标厚度为0.15mm~0.30mm,冷轧压下率≥75%。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包括:在露点40℃~70℃的N2和H2的气氛中对所述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其中,脱碳退火温度为800℃~900℃,脱碳退火时间为100秒~300秒。优选地,所述对所述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包括:对所述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其中,氮化处理温度为730℃~980℃,渗氮退火气氛为N2、H2和NH3的混合气体。优选地,所述对所述MgO涂层钢板进行高温退火,包括:将所述MgO涂层钢板置于环形炉中进行高温退火,其中,高温退火温度为1150℃~1250℃,高温退火时间≥3小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其中,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对热轧钢板进行冷轧,获得冷轧钢板;对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获得脱碳退火钢板;对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获得氮化钢板;在氮化钢板表面形成MgO涂层,获得MgO涂层钢板;对MgO涂层钢板进行高温退火,获得高温退火板钢板;在高温退火钢板表面涂布绝缘涂层,并对高温退火钢板进行拉伸平整,获得高磁感取向硅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免除了常化处理环节,从而简化了工艺,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又提高了铸坯中Als的含量(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从而保证了生产出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性能。所以,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时,存在工艺繁琐,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简化了工艺、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取向硅钢时,存在工艺繁琐,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简化了工艺、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其中,所述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对所述热轧钢板进行冷轧,获得冷轧钢板;对所述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获得脱碳退火钢板;对所述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获得氮化钢板;在所述氮化钢板表面形成MgO涂层,获得MgO涂层钢板;对所述MgO涂层钢板进行高温退火,获得高温退火板钢板;在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表面涂布绝缘涂层,并对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进行拉伸平整,获得高磁感取向硅钢。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S101: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其中,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采用转炉进行铁水冶炼,并经过二次精炼和连铸,获得铸坯。其中,该铸坯的成分,包括:0.03%<C≤0.08%、2.6%≤Si≤4%、0.07%≤Mn≤0.2%、0.005%≤S≤0.01%、0.025%≤Als≤0.035%、0.004%≤N≤0.01%、0.01%≤Sn≤0.05%,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重量百分比计。其中,C-碳,Si-硅,Mn-锰,S-硫,Als-酸溶铝,N-氮,Sn-锡,Fe-铁。在本实施例中,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加Als的含量,从而弥补了由于省掉常化处理环节后原有钢中的抑制剂的含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01,包括:将铸坯在1580mm热轧线进行热轧,其中,热轧温度为1100℃~1250℃,热轧目标厚度为2.0mm~2.8mm。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对铸坯进行热轧时,热轧温度控制在1100℃~1250℃(例如:1100℃、或1150℃、或1200℃、或1250℃,等等),热轧目标厚度为2.0mm~2.8mm,粗轧两轧机采用1+5道次模式轧制,精轧采用7道次模式轧制,最后经过卷取机进行卷取(绕卷后取出),控制卷取温度在500℃~700℃(例如:500℃、或550℃、或600℃、或650℃、或700℃、等等)。步骤S102:对热轧钢板进行冷轧,获得冷轧钢板。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02,包括:对热轧钢板进行冷轧,其中,冷轧目标厚度为0.15mm~0.30mm,冷轧压下率≥7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一次冷轧将热轧钢板轧制到厚度为0.15mm~0.30mm的冷轧钢板,冷轧压下率≥75%。在现有技术中(即“低温板坯加热+低温渗氮”工艺),在热轧后,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其中,所述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对所述热轧钢板进行冷轧,获得冷轧钢板;对所述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获得脱碳退火钢板;对所述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获得氮化钢板;在所述氮化钢板表面形成MgO涂层,获得MgO涂层钢板;对所述MgO涂层钢板进行高温退火,获得高温退火板钢板;在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表面涂布绝缘涂层,并对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进行拉伸平整,获得高磁感取向硅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其中,所述铸坯中Als的含量大于0.025%且小于0.035%;对所述热轧钢板进行冷轧,获得冷轧钢板;对所述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获得脱碳退火钢板;对所述脱碳退火钢板进行氮化处理,获得氮化钢板;在所述氮化钢板表面形成MgO涂层,获得MgO涂层钢板;对所述MgO涂层钢板进行高温退火,获得高温退火板钢板;在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表面涂布绝缘涂层,并对所述高温退火钢板进行拉伸平整,获得高磁感取向硅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铸坯进行热轧,获得热轧钢板之前,还包括:采用转炉进行铁水冶炼,并经过二次精炼和连铸,获得所述铸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的成分,包括:0.03%<C≤0.08%、2.6%≤Si≤4%、0.07%≤Mn≤0.2%、0.005%≤S≤0.01%、0.025%≤Als≤0.035%、0.004%≤N≤0.01%、0.01%≤Sn≤0.05%,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先浩马家骥龚坚王现辉司良英赵鹏飞贺小国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