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329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包括:1)提高钢带入炉张力,保证电工钢冷轧钢带延伸率控制在0.10%~5.00%,通过应力变化,改变冷轧后钢带在111取向、110取向及100取向的主要织构组分的原始储能形态;2)对退火炉加热段整体长度及快速升温速度进行调整,控制电工钢冷轧钢带升温速度400~850℃/min,以提高不同织构组分晶核孕育时间,获得织构均匀的电工钢冷轧钢带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材料学原理,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利用应力对微观织构组织的影响机理,并对产品热处理过程中再结晶过程进行控制,实现减小电工钢产品纵横方向磁性差异的目标,生产出具有优良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电工钢产品。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anisotropy of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electrical steel produc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duction method, an improved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electrical steel products include: 1) improve the strip tension into the furnace, ensure electrical steel cold rolled steel strip elongation control in 0.10% ~ 5%, the stress change, change the original reservoir after cold rolling strip in 111 main texture orientation, orient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group of 100 110 the shape of the heating furnace; 2) segments of the overall length and fast heating speed adjustment control of cold rolled electrical steel strip heating speed of 400~850 DEG /min, the different texture components to improve the nucleation incubation time, texture uniform electrical steel cold rolled steel products. The invention uses material science principle,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the stress mechanism of influence on the micro texture, and the products in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recrystallization process control, reduce electrical steel products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difference of magnetic target,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steel products with excellent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anisotr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是重要的金属功能性软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电磁转换所需铁芯的制造。在钢铁联合企业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生产过程中,针对影响材料性能的化学成分、组织形态及微观晶体结构进行多工序、长工艺流程控制,其中成品热处理是获得良好电磁性能、控制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工序。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热处理工序常采用多功能连续退火机组进行生产,包括各段碱洗、各段热处理以及涂层、烘干、烧结等工艺,其中各段张力及活套控制是保持整体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连续退火工艺过程中,为保持机组运行稳定,通常采用微张力(远小于钢带屈服强度)的张力控制方法;通过过程轧制状态控制及冷轧前组织控制,来满足产品铁损的各向异性符合国标8%~17%的要求,但此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应用范围受限。鉴于冶金流程中特有的热轧及冷轧工艺,目前所生产的无取向硅钢依然存在着纵横方向磁性差的取向性特征,如何进一步减小纵横方向磁性差异是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具备优异电磁性能的重要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运用材料学原理,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利用应力对微观织构组织的影响机理,以及对产品热处理过程中再结晶过程进行控制,实现减小电工钢产品纵横方向磁性差异的目标,生产出具有优良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电工钢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包括:1)以电工钢冷轧钢带对应加热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为参考,提高钢带入炉张力,保证电工钢冷轧钢带延伸率控制在0.10%~5.00%,通过应力变化,改变冷轧后钢带在111取向、110取向及100取向的主要织构组分的原始储能形态;2)对退火炉加热段整体长度及快速升温速度进行调整,控制电工钢冷轧钢带升温速度400~850℃/min,以此提高不同织构组分晶核孕育时间,获得织构均匀的电工钢冷轧钢带成品。所述电工钢冷轧钢带成品的硅含量≥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电工钢产品的纵横方向磁性差异大幅降低,纵横磁性差小于6.5%,同时铁损降低了0.2W/Kg左右,产品适用性增强;2)连续退火机组整体运行稳定性提高,成品率提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包括:1)以电工钢冷轧钢带对应加热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为参考,提高钢带入炉张力,保证电工钢冷轧钢带延伸率控制在0.10%~5.00%,通过应力变化,改变冷轧后钢带在111取向、110取向及100取向的主要织构组分的原始储能形态;2)对退火炉加热段整体长度及快速升温速度进行调整,控制电工钢冷轧钢带升温速度400~850℃/min,以此提高不同织构组分晶核孕育时间,获得织构均匀的电工钢冷轧钢带成品。所述电工钢冷轧钢带成品的硅含量≥1.5%。以下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以生产硅含量1.9%电工钢冷轧钢带为例。以该钢种在炉内加热时对应加热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为参考,提高钢带入炉张力,控制电工钢冷轧钢带延伸率(如下表所示),通过应力变化,改变冷轧后钢带在111取向、110取向及100取向的主要织构组分的原始储能形态;对退火炉加热段整体长度及快速升温速度进行调整,控制电工钢冷轧钢带升温速度(如下表所示),以此提高不同织构组分晶核孕育时间,获得织构均匀的电工钢冷轧钢带成品。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与原生产工艺的工艺参数及成品检验结果对比如下表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以电工钢冷轧钢带对应加热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为参考,提高钢带入炉张力,保证电工钢冷轧钢带延伸率控制在0.10%~5.00%,通过应力变化,改变冷轧后钢带在111取向、110取向及100取向的主要织构组分的原始储能形态;2)对退火炉加热段整体长度及快速升温速度进行调整,控制电工钢冷轧钢带升温速度400~850℃/min,以此提高不同织构组分晶核孕育时间,获得织构均匀的电工钢冷轧钢带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电工钢产品电磁性能各向异性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以电工钢冷轧钢带对应加热温度下的屈服强度为参考,提高钢带入炉张力,保证电工钢冷轧钢带延伸率控制在0.10%~5.00%,通过应力变化,改变冷轧后钢带在111取向、110取向及100取向的主要织构组分的原始储能形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陈春梅马云龙李亚东张智义胡洪旭王玉琦赵健朱丽君李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