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渣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828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炉渣的处理装置,属于炼钢精炼技术领域,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体;导向部,连接于装置体,具有通道;辊压部,位于装置体内,包括均可转动的第一落渣轮和第二落渣轮,两者之间具有供杆件通过且连通于通道的间隔;弹性件,设于第一落渣轮或第二落渣轮;在杆件进入或离开间隔的过程中,第一落渣轮与第二落渣轮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紧并转动作用于杆件,以使杆件表面的附着物破裂和脱离;在杆件离开间隔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本申请能够有效对炉渣进行剥离和破碎,将炉渣进行快速地从沾渣枪上落渣、碎渣,避免了人工处理和清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沾渣的处理效率;同时,显著降低了人工作业人员的伤害风险,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炼钢精炼,尤其涉及一种炉渣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钢水在精炼环节冶炼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钢水顶渣成分进行调整,以满足脱硫去夹杂等生产目的,其中,顶渣是指精炼炉上部的熔渣。调整顶渣成分时需要人工沾渣进行观察,以便实施对应的生产操作,同时根据钢种要求,需要将取出的顶渣从沾渣枪上进行人工敲落,并敲击破碎至1平方厘米以内的碎块,装入样品发送盒,再发送至化验室进行成分化验,以满足钢水的冶炼工艺要求。

2、现有并没有专门的剥离和破碎顶渣的工具,人工敲落和破碎顶渣存在人工处理效率问题,渣子在人工落渣及碎渣过程中,需要先冷却较长时间,再通过人工敲击方式使顶渣掉落最后敲碎,这种现有方式处理效率较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另外人工敲击方式极易发生碎渣飞溅现象,造成烫伤及入眼伤害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沾渣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炉渣的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对炉渣进行剥离和破碎,将炉渣进行快速地从沾渣枪上落渣、碎渣,避免了人工处理和清理,降低劳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渣的处理装置,用于剥离和破碎杆件表面的附着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d满足:d=L-k,k∈[4mm,6mm],L为所述杆件与附着物的总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3)连接于所述第二落渣轮(132),所述第二落渣轮(132)位于所述第一落渣轮(131)上方,所述弹性件(133)的最大弹力F=mW,m∈[9.6,10.0];其中,W为所述第二落渣轮(132)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渣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渣的处理装置,用于剥离和破碎杆件表面的附着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d满足:d=l-k,k∈[4mm,6mm],l为所述杆件与附着物的总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3)连接于所述第二落渣轮(132),所述第二落渣轮(132)位于所述第一落渣轮(131)上方,所述弹性件(133)的最大弹力f=mw,m∈[9.6,10.0];其中,w为所述第二落渣轮(132)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渣轮(131)和所述第二落渣轮(132)分别设有多个用于与杆件表面附着物作用的落渣齿(134)。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渣轮(131)、所述第二落渣轮(132)和对应的所述弹性件(133)作为一组,共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落渣轮(131)和所述第二落渣轮(132)沿所述通道(121a)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多个所述间隔,所述导向部(120)设有多段,每段所述导向部(120)与每组所述第一落渣轮(131)和所述第二落渣轮(132)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炉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碎部(140),所述粉碎部(140)包括集渣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潇韩凯峰刘现辉朱良解雷郭路召赵彦伟王建辉范琳琳王彦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