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微小RNA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720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小RNA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RNA分子为miR‑34a序列5’端第10位~第22位中的任一碱基突变为n,所述n为A、C、G或U;采用该RNA分子及其互补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中PD‑L1、B7‑H3、B7‑H4等蛋白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或增殖,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并且,研究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小RNA在抗肿瘤的同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均没有显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小RNA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
,尤其涉及微小RNA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亦然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大课题。虽然肿瘤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生存期的根本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探求更为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仍需更多努力。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的一种有效疗法而被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基于免疫卡控点的阻断疗法。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依赖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有效活化,而T细胞的有效活化和功能介导依赖于抗原递呈细胞和T细胞表面的配体/受体对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其中,B7-CD28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基本的协同刺激信号,包括B7-1、B7-2、B7h、PD-L1(B7-H1)、B7-H2、B7-H3、B7-H4等配体与CD28、CTLA-4、ICOS、PD-1、BTLA等受体提供的促进T细胞生长、分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正性信号,以及限制、终止和/或减弱T细胞应答的负性信号。PD-L1、B7-H3和B7-H4是近年发现的B7家族协同刺激分子的重要成员,均被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包括肠癌、胃癌、食管癌、肺癌、尿路移形细胞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且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差显著相关。大量研究亦已证实,通过抑制PD-L1、B7-H3或B7-H4表达可以获得很好的抗肿瘤效果;目前,已经上市的PD-L1单克隆抗体药物有罗氏的Atezolizumab,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膀胱癌)或靶向治疗和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阿斯利康公司的Durvalumab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我们前期研究发现,PD-L1、B7-H3或B7-H4的表达均可被内源性微小RNA抑制。微小RNA(microRNA)是近年来发现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其5’-端第2-9个碱基(seedregion)可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在翻译水平抑制蛋白合成,从而在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迄今为止,人类基因组中已明确的微小RNA约有2588个(miRBase),调控着至少30%基因的表达,而每一个微小RNA可能参与调控100~200个靶基因的翻译。微小RNA由于其广泛的调控作用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命过程,影响着几乎所有的信号通路,并参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特别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微小RNA在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其中有的微小RNA表达升高而有的降低,分别通过抑制抑癌基因表达或上调癌基因表达,发挥着促癌或抑癌的作用。2002年,Clain等发现两个微小RNA基因miR-15和miR-16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常发生缺失,首次揭示了微小RNA与肿瘤的密切关系。之后,越来越多的微小RNA被发现在肿瘤中异常表达,如低表达的miR-34a、miR-143、miR-145和高表达的miR-21、miR-27a、miR-155等。业已证实,通过在肿瘤细胞中转入低表达微小RNA的模拟物(mimic和agomir等),或者转入高表达微小RNA的抑制剂(inhibitor和antagomir等),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从而发挥抗肿瘤效果。在肿瘤治疗领域,进展最快的微小RNA药物是miR-34amimic的两性霉素脂质体制剂MRX34。由于miR-34a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均显示出了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美国MirnaTherapeutic公司于2013年推动了一项多中心的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小细胞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或肾细胞癌患者,也成为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微小RNA药物。随后,RG-101(N-乙酰-D-氨基半乳糖修饰的抗miR-122核酸片段)、RG-012(miR-21抑制剂)、RG-125/AZD4076(N-乙酰半乳糖胺修饰的miR-103/107抑制分子)、MRG-201(miR-29mimic)和MRG-106(antimiR-155锁核苷酸)等微小RNA药物相继进入临床试验。尽管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MRX34的疗效和安全性尚可,但由于其在5名患者中出现细胞因子风暴而中止了临床试验。因此,进一步研究抗肿瘤活性良好,而不产生不良免疫反应的微小RNA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微小RNA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小RNA抗肿瘤效果良好,且不引起细胞因子异常分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NA分子,miR-34a序列5’端第10位~第22位中的任一碱基突变为n,所述n为A、C、G或U。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与上述RNA分子序列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的RNA分子。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部分互补形成的粘性末端为2bp。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粘性末端位于互补RNA分子的3’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NA分子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碱基经修饰获得的RNA分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NA分子在制备抑制PD-L1、B7-H3、B7-H4等蛋白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NA分子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或增殖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RNA分子在制备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肿瘤为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血管肉瘤、乳腺癌、B细胞淋巴瘤、膀胱癌、子宫颈癌、头颈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结肠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神经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胃癌、胃泌素瘤、肝母细胞瘤、肝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白血病、肺癌、平滑肌肉瘤、喉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髓母细胞瘤、套细胞淋巴瘤、脑膜瘤、骨髓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间皮瘤、神经纤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食管癌、口咽癌骨肉瘤、胰腺癌、乳头状癌、前列腺癌、嗜铬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头颈鳞状细胞癌、神经鞘瘤、小细胞肺癌、唾液腺肿瘤、散发性乳头状癌、甲状腺癌、睾丸肿瘤或尿路上皮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的药物,包括活性链和互补链;所述活性链为RNA分子或经修饰的该RNA分子,该RNA分子是miR-34a序列5’端第10位~第22位中的任一碱基突变为n,所述n为A、C、G或U;所述互补链与活性链互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NA分子为miR-34a序列5’端第10位~第22位中的任一碱基突变为n,所述n为A、C、G或U;采用该RNA分子及其互补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中PD-L1、B7-H3、B7-H4等蛋白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或增殖,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并且,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小RNA在抗肿瘤的同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均没有显著影响。附图说明图1示miR-449a与miR-34a-5p模拟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检测结果;其中,图1-a示对HCT-116肠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图1-b示对HCT-8肠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图1-c示对Caco-2肠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图1-d示对SW480肠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图1-e示对PANC-1胰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和图1-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微小RNA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RNA分子,其特征在于,miR‑34a序列5’端第10位~第22位中的任一碱基突变为n,所述n为A、C、G或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NA分子,其特征在于,miR-34a序列5’端第10位~第22位中的任一碱基突变为n,所述n为A、C、G或U。2.与权利要求1所述RNA分子序列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的RNA分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NA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互补形成的粘性末端为2bp。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NA分子,所述粘性末端位于权利要求2所述RNA分子的3’端。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RNA分子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碱基被修饰的RNA分子。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RNA分子在制备抑制PD-L1、B7-H3、B7-H4蛋白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RNA分子在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或增殖的药物中的应用。8.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RNA分子在制备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维鹏孟凡义邱雅静孔洁红陈喜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