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67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包括承载装置、负荷传感器和测试吊钩,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支撑板、封板、吊孔板、紧固装置和搬运扶手;所述承载装置为对称结构,自左往右依次形成A、B、D区域,每个区域的左右方向皆为垂直于切削板的支撑板,上下方向皆为平行于切削板的封板;所述吊孔板设置于承载装置的中心面上,且位于B区域下封板的底端;所述紧固装置对称设置于A、D区域的中心面上;所述搬运扶手分别设置于所述A、D区域上封板中心面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掘起力测试装置结构紧凑,拆装灵活,测试结果准确,可重复性高,安全且能适应多种机型的需求。

Shovel loader breakout force te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vel loader breakout force te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earing device, a load sensor and a test hook, the bear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sealing plate, hanging plate, a fastening device and a moving handrail; the bearing device is a symmetrical structure, from left to right A, B D area, about the direction of each region are supporting plate perpendicular to the cutting board, up and down direction is parallel to the cutting board of the sealing plate; the hanging hol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device on the surface of cent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B area under the bottom of the sealing plate; the fastening devic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in A, D regional center on the surface; the handling of handrai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A and D region on the seal plat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ent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breakout force test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flexible installation, accurate test results, high repeatability, safety and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models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产品性能的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正铲装载机的掘起力测试装置,属于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掘起力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不仅影响到整机性能,还影响到整机的市场定位。掘起力过大会造成整机的工作能力过剩,从而造成整机的市场定位过高,不利于整机的市场营销。掘起力过小则会造成整机工作能力的不足,相应整机的市场定位过低,整机的盈利值减小。正因为掘起力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产品设计完成时需要对该指标进行验证,所以掘起力测试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正铲装载机的掘起力测试方法是在铲斗切削板下指定位置处焊接一个耳板,通过负荷传感器将耳板和测试吊钩连接,来测试装载机铲斗油缸的掘起力及动臂油缸的掘起力。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耳板,不能重复使用,还容易出现因耳板焊接强度不够,而飞出伤人或将铲斗撕裂等危险情况,且测试结束后还需将焊接的耳板取下,操作既耗时又需要特殊工具。此外,某些厂家还会采用专用测试装置,此类测试装置的通用性显然不足。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通用性好且安全的掘起力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的,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通用性好的掘起力测试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包括承载装置、负荷传感器和测试吊钩,所述承载装置装配于铲斗的切削板,所述测试吊钩固定于地面,所述负荷传感器两端分别连接承载装置和测试吊钩;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支撑板、封板和吊孔板;所述承载装置为对称结构,自左往右依次形成A、B、D区域,每个区域的左右方向皆为垂直于切削板的支撑板,上下方向皆为平行于切削板的封板;所述支撑板为类C字形,类C字形开口与切削板相配合,开口尺寸为30~50mm;所述吊孔板设置于承载装置的中心面上,且位于B区域下封板的底端。优选项,为了提高承载装置的可靠性及方便拆装,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对称设置于A、D区域的中心面上,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通过设置于所述A、D区域下封板中心面上的螺纹孔与切削板相接触。优选项,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所述吊孔板的中心面至所述支撑板类C字形缺口的顶端距离为100mm。优选项,为了方便承载装置的吊装及转运,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搬运扶手,所述搬运扶手分别设置于所述A、D区域上封板中心面上。优选项,为了进一步提高承载装置的可靠性及适应性,所述A、D区域为刀板放置区,所述B区域为斗齿放置区;所述刀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50~100mm、150~200mm、200~400mm;所述斗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100~200mm、150~200mm、200~400mm。优选项,为了进一步提高承载装置的适应性,所述A、D区域为斗齿放置区,所述B区域为刀板放置区;所述斗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100~200mm、150~200mm、200~400mm,所述刀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50~100mm、150~200mm、200~400mm。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掘起力测试装置结构紧凑,拆装灵活,测试结果准确,可重复性高,安全且能适应多种机型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标准斗机型的测试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奇数斗齿铲斗机型的测试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偶数斗齿铲斗机型的测试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承载装置爆炸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3、4所示,以面朝铲斗开口的方向为正方向,高为上下间的距离,宽为左右间的距离,深为前后间的距离。一种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包括承载装置1、负荷传感器2和测试吊钩3,所述承载装置1装配于铲斗的切削板4,所述测试吊钩3固定于地面,所述负荷传感器2两端分别连接承载装置1和测试吊钩3;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支撑板11、封板12、吊孔板13、紧固装置14和搬运扶手15;所述承载装置1为对称结构,自左往右依次形成A、B、D区域,每个区域的左右方向皆为垂直于切削板4的支撑板11,上下方向皆为平行于切削板4的封板12;所述支撑板11为类C字形,类C字形开口与切削板4相配合,开口尺寸为30~50mm;所述吊孔板13设置于承载装置1的中心面上,且位于B区域下封板12的底端,所述吊孔板13的中心面至所述支撑板11类C字形缺口的顶端距离为100mm。所述紧固装置14对称设置于A、D区域的中心面上,包括紧固螺栓141;所述紧固螺栓141通过设置于所述A、D区域下封板12中心面上的螺纹孔与切削板4相接触。所述搬运扶手15分别设置于所述A、D区域上封板12中心面上。如图1、4所示,当测试机型的铲斗为标准斗时,所述A、D区域为刀板放置区,所述B区域为斗齿放置区;所述刀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50~100mm、150~200mm、200~400mm;所述斗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100~200mm、150~200mm、200~400mm。首先通过搬运扶手15将承载装置1插入切削板4的中心面位置,拧紧紧固螺栓141,然后再安装负荷传感器2,随后进行铲斗油缸或动臂油缸掘起力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紧固螺栓141将承载装置1与切削板4紧密结合在一起;A、D区域的上封板12始终与切削板4上表面贴合;支撑板11类C字形缺口的顶端与切削板4的刃口端相贴合,不会出现承载装置1飞出等安全隐患。由于所述吊孔板13的中心面至所述支撑板11类C字形缺口的顶端距离为100mm,能有效保证测试的结果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测试完成后只需将紧固螺栓141松动,便可拆卸下承载装置1,可重复使用。如图2、4所示,当测试机型的铲斗为带奇数斗齿铲斗时,所述A、D区域为刀板放置区,所述B区域为斗齿放置区;所述刀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50~100mm、150~200mm、200~400mm;所述斗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100~200mm、150~200mm、200~400mm。首先通过搬运扶手15将承载装置1插入中间斗齿的位置,拧紧紧固螺栓141,然后再安装负荷传感器2,随后进行铲斗油缸或动臂油缸掘起力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紧固螺栓141将承载装置1与切削板4紧密结合在一起;中间斗齿始终处于B区域内,限制承载装置1的摆动;A、D区域的上封板12始终与切削板4上表面贴合;支撑板11类C字形缺口的顶端与切削板4的刃口端相贴合,不会出现承载装置1飞出等安全隐患。由于所述吊孔板13的中心面至所述支撑板11类C字形缺口的顶端距离为100mm,能有效保证测试的结果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测试完成后只需将紧固螺栓141松动,便可拆卸下承载装置1,节约大量时间。如图3、4所示,当测试机型的铲斗为带偶数斗齿铲斗时,所述A、D区域为斗齿放置区,所述B区域为刀板放置区;所述斗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100~200mm、150~200mm、200~400mm,所述刀板放置区高、宽、深的范围值分别在50~100mm、150~200mm、200~400mm。首先通过搬运扶手15将承载装置1插入中间两斗齿的位置,拧紧紧固螺栓141,然后再安装负荷传感器2,随后进行铲斗油缸或动臂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包括承载装置(1)、负荷传感器(2)和测试吊钩(3),所述承载装置(1)装配于铲斗的切削板(4),所述测试吊钩(3)固定于地面,所述负荷传感器(2)两端分别连接承载装置(1)和测试吊钩(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支撑板(11)、封板(12)和吊孔板(13);所述承载装置(1)为对称结构,自左往右依次形成A、B、D区域,每个区域的左右方向皆为垂直于切削板(4)的支撑板(11),上下方向皆为平行于切削板(4)的封板(12);所述支撑板(11)为类C字形,类C字形开口与切削板(4)相配合,开口尺寸为30~50mm;所述吊孔板(13)设置于承载装置(1)的中心面上,且位于B区域下封板(12)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包括承载装置(1)、负荷传感器(2)和测试吊钩(3),所述承载装置(1)装配于铲斗的切削板(4),所述测试吊钩(3)固定于地面,所述负荷传感器(2)两端分别连接承载装置(1)和测试吊钩(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支撑板(11)、封板(12)和吊孔板(13);所述承载装置(1)为对称结构,自左往右依次形成A、B、D区域,每个区域的左右方向皆为垂直于切削板(4)的支撑板(11),上下方向皆为平行于切削板(4)的封板(12);所述支撑板(11)为类C字形,类C字形开口与切削板(4)相配合,开口尺寸为30~50mm;所述吊孔板(13)设置于承载装置(1)的中心面上,且位于B区域下封板(12)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铲装载机掘起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1)还包括紧固装置(14),所述紧固装置(14)对称设置于A、D区域的中心面上,包括紧固螺栓(141);所述紧固螺栓(141)通过设置于所述A、D区域下封板(12)中心面上的螺纹孔与切削板(4)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艳朱永华袁锋翟刚解鑫肖雷孙翔严云祥卢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