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669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包括上压杆和下压杆,所述上压杆上侧连接有套筒,所述下压杆下侧安装有缓冲垫,所述套筒上侧通过横梁固定,所述横梁上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横梁通过立柱架设,所述立柱下侧通过底板固定,所述第二电机下侧设置有下连杆,所述立柱内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的焊接有夹板,所述第二电机右侧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右侧焊接有短支杆,该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通过上压杆和下压杆对成型筒中模具的固定,减少了脱模过程中模具的损坏,通过对上压杆的夯击以及上连杆和下连杆对成型筒的拉动,提高了脱模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可推广性。

A demoulding device for mould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moulding device for mold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the pressure bar and the lower pressure bar,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sleeve is described, the pressure bar is installed under the cushion, the upper sleeve through the fixed beam, the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tor, the first moto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fixed with second motor, the beam through the column erection, the column is fix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under the second motor side, the column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ixing frame, the fixing frame is weld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plint, second motor connected with a linkage plat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he linkage plate welding with short support rod, the mould made by stripper apparatus, convenient use, simple operation, through the pressure bar and the lower pressure bar on the molding barrel is fixed, reduce the mold in the process of Damage, through the ramming of the upper pressure bar and the pulling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to the molding cylinder, the quality of the mold release is improved, and it has good scal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模具制造,故名思议就是模具加工工艺与制作及维修,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现在的模具制造中常常需要进行成型处理,市面上也有很多种进行模具成型的装置,但是,很少见到对成型后的模具进行脱模的装置,在为数不多的几款脱模装置中,常常由于成型筒受力不均匀而导致模具外表损坏或是脱模不成功的现象,严重影响正常使用。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包括上压杆和下压杆,所述上压杆上侧连接有套筒,所述下压杆下侧安装有缓冲垫,所述套筒上侧通过横梁固定,所述横梁上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横梁通过立柱架设,所述立柱下侧通过底板固定,所述第二电机下侧设置有下连杆,所述立柱内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的焊接有夹板,所述第二电机右侧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右侧焊接有短支杆,所述短支杆下侧设置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下侧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右侧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可动杆和固定杆,所述可动杆和固定杆右侧均安装有固定钳。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杆、固定架、夹板、可动杆、固定杆和固定钳均关于装置中性轴左右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下侧设置有上支杆,上支杆下侧连接有下支杆,下支杆位于上压杆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短支杆位于联动板外延,且短支杆外侧焊接有挡板。进一步的,所述短支杆外侧套设有吊环,且短支杆通过吊环与上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可动杆左侧焊接有滑升板,滑升板左侧设置有旋阀,且滑升板左侧设置有与旋阀外延相对应的锯齿。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横梁与立柱接触部位焊接有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滑块。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杆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径等于可动杆的外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通过上压杆和下压杆对成型筒中模具的固定,减少了脱模过程中模具的损坏,通过对上压杆的夯击以及上连杆和下连杆对成型筒的拉动,提高了脱模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可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连杆和上连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动杆和固定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压杆上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压杆;2-下压杆;3-套筒;4-缓冲垫;5-横梁;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立柱;9-底板;10-下连杆;11-固定架;12-夹板;13-联动板;14-短支杆;15-挡板;16-吊环;17-上连杆;18-可动杆;19-固定杆;20-固定钳;21-滑升板;22-旋阀;23-上支杆;24-下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包括上压杆1和下压杆2,所述上压杆1上侧连接有套筒3,所述下压杆2下侧安装有缓冲垫4,所述套筒3上侧通过横梁5固定,所述横梁5上侧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电机7,所述横梁5通过立柱8架设,所述立柱8下侧通过底板9固定,所述第二电机7下侧设置有下连杆10,所述立柱8内部安装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内的焊接有夹板12,所述第二电机7右侧连接有联动板13,所述联动板13右侧焊接有短支杆14,所述短支杆14下侧设置有上连杆17,所述上连杆17下侧连接有下连杆10,所述下连杆10右侧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可动杆18和固定杆19,所述可动杆18和固定杆19右侧均安装有固定钳20。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杆10、固定架11、夹板12、可动杆18、固定杆19和固定钳20均关于装置中性轴左右对称布置,可以更好地保证脱模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6下侧设置有上支杆23,上支杆23下侧连接有下支杆24,下支杆24位于上压杆1正上方,可以通过对上压杆1的夯击来提高脱模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短支杆14位于联动板13外延,且短支杆14外侧焊接有挡板15,可以防止吊环16的脱落,从而保证脱模过程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短支杆14外侧套设有吊环16,且短支杆14通过吊环16与上连杆17连接,可以更好的保证上连杆17和下连杆10的循环运动,进而提高脱模的质量。进一步的,所述可动杆18左侧焊接有滑升板21,滑升板21左侧设置有旋阀22,且滑升板21左侧设置有与旋阀22外延相对应的锯齿,可以更好的调节上下固定钳20之间的距离,从而将成型筒更好的夹紧。进一步的,所述立柱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横梁5与立柱8接触部位焊接有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滑块,可以更好的调整上压杆1和下压杆2之间的距离,进而将模具更好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杆10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径等于可动杆18的外径,可以更好的调节上下固定钳20之间的距离。工作原理:首先,将需要脱模的成型筒放置在下压杆2上部,使得下压杆2与模具位置对好,用夹板12将成型筒夹紧,并通过立柱8内部的第一滑槽,使得横梁5连同上压杆1向下运动,直到上压杆1压紧模具上平面,然后,通过旋阀22和滑升板21,调节可动杆18连同固定钳20的位置,使得上下固定钳20将成型筒上下沿夹紧,最后,启动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在第一电机6的作用下,下支杆24对上压杆1施加一定的循环夯实力,在第二电机7的作用下,下连杆10连同上下固定钳20对成型筒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保证成型筒与模具的平稳脱离,从而提高脱模质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包括上压杆(1)和下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杆(1)上侧连接有套筒(3),所述下压杆(2)下侧安装有缓冲垫(4),所述套筒(3)上侧通过横梁(5)固定,所述横梁(5)上侧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电机(7),所述横梁(5)通过立柱(8)架设,所述立柱(8)下侧通过底板(9)固定,所述第二电机(7)下侧设置有下连杆(10),所述立柱(8)内部安装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内的焊接有夹板(12),所述第二电机(7)右侧连接有联动板(13),所述联动板(13)右侧焊接有短支杆(14),所述短支杆(14)下侧设置有上连杆(17),所述上连杆(17)下侧连接有下连杆(10),所述下连杆(10)右侧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可动杆(18)和固定杆(19),所述可动杆(18)和固定杆(19)右侧均安装有固定钳(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包括上压杆(1)和下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杆(1)上侧连接有套筒(3),所述下压杆(2)下侧安装有缓冲垫(4),所述套筒(3)上侧通过横梁(5)固定,所述横梁(5)上侧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左右两侧固定有第二电机(7),所述横梁(5)通过立柱(8)架设,所述立柱(8)下侧通过底板(9)固定,所述第二电机(7)下侧设置有下连杆(10),所述立柱(8)内部安装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内的焊接有夹板(12),所述第二电机(7)右侧连接有联动板(13),所述联动板(13)右侧焊接有短支杆(14),所述短支杆(14)下侧设置有上连杆(17),所述上连杆(17)下侧连接有下连杆(10),所述下连杆(10)右侧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可动杆(18)和固定杆(19),所述可动杆(18)和固定杆(19)右侧均安装有固定钳(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造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10)、固定架(11)、夹板(12)、可动杆(18)、固定杆(19)和固定钳(20)均关于装置中性轴左右对称布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