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636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它包括蜗杆传动装置、安装在蜗杆传动装置前端的蜗轮刀架、连接在蜗杆传动装置尾端的手柄轮,蜗杆的前端与蜗轮刀架中的蜗轮相啮合;蜗轮的中部设有贯穿刀架压板、上盖板和刀架座板、下盖板的连接轴,蜗杆传动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刀架座,蜗轮刀架上设有车刀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蜗杆、蜗轮的啮合传动,使得蜗轮及蜗轮刀架能够在手柄轮的带动下以连接轴为固定圆心在一定水平角度范围内旋转,可一次性快速车出差速器壳体内球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装在普通车床上即可实现小批量或者定制规格的差速器壳内球面的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保证了差速器壳中内球面的加工质量。

Internal spherical turning device in differential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变速箱的加工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适用于普通车床加工农用运输车差速器内球面。
技术介绍
差速器属机动车变速箱里重要的零部件,它对机动车在行驶中能使同一驱动桥的两个车轮,以不同的速率旋转(即允许其产生转速差),对其灵活、安全转弯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所以对它的设计、制造和质量在技术和生产上要求都很严格,尤其差速器壳中的两内球面,作用及其重要,质量要求严格,加工难度大。目前,对大规模生产的变速箱体,其差速器壳体有专门规模化生产的厂家配套加工,但对农用运输车来说,属于设计变更性强、批量小的产品,依靠专门大规模化生产厂家价格比较高,小规模厂家质量总是得不到保证,对规模化小的农用运输车生产厂家产品制造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用于普通车床生产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及近似内球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它包括蜗杆传动装置、安装在蜗杆传动装置前端的蜗轮刀架、连接在蜗杆传动装置尾端的手柄轮,所述蜗杆传动装置包括形状对称的L型的下盖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它包括蜗杆传动装置(1)、安装在蜗杆传动装置(1)前端的蜗轮刀架(17)、连接在蜗杆传动装置(1)尾端的手柄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传动装置(1)包括形状对称的L型的下盖板(9)、上盖板(11),数根安装在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的侧边上的长支撑套(10)和短支撑套(12)使下盖板(9)与上盖板(11)构成中空的框架,框架中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的短边与长边连接处设有蜗杆前支座(3),蜗杆前支座(3)上下侧边分别固定在上盖板(11)和下盖板(9)上,蜗杆前支座(3)的中部设有第一支撑孔(4),在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的长边尾端连接有蜗杆后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它包括蜗杆传动装置(1)、安装在蜗杆传动装置(1)前端的蜗轮刀架(17)、连接在蜗杆传动装置(1)尾端的手柄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传动装置(1)包括形状对称的L型的下盖板(9)、上盖板(11),数根安装在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的侧边上的长支撑套(10)和短支撑套(12)使下盖板(9)与上盖板(11)构成中空的框架,框架中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的短边与长边连接处设有蜗杆前支座(3),蜗杆前支座(3)上下侧边分别固定在上盖板(11)和下盖板(9)上,蜗杆前支座(3)的中部设有第一支撑孔(4),在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的长边尾端连接有蜗杆后支座(2),蜗杆后支座(2)的中部设有第二支撑孔(7),第一支撑孔(4)与第二支撑孔(7)的轴心线相重合,蜗杆(8)贯穿第一支撑孔(4)、第二支撑孔(7),蜗杆(8)的前端与蜗轮刀架(17)中的蜗轮(19)相啮合;蜗轮刀架(17)的一侧设有对刀块(23);远离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短边的长侧边上安装有刀架座(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中内球面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刀架(17)安装在下盖板(9)与上盖板(11)的短边及长支撑套(10)所构成的框架中,它包括相互连接的矩形的刀架压板(18)、刀架座板(20),刀架压板(18)与刀架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芳绸熊永梅牛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兰石集团兰驼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