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248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对接设置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并形成有容腔,所述上壳体(1)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1),所述下壳体(2)的对接至所述上壳体(1)的端部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1),并对接为使得该第二凹陷部(21)的周向位置与所述第一凹陷部(11)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12)的周向位置是否对应确定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定位角度,由此提高安装精度,保证旋转式压缩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Household appliances, rotary compressors and their shell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pressors, discloses a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rotary compressor and housing assembly, the housing assembly includes a housing docking set (1) and the shell (2)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avity, wherein the upper shell (1)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concave part (11), the lower case (2) of the docking to the upper shell (1) the end of the outer side is formed with second concave parts (21), and for the docking of the second concave part (21) of the circumferential position and the first concave part (11) correspon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operators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ing angle of the upper housing (1) and the lower housing (2) by observing whether the circumferential position of the first concave part (11) and the second concave part (12) corresponds to the location angle, thereby improving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and ensuring that the rotary compressor has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电器、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壳体组件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壳体组件的旋转式压缩机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对家用电器能效等级的要求不断提高,干衣机、热水器、空调厂家对其使用的压缩机的能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旋转式压缩机以其压缩效率高、体积小、噪音低等优点,在干衣机、热水器、空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旋转式压缩机通常包括壳体及内置于该壳体中的泵体和电机等。电机驱动泵体的曲轴和活塞转动,以压缩并输出高压冷媒。电机通过引线连接至壳体上的电机引线安装端子,以便接收电力供给。为便于布置,电机引线安装端子通常安装于上壳体上。在连接电机的引线后,将上壳体通过如焊接方式连接至下壳体。然而,该连接步骤需要目视确认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周向相对位置,以保证适当的相对安装角度,使得引线适当延展,否则容易出现电气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但是,目视确认安装角度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难以保证以适当相对角度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导致上述电气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影响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不便准确对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具有方便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准确对接、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对接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并形成有容腔,所述上壳体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凹陷部,所述下壳体的对接至所述上壳体的端部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陷部,并对接为使得该第二凹陷部的周向位置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对应。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电机引线安装端子和排气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中的一者在周向最外侧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3°≤A≤10°,另一者在周向最外侧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B≤A。优选地,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的最短距离满足L≤30mm。优选地,所述第一凹陷部形成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凹陷部形成于所述下壳体的外周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壳体厚度50%。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并且/或者,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其中,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具有相同的尺寸规格。优选地,所述第二凹陷部延伸至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边缘。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上述壳体组件以及安装于该壳体组件的容腔内的泵体和电机。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家用电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在上壳体形成有第一凹陷部、在下壳体形成第二凹陷部,可以在将上壳体对接至下壳体时通过使得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对应而确保定位准确。并且,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形成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侧面上,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其周向位置是否对应并方便调整,由此确保上壳体与下壳体以准确的相对角度对接,提高安装精度,保证旋转式压缩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旋转式压缩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旋转式压缩机的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上壳体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1中旋转式压缩机的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下壳体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3中上壳体的第一凹陷部位置处的放大图;图8是另一种第一凹陷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5中下壳体的第二凹陷部位置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体;11-第一凹陷部;12-电机引线安装端子;13-排气管;2-下壳体;21-第二凹陷部;3-泵体;4-电机;41-电机引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周向”是指旋转式压缩机中电机的转子及其驱动的泵体部件的转动圆周方向;“轴向”是指前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环绕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组件、安装于其中的泵体3和电机4。壳体组件包括对接设置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并形成有容纳所述泵体3等的容腔。电机4具有电机引线41,该电机引线41连接至上壳体1上的电机引线安装端子上。由此,通过电机引线41为电机通电,使得电机4的转子转动,以驱动泵体3中的活塞等转动,实现冷媒的压缩作业。结合图2所示,在该优选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中,上壳体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1,下壳体2的对接至上壳体1的端部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1,并对接为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1的周向位置相互对应。由此,在将上壳体1对接至下壳体2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第一凹陷部11和第二凹陷部21在周向位置是否对应而方便地安装为使得上壳体1与下壳体2周向相对位置对应,以较高的安装精度避免电气安全距离不足等导致的安全性问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理解,本技术所述的上壳体1的外侧面可以为上壳体1的顶面或外周壁,优选为相对下壳体2具有较短的距离,以便准确对应。形成第二凹陷部21的下壳体2外侧面可以为其顶部边缘或相邻外周壁等。由此,在对接安装时可以方便观察并准确定位。另外,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1可以以多种适当方式对应,例如二者相互对齐、其中一者在水平面的投影覆盖另一者的投影、二者具有预定范围的间隔角度等。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本技术将壳体组件描述为上壳体1与下壳体2对接设置,但这仅是为了便于清楚说明,并不将其限定为必然处于这种特定的对接状态。只要其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相应位置具有所述凹陷部结构并能安装为上述对接状态,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进一步地,结合图3至图6所示,上壳体1可以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机引线41的电机引线安装端子12和用于排出压缩后的冷媒的排气管13。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凹陷部11,其彼此远离的边沿(即最外侧边沿)与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即电机转动轴线)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A满足3°≤A≤10°;下壳体2形成有一个第二凹陷部21,其两侧边沿与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B满足B≤A。由此,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以对接为使得第一凹陷部11的布置区域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第二凹陷部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以这种投影覆盖方式确定对应关系。在对接组装时,可以自上而下地观察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1的相对位置,通过调整为其投影满足上述覆盖情形而保证适当的相对安装角度。作为另一种选择,也可以设置为使得第二凹陷部21的布置区域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第一凹陷部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同样达到上述相同效果。其中,第一凹陷部11和第二凹陷部21的形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随后将进一步描述其优选方式。本技术可以通过约束第一凹陷部11和第二凹陷部21的布置区域范围而改善安装精度。例如,上述夹角A若过大,将导致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家用电器、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壳体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对接设置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并形成有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1),所述下壳体(2)的对接至所述上壳体(1)的端部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1),并对接为使得该第二凹陷部(21)的周向位置与所述第一凹陷部(11)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对接设置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并形成有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凹陷部(11),所述下壳体(2)的对接至所述上壳体(1)的端部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陷部(21),并对接为使得该第二凹陷部(21)的周向位置与所述第一凹陷部(11)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电机引线安装端子(12)和排气管(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1)和所述第二凹陷部(21)中的一者在周向最外侧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A)满足3°≤A≤10°,另一者在周向最外侧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B)满足B≤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1)之间的最短距离(L)满足L≤30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敬钦付清轩邝伟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