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431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括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并生成压缩空气的压缩机构、收纳所述压缩机构的壳体、以及用于在所述壳体之外冷却所述压缩空气的冷却装置的空气压缩装置。

Air compression device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ompression mechanism including compressed air for generating air and compressed air, a shell for storing the compression mechanism, and an air compression device for cooling the compressed air outside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压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成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生成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装置可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利用搭载在车辆(例如铁道车辆)上的空气压缩装置生成的压缩空气也有时被供给到用于对车辆作用制动力的制动装置、用于使车辆的门进行开闭动作的气动设备。专利文献1提出了搭载在铁道车辆上的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压缩装置具有用于收纳压缩机构的壳体,该压缩机构用于压缩空气。包围压缩机构的壳体能够适当地保护压缩机构不受车辆行驶时的飞石、其他的飞来物的损害。此外,壳体能够防止从压缩机构发出的声音泄漏(隔音功能)。并且,壳体能够保护压缩机构不受会导致压缩机构发生故障的灰尘的损害(防尘功能)。压缩机构通常进行旋转运动,生成压缩空气。由于压缩机构的旋转运动引起振动,因此压缩机构成为振动产生源。因而,若空气压缩装置直接安装在车辆上,则振动易于经过收纳有压缩机构的壳体向车辆传递。也就是说,压缩机构的振动传递到用于支承压缩机构的壳体,并传递到与壳体相连接的车辆的框架。向车辆传递振动对车辆内的乘客赋予不适感。即,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变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授权第31500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向车辆传递的振动的空气压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空气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构,其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并生成压缩空气;壳体,其收纳所述压缩机构;以及冷却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壳体之外冷却所述压缩空气。上述的空气压缩装置通过在壳体之外设置冷却装置,从而不必确保用于在壳体内配置冷却装置的空间,因此能够将壳体设计得较小。通过使壳体小型化,能够抑制压缩机构的振动放大,能够减少向车辆传递的振动。利用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念图。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念图。图3是第3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念图。图4A是第4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的概略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另一个概略的立体图。图5是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顶板的制造所采用的板构件的概略的立体图(第5实施方式)。图6是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第1板材的概略的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第1板材的概略的立体图。图8是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顶板的概略的立体图。图9是装入到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壳体中的例示的骨架构造的概略的立体图(第6实施方式)。图10是图9所示的骨架构造的保持板部的概略的立体图。图11是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另一个概略的立体图(第7实施方式)。图12是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另一个概略的立体图(第8实施方式)。图13A是图12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冷流调整箱的概略的立体图。图13B是图13A所示的冷流调整箱的概略的后视图。图14A是图9所示的骨架构造的另一个概略的立体图(第9实施方式)。图14B是图14A所示的骨架构造的另一个概略的立体图(第9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图4A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概略的俯视图(第10实施方式)。图16是图15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进气引导构造的概略的剖视图。图17是图15所示的空气压缩装置的引导的引导管的一部分的概略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们发现小型的壳体易于具有较高的刚性。此外,本专利技术人们发现只要在壳体内配置成为振动产生源的压缩机构,就能够通过使壳体小型化来抑制压缩机构的振动放大,能够将向车辆传递的振动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基于这些见解构筑的例示的空气压缩装置。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10的概念图。参照图1说明空气压缩装置10。空气压缩装置10包括壳体200、压缩机构300以及冷却装置64。压缩机构300配置在壳体200内。压缩机构300在壳体200内对空气进行压缩,并生成压缩空气。压缩机构300也可以包括通常的螺旋式压缩机。作为代替,压缩机构300也可以包括通常的旋转式压缩机。进一步作为代替,压缩机构300也可以包括通常的摆动式压缩机。进一步作为代替,压缩机构300也可以包括通常的往复运动式压缩机。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用于生成压缩空气的特定的生成技术。如上所述,由于由压缩机构300的压缩动作生成压缩空气,因此压缩空气成为高温。冷却装置64用于冷却压缩空气。冷却装置64配置在壳体200之外。因而,设计空气压缩装置10的设计人员不在壳体200内确保用于配置冷却装置64的空间也可以。因而,设计人员能够对壳体200赋予较小的尺寸值。通过使壳体200小型化,从而能够抑制压缩机构300的振动放大,能够减小向车辆传递的振动。此外,壳体200具有相对于压缩机构300而言的隔音功能、防尘功能。冷却装置64也可以直接保持于壳体200。作为代替,冷却装置64也可以由其他的保持构件进行保持。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相对于冷却装置64而言的特定的保持构造。压缩机构300所生成的压缩空气经过在压缩机构300和冷却装置64之间延伸的适当的管路流入到冷却装置64。将空气压缩而生成压缩空气的压缩机构300成为高温。因而,被收纳压缩机构300的壳体200所覆盖的收纳空间与壳体200之外的外部环境相比易于成为高温。由于壳体200之外的外部环境与壳体200的内部空间相比为低温,因此与冷却装置64设置于壳体200的内部空间的情况相比,设置在壳体200之外的冷却装置64能够高效地冷却压缩空气。冷却装置64也可以具有使压缩空气流通并且蜿蜒曲折地延伸的管体。为了更高效地冷却压缩空气,管体也可以由导热性较高的材料形成,提高散热性。作为追加,也可以在管体安装有许多个散热片。作为代替,冷却装置64也可以具有能够冷却压缩空气的其他的构造。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冷却装置64的特定的构造。<第2实施方式>除了冷却装置之外,其他各种各样的装置也可以配置在壳体之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具备配置在壳体之外的控制部的例示的空气压缩装置。只要控制部装备于振动传递水平较低的壳体,设计人员就也可以不提高内部的电子设备的抗震性。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装置11的概念图。对与第1实施方式在概念上是通用的要素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通用的附图标记。参照图2说明空气压缩装置11。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空气压缩装置11包括壳体200、压缩机构300以及冷却装置64。将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这些要素。空气压缩装置11还包括控制部62。控制部62利用适当的信号线与压缩机构300电连接。压缩机构300在控制部62的控制下对空气进行压缩,并生成压缩空气。控制部62配置在壳体200之外。因而,设计空气压缩装置11的设计人员不在壳体200内确保用于配置控制部62的空间也可以。其结果,设计人员能够对壳体200赋予较小的尺寸值。通过使壳体200小型化,从而能够减小向车辆传递的振动。控制部62也可以直接保持于壳体200。作为代替,控制部62也可以利用其他的保持构件进行保持。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相对于控制部62而言的特定的保持构造。<第3实施方式>设计空气压缩装置的设计人员能够基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说明的设计原理设计具有较高的刚性的较小的壳体。设计人员也可以在用于将壳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压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其中,包括:压缩机构,其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并生成压缩空气;壳体,其收纳所述压缩机构;以及冷却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壳体之外冷却所述压缩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9 JP 2015-1107061.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其中,包括:压缩机构,其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并生成压缩空气;壳体,其收纳所述压缩机构;以及冷却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壳体之外冷却所述压缩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构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配置在所述壳体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壳体连接于车辆的地板下的连接构造,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地板下相对的顶板,所述连接构造包括防振部,该防振部与所述顶板相接触,用于减少从所述压缩机构向所述车辆传递的振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所述顶板包括:第1板材,其具有与所述地板下相对的相对面;以及第2板材,其用于堵塞形成于所述相对面的矩形的开口部,所述第1板材包括自所述相对面弯折且形成所述顶板的矩形的外形轮廓的外边缘肋和自所述相对面弯折且形成所述开口部的轮廓的内边缘肋,所述连接构造用于将所述第1板材连接于所述地板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装置,其中,所述外边缘肋包括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外肋和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外肋,所述内边缘肋包括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内肋和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2内肋,所述顶板包括从所述第1内肋沿所述第1方向延长的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光将高岛洋司中川裕高桥亮宫内辰雄浜崎充良田中源平水船徹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