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28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外设的机器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座。该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通过对第一电动推杆、连接杆、第一支座、支杆、第二支座、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支座的设置,并且在电机、绕线轮、拉力绳、套筒、环形板和绳本体的作用下,达到了对夹爪方便控制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

An easy to use device for picking up objects for robo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robot articl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arm, the connecting ar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eripheral robot, the connecting ar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ide of the vertical plate, one side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electric the push rod through the shaft coupl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arm at the bottom of the other si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eat, the first seat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shaft second through activities. With the convenient use of the robot to take goods through to the first clamping device, an electric push rod,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bearing, a supporting rod, second support, second electric putter and third seats in the set, and a motor and a winding wheel, pull rope, a sleeve, an annular plate and a rope body were used, up to the jaws for easy control effec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配件
,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每个机器人都有不同的夹取装置,比如机械手、机械爪、吊臂等等,但是目前的夹取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夹取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外设的机器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上通过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的底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侧面通过滚轴活动连接有夹爪,所述夹爪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绳本体,所述绳本体远离夹爪的一端通过挂环与拉力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电机均与机器人本身的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缓冲垫的内壁顶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隔板的底部与缓冲垫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减震垫铁。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壳体内壁一侧的轴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夹爪上的三只绳本体围合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夹爪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夹取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对第一电动推杆、连接杆、第一支座、支杆、第二支座、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支座的设置,并且在电机、绕线轮、拉力绳、套筒、环形板和绳本体的作用下,达到了对夹爪方便控制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便于对物品的夹取,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2)、该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通过对缓冲装置的设置,达到了对电机的缓冲效果,提高抓取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臂、2竖板、3第一电动推杆、4连接杆、5第一支座、6支杆、7第二支座、8第二电动推杆、9第三支座、10壳体、11缓冲装置、111缓冲垫、112隔板、113缓冲弹簧、114减震垫铁、12电机、13绕线轮、14拉力绳、15套筒、16环形板、17夹爪、18绳本体、19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包括连接臂1,连接臂1的一端与外设的机器人固定连接,连接臂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2,竖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电动推杆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臂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5,第一支座5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杆6,支杆6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座7,第二支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9,第三支座9上通过转轴与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0,壳体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11,缓冲装置11包括缓冲垫111,缓冲垫11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2,隔板112的顶部与缓冲垫111的内壁顶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13,隔板112的底部与缓冲垫11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减震垫铁114,缓冲装置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为正反转动电机,电机12的输出轴与壳体10内壁一侧的轴承19转动连接,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绕线轮13,绕线轮13上缠绕有拉力绳14,拉力绳14的底端贯穿壳体10并延伸至壳体10的外侧,壳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5,套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6,环形板16的侧面通过滚轴活动连接有夹爪17,夹爪17上的三只绳本体18围合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夹爪17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夹爪17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绳本体18,绳本体18远离夹爪17的一端通过挂环与拉力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第二电动推杆8和电机12均与机器人本身的控制器电性连接。该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使用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3调整壳体10的位置,同时调整第二电动推杆8进行调整夹爪17的位置,接着控制电机12转动,拉力绳14拉动夹爪17合拢或闭合,综上所述,该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夹取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对第一电动推杆3、连接杆4、第一支座5、支杆6、第二支座7、第二电动推杆8和第三支座9的设置,并且在电机12、绕线轮13、拉力绳14、套筒15、环形板16和绳本体18的作用下,达到了对夹爪17方便控制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便于对物品的夹取,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通过对缓冲装置11的设置,达到了对电机12的缓冲效果,提高抓取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包括连接臂(1),所述连接臂(1)的一端与外设的机器人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臂(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5),所述第一支座(5)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座(7),所述第二支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9),所述第三支座(9)上通过转轴与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11),所述缓冲装置(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绕线轮(13),所述绕线轮(13)上缠绕有拉力绳(14),所述拉力绳(14)的底端贯穿壳体(10)并延伸至壳体(10)的外侧,所述壳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6),所述环形板(16)的侧面通过滚轴活动连接有夹爪(17),所述夹爪(17)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绳本体(18),所述绳本体(18)远离夹爪(17)的一端通过挂环与拉力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第二电动推杆(8)和电机(12)均与机器人本身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方便的机器人用物品夹取装置,包括连接臂(1),所述连接臂(1)的一端与外设的机器人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臂(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座(5),所述第一支座(5)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座(7),所述第二支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9),所述第三支座(9)上通过转轴与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11),所述缓冲装置(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绕线轮(13),所述绕线轮(13)上缠绕有拉力绳(14),所述拉力绳(14)的底端贯穿壳体(10)并延伸至壳体(10)的外侧,所述壳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航黄岑宇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