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配气凸轮轴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动配气凸轮轴的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小型发动机的浮动配气凸轮轴,现有结构大多采用凸轮轴和缸头构成滑动摩擦副的连接结构,如名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凸轮轴整体式安装座结构”(公布号:CN101603471A)的公开技术所示的结构,这种采用滑动摩擦副的结构,存在磨损大、噪音大等缺陷;为此,有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滚动摩擦副的连接结构,例如名为“凸轮调节机构、内燃机和轻便摩托车”(公布号:CN104040121A)的公开技术所示的结构,凸轮轴采用滚动轴承与缸头连接,但存在承载力小,占用内部空间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配气凸轮轴的结构,其凸轮轴转动时在支承座中处于浮动状态,具有摩擦力小、承载力大等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浮动配气凸轮轴的结构,其包括凸轮轴,凸轮轴两端通过在凸轮轴第一支撑位、凸轮轴第二支撑位转动连接于缸头;在缸头上设置缸头螺栓,将安装缸头螺栓的孔的末端设置为第一油道,第一油道侧壁设置斜孔构成第二油道,第二油道通向凸轮轴第一支撑位;第二油道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配气凸轮轴的结构,包括凸轮轴(6),凸轮轴(6)两端通过凸轮轴第一支撑位(7)、凸轮轴第二支撑位(8)转动连接于缸头(5);在缸头(5)上设置缸头螺栓(11),其特征在于:将安装缸头螺栓(11)的孔的末端设置为第一油道(1),第一油道(1)侧壁设置斜孔构成第二油道(2),第二油道(2)通向凸轮轴第一支撑位(7);第二油道(2)连通有第三油道(3),第三油道(3)连通有第四油道(4),第四油道(4)通向凸轮轴第二支撑位(8);第一油道(1)的入口端接入由外部机油泵泵入压力油的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配气凸轮轴的结构,包括凸轮轴(6),凸轮轴(6)两端通过凸轮轴第一支撑位(7)、凸轮轴第二支撑位(8)转动连接于缸头(5);在缸头(5)上设置缸头螺栓(11),其特征在于:将安装缸头螺栓(11)的孔的末端设置为第一油道(1),第一油道(1)侧壁设置斜孔构成第二油道(2),第二油道(2)通向凸轮轴第一支撑位(7);第二油道(2)连通有第三油道(3),第三油道(3)连通有第四油道(4),第四油道(4)通向凸轮轴第二支撑位(8);第一油道(1)的入口端接入由外部机油泵泵入压力油的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周密,喻德先,朱代江,李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