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364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多层码放架相间隔的沿所述立柱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所述码放架与其中的两个所述立柱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相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底架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多层码放架相间隔的沿立柱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码放架与其中的两个立柱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相活动连接,这就使在拿取上层码放架上的零件后,由于码放架与两个立柱相转动连接,可以掀起上层码放架,依次在拿完每层码放架上的零件后都可以掀起拿完的码放架,使其拿取零件时极其方便,降低劳动强度。

Vehicle parts transfer too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 parts transport tool, comprising a bottom edg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lumns, set the multilayer piling rack spaced along the column vertical direction; each layer of the two column of the frame and the pieces are connected, and the ability to connect activities with other column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uto parts transport tool, at the edge of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lumns, set layerspieces spaced along the column fram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each layer of stacked frame and one of the two pillars are connected, and can connect activities with other posts, making it possible to take the upper stack frame the parts, due to the piling rack with two columns are connected, can set off the upper stacking frame, in order to get the piling rack of each layer of the parts after piling rack can take off, to take part is extremely convenient, reduc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转运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汽车的零部件在转运器具上每层堆叠存放时,从每层货架上拿取时极不方便,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从货架上拿取不方便,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多层码放架相间隔的沿所述立柱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所述码放架与其中的两个所述立柱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相活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底架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多层码放架相间隔的沿立柱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码放架与其中的两个立柱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相活动连接,这就使在拿取上层码放架上的零件后,由于码放架与两个立柱相转动连接,可以掀起上层码放架,依次在拿完每层码放架上的零件后都可以掀起拿完的码放架,使其拿取零件时极其方便,降低劳动强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每一层所述码放架的转动端和所述立柱通过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能够对所述码放架翻转展开时起到支撑。在该技术方案中,码放架的转动端通过支撑机构与立柱连接,掀起展开时,支撑机构能够对码放架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展开时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码放架的活动端设置有锁止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部相配合的锁合部。在该技术方案中,锁止部和锁合部的配合使用,以使码放架的活动端与立柱活动连接,锁止部可以是插销,锁合部可以是插孔,连接方便简单。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立柱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卡接部,以使所述插接部插在所述卡接部内,实现所述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叠放。在该技术方案中,一个转运工具的立柱的一端的插接部插入到另一个转运工具的立柱的另一端的卡接部,使转运工具堆叠在一起,这样能使多层转运工具堆叠在一起,便于仓储,减少占用空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底架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牵引装置的设置方便转运工具的运输,同时,无需配置牵引板车,有效减小产品的占地面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底架相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牵引装置能够相对所述底架折叠。在该技术方案中,牵引装置与底架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底架相对折叠,使用方便,减小占用空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底部至少设置有四个脚轮,每个所述脚轮设置在所述底架的边角处,以使所述底架能够在地面上滑动。在该技术方案中,脚轮的设置方便转运工具的移动,利于在仓库地面边线的调整,优选的,脚轮可以选择静音脚轮,降低移动时的噪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码放架上设置有仿形定位块和定位卡口,用于将汽车零部件进行定位卡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块和定位卡口的设置,与零部件相配合使用,方便对零部件的定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口处连接有定位压杆。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压杆的设置,进一步的对零部件的限制,防止零部件从码放架上脱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位于最上层的所述码放架上方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压盖,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用于对汽车零部件起缓冲作用的缓冲部。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盖的设置使避免了对码放架上零部件的碰撞,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了零部件被碰撞的概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底架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多层码放架相间隔的沿立柱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码放架与其中的两个立柱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相活动连接,这就使在拿取上层码放架上的零件后,由于码放架与两个立柱相转动连接,可以掀起上层码放架,依次在拿完每层码放架上的零件后都可以掀起拿完的码放架,使其拿取零件时极其方便,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底架;11-脚轮;20-立柱;21-插接部;22-卡接部;30-码放架;31-仿形定位块;32-定位卡口;33-定位压杆;40-支撑机构;50-牵引装置;60-压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包括底架10,所述底架10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20,多层码放架30相间隔的沿所述立柱20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所述码放架30与其中的两个所述立柱20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20相活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底架10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20,多层码放架30相间隔的沿立柱20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码放架30与其中的两个立柱20相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0),所述底架(10)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20),多层码放架(30)相间隔的沿所述立柱(20)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所述码放架(30)与其中的两个所述立柱(20)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20)相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0),所述底架(10)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立柱(20),多层码放架(30)相间隔的沿所述立柱(20)的竖直方向设置;每层所述码放架(30)与其中的两个所述立柱(20)相转动连接,并能够与其它的立柱(20)相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码放架(30)的转动端和所述立柱(20)通过支撑机构(40)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40)能够对所述码放架(30)翻转展开时起到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架(30)的活动端设置有锁止部,所述立柱(20)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部相配合的锁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0)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21),所述立柱(2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21)相配合的卡接部(22),以使所述插接部(21)插在所述卡接部(22)内,实现所述汽车零部件转运工具的叠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帅麻玉军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