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廷连专利>正文

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39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操作杆和可伸缩救援器主体,通过操作杆活动连接可伸缩救援器主体进行深井操作,可伸缩救援器主体包括空心支架、弹性钢条、限位钢丝绳、救援折叠挂钩、锁钩套管、弹性卡钩、压缩弹簧、开绳器、救援折叠挂钩拉绳、开绳器控制绳、吊环、主支撑管,主支撑管的上部为管口接头,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捆绑被困人员的腰部,并将救援折叠挂钩挂在被困人员的臀部,由救援三脚架和手摇绞车提升至井口,救援时间快,缩短了救援时间,且被困人员捆绑牢固,极大的保证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L形结构的弹性钢条正好与横向支撑杆和空心支架组成的结构匹配,从而减少了装置的占地空间。

An inverted L shaped deep well rescu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verted L shaped deep well rescue device. It includes an operating rod and a telescopic rescue device body, by operating the telescopic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deep well rescue operations, rescue telescopic device body comprises a hollow bracket, the elastic limit of steel bars, steel wire rope, rescue, folding hook locking hook sleeve, elastic hook, a compression spring, a rope rescue device, folding hook pull rope, a rope, rope control rings, the main support tube,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in support tube for pipe joints,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bound trapped waist, and will rescue the folding hook is hung on the trapped hips rescue by three foot and hand winch to the wellhead, rescue time, shorten the rescue time, and trapped firmly, which ensures the trapped personnel safety; elastic steel structure is L The structure is match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nsverse support rod and the hollow bracket, thus reducing the spac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井救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
技术介绍
每年,在我国不时发生人员落入深井的事故,如落入农机灌溉深井及城、乡狭窄深水井等。由于这些深井比较深,井道狭窄细长,给救援人员营救落井者增加了诸多困难,从而延误救援时间,甚至危及落井人员的生命。现有的救援方法中,有的采用绳索将救援人员倒系入井内实施救援,这种方式不仅容易伤及落井者,而且对救援人员的生命也构成威胁;还有的采用在深井旁挖深沟,通过破除井壁实施救援,这种救援方式严重延误了救援时机,且实施救援的成本较高,现有的普通救援器,救援时间长,且捆绑不牢固,失去了最佳救援时间,危机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在较短的时间内捆绑被困人员的腰部,并将救援折叠挂钩挂在被困人员的臀部,由救援三脚架和手摇绞车提升至井口,救援时间快,缩短了救援时间,且被困人员捆绑牢固,极大的保证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多根依次连接的操作杆14和可伸缩救援器主体,通过操作杆活动连接可伸缩救援器主体进行深井操作,可伸缩救援器主体包括空心支架1、弹性钢条2、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5、锁钩套管6、弹性卡钩7、压缩弹簧8、开绳器9、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开绳器控制绳11、吊环12、主支撑管19,主支撑管19的上部为管口接头18,在主支撑管19的一侧通过连接杆20和横向辅助支撑杆23固定空心支架1,使空心支架1位于在横向辅助支撑杆23的外端,而在主支撑管19的正下方活动连接多根可伸缩的弹性钢条2,弹性钢条2的下端分别安设有连接环21;在空心支架1的下部通过压缩弹簧8连接救援伸缩杆25,救援伸缩杆25的下端通过轴24活动连接救援折叠挂钩5,在主支撑管19内穿入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开绳器控制绳11,其中,连接杆20上安装开绳器9,通过穿入主支撑管19的开绳器控制绳11控制开绳器9的开关;限位钢丝绳3经过开绳器9穿入到空心支架1,从空心支架1的中下侧穿出,再穿入弹性钢条2底部的连接环21,并且通过橡胶管4套在限位钢丝绳3的外侧,形成一个可控制开口的救援环,通过限位钢丝绳3控制救援环的开口大小;所述救援伸缩杆25外侧套有锁钩套管6,通过锁钩套管6套在轴24外使救援折叠挂钩5保持竖直状态,锁钩套管6的外壁通过折叠牵引绳6.3连接救援折叠挂钩5;施救时,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拉动后,会带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移开轴24的位置,并通过弹性卡钩7固定支撑锁钩套管6,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的同时,折叠牵引绳6.3带动救援折叠挂钩5旋转至水平状态,将救援折叠挂钩5移动到被困人员的臀部下侧,此时救援伸缩杆25与锁钩套管6及救援折叠挂钩5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折叠挂钩拉绳10和压缩弹簧8配合,将被困人员上提至救援环内。优选的,在主支撑管19的下部设有螺纹柱22,在螺纹柱22的上部固定有吊环12,在螺纹柱22上套装有多根弹性钢条2,使弹性钢条2通过固定螺栓13固定在螺纹柱22上,并且弹性钢条2可以绕螺纹柱22旋转。优选的,所述弹性卡钩7通过弹簧7.1和支撑轴7.2固定在救援伸缩杆25内腔,三角形按钮露在救援伸缩杆25外侧,所述支撑轴7.2连接在救援伸缩杆25的内壁,弹簧7.1设置在三角形按钮的内侧,所述三角形按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顶部为水平面,与弹簧7.1连接的一侧为直角,斜边和顶部的水平面在救援伸缩杆25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的锁钩套管6的外侧设有上连接头6.1和下连接头6.2,折叠挂钩拉绳10与所述上连接头6.1固定连接,下连接头6.2通过折叠牵引绳6.3连接到救援折叠挂钩5的固定接头上。优选的,弹性钢条2底部的橡胶管4穿入空心支架1的中下部,且在空心支架1的中下部内腔安设压缩弹簧8,外侧设有长条形观察孔,救援伸缩杆25可以在空心支架1的内腔上下移动。优选的,上述操作杆14为空心管,可以穿入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和开绳器控制绳11;操作杆14的下端为公螺纹,上端为母扣,操作杆14的公螺纹与主支撑管19上部的管口接头18螺纹连接。优选的,上述弹性钢条2沿限位钢丝绳3下部的连接环均匀分布,设置有6-10组弹性钢条2,所述弹性钢条2为倒L形结构。优选的,上述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和开绳器控制绳11分别设为三种不同的颜色。本技术提到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下行前,将多根操作杆14接好,然后,将救援伸缩杆25上的弹簧卡钩7按下,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救援折叠挂钩5保持竖直的展开状态,并通过锁钩套管6锁住轴24的位置,同时,将限位钢丝绳3拉紧,将弹性钢条2的下部救援环收紧,通过开绳器9锁住;第二,在监视系统的监视下,慢慢下行,下行到被困人员上部时,拉动开绳器控制绳11,使开绳器打开,弹性钢条2的下部救援环解锁,利用弹性钢条2的弹力作用,使救援环扩张到井壁,救援人员通过监视系统调整空心支架1和救援折叠挂钩5的方向,使救援折叠挂钩5处在被困人员腿部一侧,下行到被困人员的臀部下侧时,上提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带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移开轴24的位置,且锁钩套管6通过弹性卡钩7固定支撑,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的同时,折叠牵引绳6.3带动救援折叠挂钩5旋转至水平状态,将救援折叠挂钩5移动到被困人员的臀部下侧,此时救援伸缩杆25与锁钩套管6及救援折叠挂钩5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折叠挂钩拉绳10和压缩弹簧8配合,将被困人员上提,使腰部到达展开的救援环内固定;第三,由救援人员操作救援三脚架手摇绞车上升,上升时,根据上升高度,依次将操作杆14卸下,被困人员升到井口时,拉动开绳器控制绳,拉动开绳器的开关,松开被困人员的腰部,完成被困人员的解救工作;第四,松动固定螺栓,转动倒L形的弹性钢条2,使多个弹性钢条2压缩为倒L形结构,与横向辅助支撑杆23和空心支架1形成的倒L形结构吻合,便于存放。优选的,通过上提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带动弹性卡钩7压缩至救援伸缩杆25内,进而锁钩套管6从轴处解锁,在救援折叠挂钩5的向上的拉力作用下,锁钩套管6上移位置,带动救援折叠挂钩5的横向打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捆绑被困人员的腰部,并将救援折叠挂钩支撑在被困人员的臀部下方,由救援三脚架和手摇绞车提升至井口,救援时间快,缩短了救援时间,且被困人员捆绑牢固,极大的保证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舒适度;该装置设有限位钢丝绳,限位钢丝绳的下部穿入弹性钢条底部的连接环,弹性钢条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弹性钢条的下部在圆环上均匀分布,形成可控制开口的救援环,在井口上抽动限位钢丝绳,使限位钢丝绳的下部的救援环缩小,绑住被困人员的腰部,弹性钢条组成的救援保护罩避免被困人员在深井内上提时刮伤;其次,倒L形结构的弹性钢条正好与横向支撑杆和空心支架组成的倒L形结构匹配,从而减少了装置在不使用时的占地空间;另外,救援伸缩杆外侧套有锁钩套管,通过锁钩套管套在轴外使救援折叠挂钩保持竖直状态,锁钩套管的外壁通过折叠牵引绳连接救援折叠挂钩;施救时,救援折叠挂钩拉绳拉动后,会带动锁钩套管向上移动,移开轴的位置,并通过弹性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其特征是:包括多根依次连接的操作杆(14)和可伸缩救援器主体,通过操作杆活动连接可伸缩救援器主体进行深井操作,可伸缩救援器主体包括空心支架(1)、弹性钢条(2)、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5)、锁钩套管(6)、弹性卡钩(7)、压缩弹簧(8)、开绳器(9)、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开绳器控制绳(11)、吊环(12)、主支撑管(19),主支撑管(19)的上部为管口接头(18),在主支撑管(19)的一侧通过连接杆(20)和横向辅助支撑杆(23)固定空心支架(1),使空心支架(1)位于在横向辅助支撑杆(23)的外端,而在主支撑管(19)的正下方活动连接多根可伸缩的弹性钢条(2),弹性钢条(2)的下端分别安设有连接环(21);在空心支架(1)的下部通过压缩弹簧(8)连接救援伸缩杆(25),救援伸缩杆(25)的下端通过轴(24)活动连接救援折叠挂钩(5),在主支撑管(19)内穿入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开绳器控制绳(11),其中,连接杆(20)上安装开绳器(9),通过穿入主支撑管(19)的开绳器控制绳(11)控制开绳器(9)的开关;限位钢丝绳(3)经过开绳器(9)穿入到空心支架(1),从空心支架(1)的中下侧穿出,再穿入弹性钢条(2)底部的连接环(21),并且通过橡胶管(4)套在限位钢丝绳(3)的外侧,形成一个可控制开口的救援环,通过限位钢丝绳(3)控制救援环的开口大小;所述救援伸缩杆(25)外侧套有锁钩套管(6),通过锁钩套管(6)套在轴(24)外使救援折叠挂钩(5)保持竖直状态,锁钩套管(6)的外壁通过折叠牵引绳(6.3)连接救援折叠挂钩(5);施救时,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拉动后,会带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移开轴(24)的位置,并通过弹性卡钩(7)固定支撑锁钩套管(6),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的同时,折叠牵引绳(6.3)带动救援折叠挂钩(5)旋转至水平状态,将救援折叠挂钩(5)移动到被困人员的臀部下侧,此时救援伸缩杆(25)与锁钩套管(6)及救援折叠挂钩(5)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折叠挂钩拉绳(10)和压缩弹簧(8)配合,将被困人员上提至救援环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L形深井救援器,其特征是:包括多根依次连接的操作杆(14)和可伸缩救援器主体,通过操作杆活动连接可伸缩救援器主体进行深井操作,可伸缩救援器主体包括空心支架(1)、弹性钢条(2)、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5)、锁钩套管(6)、弹性卡钩(7)、压缩弹簧(8)、开绳器(9)、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开绳器控制绳(11)、吊环(12)、主支撑管(19),主支撑管(19)的上部为管口接头(18),在主支撑管(19)的一侧通过连接杆(20)和横向辅助支撑杆(23)固定空心支架(1),使空心支架(1)位于在横向辅助支撑杆(23)的外端,而在主支撑管(19)的正下方活动连接多根可伸缩的弹性钢条(2),弹性钢条(2)的下端分别安设有连接环(21);在空心支架(1)的下部通过压缩弹簧(8)连接救援伸缩杆(25),救援伸缩杆(25)的下端通过轴(24)活动连接救援折叠挂钩(5),在主支撑管(19)内穿入限位钢丝绳(3)、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开绳器控制绳(11),其中,连接杆(20)上安装开绳器(9),通过穿入主支撑管(19)的开绳器控制绳(11)控制开绳器(9)的开关;限位钢丝绳(3)经过开绳器(9)穿入到空心支架(1),从空心支架(1)的中下侧穿出,再穿入弹性钢条(2)底部的连接环(21),并且通过橡胶管(4)套在限位钢丝绳(3)的外侧,形成一个可控制开口的救援环,通过限位钢丝绳(3)控制救援环的开口大小;所述救援伸缩杆(25)外侧套有锁钩套管(6),通过锁钩套管(6)套在轴(24)外使救援折叠挂钩(5)保持竖直状态,锁钩套管(6)的外壁通过折叠牵引绳(6.3)连接救援折叠挂钩(5);施救时,救援折叠挂钩拉绳(10)拉动后,会带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移开轴(24)的位置,并通过弹性卡钩(7)固定支撑锁钩套管(6),在锁钩套管(6)向上移动的同时,折叠牵引绳(6.3)带动救援折叠挂钩(5)旋转至水平状态,将救援折叠挂钩(5)移动到被困人员的臀部下侧,此时救援伸缩杆(25)与锁钩套管(6)及救援折叠挂钩(5)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折叠挂钩拉绳(10)和压缩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廷连
申请(专利权)人:陈廷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