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368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正上方的压力机滑块,支撑板的左端设有左液压推动机构,支撑板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同轴对置的右液压推动机构,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设有压弯凸模;右液压推动机构设有压弯凹模,在左液压推动机构和右液压推动机构之间上设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模具安装架,模具安装架上设有上翻边凸模和与上翻边凸模配套的下翻边凸模,所述压力机滑块底端设有压力模,模具安装架的投影与所述压力模的投影不重合。压弯、翻边、整形都在该设备上完成,通过液压控制可以实现三道工序的连续进行,其生产效率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电力消耗。

A flanging device for a flanged bus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nge bearing flan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nd the support press plate just above the left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hydraulic driving mechanism, the support plate is set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hydraulic hydraulic pushing mechanism of coaxial two p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drive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hydraulic bending punch; right hydraulic driv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bending die, pushing mechanism and a push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hydraulic pressure between die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frame in the left mol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installation on the flanging die and supporting and flanging die of flanging die, the bottom end of the press slide pressure die, projection mold mounting bracket and the pressure die do not coincide. Bending, flanging and reshaping are done on the device. By hydraulic control, three processes can be continuously carried ou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and labor cost and power consumption ar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机械加工模具
,尤其是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翻边轴瓦的翻边加工均采用的是将合金与钢层复合在一起的复合板料剪切成一片轴瓦所需的片料,将钢背面铣削除两道宽3mm深0.5mm的小槽,再将其压成U型,将压成U型的材料在滚压机上进行滚压翻边,最后在精整机上进行精整定型,共分5个工序5台设备完成,其生产工序多,所需要的设备、模具较多,生产效率又较低,劳动强大较大,因此生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轴瓦加工的多个工艺在一台设备上完成的翻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正上方的压力机滑块,所述支撑板的左端设有左液压推动机构,支撑板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同轴对置的右液压推动机构,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左油缸和与左油缸配套的左推杆,左推杆的端部设有压弯凸模,左油缸通过左油缸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右油缸和与右油缸配套的右推杆,右推杆的端部设有与压弯凸模相配套的压弯凹模,右油缸通过右油缸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左液压推动机构和右液压推动机构之间上设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模具安装架,所述模具安装架上设有上翻边凸模和与上翻边凸模配套的下翻边凸模,所述压力机滑块底端设有压力模,所述压力模位于右推杆的运动轨迹的上方,所述模具安装架位于所述压力模的左侧。进一步地,所述左推杆的长度小于右推杆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左推杆的端部与压弯凸模通过燕尾槽结构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右推杆的端部与压弯凹模通过燕尾槽结构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弯凹模的右端面与上下端面的交界处皆设有倒角。该装置采用的是冲压加工的形式,即将合金与钢层的复合板料剪切成一片轴瓦所需的片料的前提下,再将其经该装置冲压成轴瓦的形状,在左推杆和右推杆的作用下,压弯凸模与压弯凹模相对挤压完成冲弯工序;上翻边凸模和下翻边凸模配合完成翻边工艺;压力模下压完成翻边整形。共3个工序在该设备上完成,通过液压控制可以实现三道工序的连续进行,其生产效率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电力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翻边凸模和下翻边凸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位于支撑板1正上方的压力机滑块2,所述支撑板1的左端设有左液压推动机构,支撑板1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同轴对置的右液压推动机构,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左油缸31和与左油缸31配套的左推杆32,左推杆32的端部设有压弯凸模51,左油缸31通过左油缸支架33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右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右油缸41和与右油缸41配套的右推杆42,右推杆42的端部设有与压弯凸模51相配套的压弯凹模52,右油缸41通过右油缸支架43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左液压推动机构和右液压推动机构之间上设有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的模具安装架6,所述模具安装架6上设有上翻边凸模61和与上翻边凸模61配套的下翻边凸模62,所述压力机滑块2底端设有压力模21,所述压力模21位于右推杆42的运动轨迹的上方,所述模具安装架6位于所述压力模21的左侧。所述模具安装架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压力模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所述左推杆32的长度小于右推杆42的长度。所述左推杆32的端部与压弯凸模51通过燕尾槽结构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右推杆42的端部与压弯凹模52通过燕尾槽结构进行连接。所述压弯凹模52的右端面与上下端面的交界处皆设有倒角。在起始工作位时,将工件7放置于压弯凹模52中,此时压弯凹模52处于模具安装架6的左侧,左推杆32和右推杆42相向运动,使压弯凹模52和压弯凸模51压紧工件7;完场压弯工序后,左油缸31驱动左推杆32、右油缸41驱动右推杆42同时向右运动,此时被夹紧的工件7穿过下翻边凸模62和上翻边凸模61,工件7在下翻边凸模62和上翻边凸模61的挤压下露出压弯凹模52外面的直边被翻成斜边;翻成斜边后被夹紧的工件7停止于压力模21的正下方,压力机滑块2开始向下运动,带动压力模21对工件7的翻边压平;压力机滑块2向上运动到上止点,左油缸31驱动左推杆32向左运动。此时加工完成,工件7被松开,最后取出工件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正上方的压力机滑块,所述支撑板的左端设有左液压推动机构,支撑板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同轴对置的右液压推动机构,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左油缸和与左油缸配套的左推杆,左推杆的端部设有压弯凸模,左油缸通过左油缸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右油缸和与右油缸配套的右推杆,右推杆的端部设有与压弯凸模相配套的压弯凹模,右油缸通过右油缸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左液压推动机构和右液压推动机构之间上设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模具安装架,所述模具安装架上设有上翻边凸模和与上翻边凸模配套的下翻边凸模,所述压力机滑块底端设有压力模,所述压力模位于右推杆的运动轨迹的上方,所述模具安装架位于所述压力模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边轴瓦的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正上方的压力机滑块,所述支撑板的左端设有左液压推动机构,支撑板的右端设有与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同轴对置的右液压推动机构,所述左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左油缸和与左油缸配套的左推杆,左推杆的端部设有压弯凸模,左油缸通过左油缸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液压推动机构包括右油缸和与右油缸配套的右推杆,右推杆的端部设有与压弯凸模相配套的压弯凹模,右油缸通过右油缸支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左液压推动机构和右液压推动机构之间上设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模具安装架,所述模具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燕李艳军乔京李文杰蔺志华申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