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可变尺寸的座椅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076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40
适用于在车辆中使用的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座椅底部联接至车辆的地板,座椅靠背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竖直位置与向前折叠位置之间枢转。乘客支承件还包括上背支承系统,上背支承系统配置成支承乘客支承件的乘客的上背。

A variable size seat back for a vehicle seat

It is suitable for passenger supporting parts used in vehicles, including seat bottom and seat back. The bottom of the seat is connected to the floor of the vehicle. The seat back is configured to rotate between the vertical seat and the forward folding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seat pivot axis around the seat bottom. The passenger support also includes the upper back support system, and the upper back support system is configured to support the upper back of the passengers supporting the passenge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座椅的可变尺寸的座椅靠背优先权声明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6年7月5日提交的第62/358,293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以引用方式明确地引入本文。
技术介绍
本公开涉及乘客支承件,具体地,涉及在车辆中使用的乘客支承件。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具有可变座椅靠背的乘客支承件。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车辆包括安装至车辆的地板的乘客支承件。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底部,座椅底部联接至车辆地板以与车辆地板一起移动;以及座椅靠背,座椅靠背联接至座椅底部,以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相对于座椅底部在竖直位置与向前折叠位置之间移动。在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乘客支承件还包括上背支承系统,上背支承系统配置成相对于座椅靠背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以容纳乘客支承件的不同体型的乘客。上背支承系统对靠近乘客的肩部区域的上背部分提供支承。在说明性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包括框架以及设置成包围框架的装饰件。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以及位于框架与可调背部支承件之间的致动器。致动器配置成在缩回状态与完全延伸状态之间移动,以使可调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框架平移和相对于框架绕旋转轴线旋转。旋转轴线响应于致动器在缩回状态与完全延伸状态之间的移动而相对于框架移动。在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和支承调节器。支承调节器装置配置成当乘客支承件支承第一体型的乘客时,响应于接收控制输入而相对于座椅靠背使可调背部支承件从第一设置移动至第二设置;以及配置成当乘客支承件支承第二体型的乘客时,响应于接收控制输入而相对于座椅靠背使可调背部支承件从第一设置移动至第三设置。在说明性实施方式中,装饰件限定座椅腔体,且上背支承系统位于座椅腔体中。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膨胀囊状物,可膨胀囊状物配置成选择性地膨胀和缩小以改变座椅靠背的外部轮廓。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例证实行当前感知的本公开的最佳模式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之后会明白本公开的附加特征。附图说明详细描述具体参照附图,在附图中: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在车辆中使用的乘客支承件的侧视图解视图,其中乘客坐在乘客支承件上,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和上背系统,上背系统配置成如图2A中所示地选择性地改变座椅靠背的上背部分的外部轮廓,以容纳不同体型的乘客;图1B是图1的乘客支承件的侧视图解视图,示出了座椅靠背包括框架和设置于框架周围的装饰件,且上背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和可膨胀囊状物,可膨胀囊状物配置成选择性地膨胀和缩小,以移动可调背部支承件,并且改变座椅靠背的外部轮廓,且该图表明可膨胀囊状物缩小,从而使可调背部支承件呈现第一设置;图2A是类似于图1A的视图,示出了由于对可膨胀囊状物膨胀以使包括于上背支承系统中的可调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框架移动,座椅靠背的上背部分的外部轮廓已改变,以朝向乘客且远离框架延伸;图2B是类似于图1B的视图,示出了可膨胀囊状物已膨胀,以相对于框架移动包括于上背支承系统中的可调背部支承件,从而改变座椅靠背的上背部分的外部轮廓;图3是座椅靠背和上背支承系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可膨胀囊状物、固定安装件和后安装件,并且进一步示出了座椅靠背包括装饰件、框架和后板;图4是图1的乘客支承件的图解视图,示出了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和上背支承系统,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可膨胀囊状物和固定安装件,且座椅靠背包括框架、联接至框架的头靠以及设置在框架和上背支承系统周围的装饰件;图5是类似于图1A的视图,示出了联接至框架的上背支承系统,并且表明可膨胀囊状物缩小,从而使可调背部支承件呈现第一设置,在第一设置中,座椅靠背具有用于支承乘客的上背的第一外部轮廓,图5表明可调背部支承件响应于施加至可调背部支承件的负载而相对于框架绕旋转轴线自由旋转;图6是类似于图5的视图,示出了可膨胀囊状物充分膨胀,以使可调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框架移动,并且呈现第二设置,在第二设置中,座椅靠背具有第二外部轮廓,图6表明可调背部支承件的旋转轴线在可膨胀囊状物膨胀至完全膨胀状态期间,沿着第一路径相对于框架移动;图7是类似于图5和图6的视图,示出可膨胀囊状物部分膨胀,以使可调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框架移动并且呈现第三设置,在第三设置中,座椅靠背具有第三外部轮廓,图7表明可调背部支承件的旋转轴线在可膨胀囊状物膨胀至部分膨胀状态期间沿着第二路径相对于框架移动;图8是图1的乘客支承件的侧视图,表明包括于座椅靠背中的头靠安装成相对于框架在向外位置与向内位置之间移动;图9是图8的乘客支承件的俯视图,示出头靠包括延伸至框架中的导柱,以及装饰件形成为包括接纳导柱的长型柱槽,并且表明长型柱槽配置成响应于座椅靠背的外部轮廓改变而相对于导柱移动;图10是图8的乘客支承件的侧视图,表明座椅靠背联接至座椅底部,以相对于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竖直位置与向前折叠位置之间移动;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乘客支承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解视图,示出了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靠背和上背支承系统,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和多个可膨胀囊状物,以及可膨胀囊状物桩接在可调背部支承件与包括于座椅靠背中的框架之间;以及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乘客支承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视图,示出了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靠背和上背支承系统,座椅靠背包括框架、装饰件和板,且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多个可膨胀囊状物,这些可膨胀囊状物配置成位于框架与装饰件之间,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座椅靠背的外部轮廓。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公开的乘客支承件10的第一实施方式适于在如图1A至图10中所示的车辆中使用。图11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乘客支承件210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2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乘客支承件310的第三实施方式。乘客支承件10、乘客支承件210、乘客支承件310配置成支承位于其上的乘客11,并且各自包括座椅底部12和座椅靠背14、座椅靠背314。乘客支承件10、乘客支承件210、乘客支承件310分别还包括上背支承系统16、上背支承系统216、上背支承系统316,且上背支承系统16、上背支承系统216、上背支承系统316配置成相对于座椅靠背14、314移动,以改变座椅靠背14、座椅靠背314的外部轮廓20,从而容纳乘客支承件10、乘客支承件210、乘客支承件310上的不同体型的乘客,如图1A至图2B、图11以及图12中所示。在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乘客支承件10、乘客支承件210、乘客支承件310是驾驶员侧乘客支承件,然而,任何乘客支承件可以是车辆中的任何乘客支承件。上背支承系统16包括位于形成于座椅靠背14中的座椅腔体36内的致动器42。致动器42配置成在缩回状态与完全延伸状态之间移动,以改变座位靠背14的外部轮廓20。在一个实例中,致动器42包括配置成选择性地膨胀和缩小的可膨胀囊状物42。上背支承系统16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38和支承调节器装置40,该支承调节器装置40用于当乘客支承件10支承第一体型的乘客11时,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输入,使可调背部支承件38相对于座椅靠背14从第一设置移动至第二设置,以及用于当乘客支承件10支承第二体型的乘客11时,响应于接收到控制输入,使可调背部支承件38相对于座椅靠背14从第一设置移动至第三设置。如图5至图7中所示,可调节背部支承件38包括主体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座椅的可变尺寸的座椅靠背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联接至所述座椅底部,以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竖直位置与向前折叠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上背支承系统,所述上背支承系统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以容纳所述乘客支承件的不同体型的乘客,所述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和支承调节器装置,所述支承调节器装置用于当所述乘客支承件支承第一体型的乘客时,响应于接收控制输入而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从第一设置向第二设置移动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以及用于当所述乘客支承件支承第二体型的乘客时,响应于接收所述控制输入而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第一设置向第三设置移动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05 US 62/358,2931.一种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联接至所述座椅底部,以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竖直位置与向前折叠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上背支承系统,所述上背支承系统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以容纳所述乘客支承件的不同体型的乘客,所述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和支承调节器装置,所述支承调节器装置用于当所述乘客支承件支承第一体型的乘客时,响应于接收控制输入而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从第一设置向第二设置移动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以及用于当所述乘客支承件支承第二体型的乘客时,响应于接收所述控制输入而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第一设置向第三设置移动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支承件,其中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沿着第一路径从所述第一设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设置,且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沿着第二路径从所述第一设置移动至所述第三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支承件,其中所述第二路径不同于所述第一路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支承件,其中所述支承调节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件、可膨胀囊状物和装饰件,其中所述固定安装件联接至所述座椅靠背,以与所述座椅靠背一起移动,所述可膨胀囊状物位于所述固定安装件与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之间,所述装饰件设置在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周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支承件,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框架和头靠,所述头靠联接至所述框架,以与所述框架一起移动以及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配置成与所述框架一起移动以及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且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头靠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支承件,其中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包括主体和枢转杆,所述主体成形为接纳乘客的上背,所述枢转杆远离所述主体朝所述框架延伸,且所述枢转杆配置成相对于所述框架平移。7.一种乘客支承件,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联接至所述座椅底部,以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竖直位置与向前折叠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座椅靠背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周围的装饰件,且所述装饰件限定所述座椅靠背的外部轮廓,所述外部轮廓适于与所述乘客支承件的乘客对接,以及上背支承系统,所述上背支承系统配置成选择性地改变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外部轮廓,以容纳不同体型的乘客,所述上背支承系统包括可调背部支承件和致动器,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位于所述框架与所述装饰件之间,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与所述框架之间,所述致动器配置成在缩回状态与完全延伸状态之间移动,以使所述可调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所述框架平移以及相对于所述框架绕旋转轴线旋转,且所述旋转轴线响应于所述致动器在所述缩回状态与所述完全延伸状态之间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德·W·杜肯托德·塞厅肖恩·D·泰特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