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37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包括泵体(1)、主皮圈(2)、副皮圈(4)、O型圈(5)、导向套(6)、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所述泵体(1)采用无回位弹簧结构,取消弹簧的回位力,从而降低了离合踏板力,提升了驾驶人员的舒适性;泵体(1)选用塑料加工,使整个总成重量远低于铝合金状态离合器总泵,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采用组件式结构,以确保活塞与推杆连动一致性,提升产品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分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
技术介绍
离合器总泵是汽车摩擦式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中的元件,装于驾驶室直接与离合器踏板连接。原理:离合器踏板自由状态时,离合器的膜片弹簧将压盘、从动盘、飞轮互相压紧,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总泵活塞轴向移动,泵内工作腔容积减小使液压上升,液压通过与泵连接的制动油管输向分泵,在分泵工作腔液压推动活塞轴向移动,使分离叉动作,分离轴承推动膜片弹簧内圈向前移动,膜片弹簧外端拉动压盘向后移动,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此时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处于分离状态而中断动力的传递。离合器总泵在工作过程中将驾驶员施加的推力转化成液压,离合器分泵将液压转化成推力,这两个元件和之间连接的油管加上工作介质制动液实现了力的传递。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分泵大部分选用金属铸造成型,其分泵整体质量大、制造成本高;离合器总成内设有回位弹簧和弹簧座,整体结构复杂,离合踏板力较大。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1450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一体化塑料缸体结构的汽车液压离合器分泵,设置于离合器总泵与离合器拨叉之间,作为离合器分离的执行机构,离合器分泵包块一端开口的缸体,缸体上分别开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且缸体的内腔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弹簧、活塞以及顶杆,缸体由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缸体为全塑料件,能够有效减少产品的累积误差,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且装配更为方便,并通过模具保证缸体内经粗糙度位置度等,降低漏油风险。但皮碗位于活塞的环向凹槽内,皮碗将随着活塞的移动而移动,皮碗将不断受到摩擦,使用寿命减少。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10463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柱塞式离合器总泵,其包括泵体,弹簧组件,柱塞,主皮圈,副皮圈,弹簧组件装于泵体缸孔内的底部端,柱塞装于泵体缸孔外部端,主皮圈和副皮圈装于泵体缸孔皮圈槽内,泵体缸孔内壁包括过油槽。柱塞式离合器总泵主要用于轿车及其它微型乘用车和商用车离合器系统,近几年随着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的普及,柱塞式离合器总泵应用日趋广泛,该专利技术所述的柱塞式离合器总泵与普通结构的离合器总泵相比,在满足相同排量、行程条件下,轴向长度要短,安装空间要求更小、零件结构更简单、紧凑、综合性能更高,且工作时往复运动的密封面为泵体柱塞外圆,柱塞外圆的加工几何精度、粗糙度等关键参数更易于保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但离合器总成内设有回位弹簧和弹簧座,整体结构复杂,离合踏板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量大、皮圈寿命短、离合踏板力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柱塞式塑料的离合器分泵在常规柱塞式离合器分泵的基础上采用塑料泵体的结构。驾驶员通过操纵离合踏板来推动离合器总泵的活塞,使离合器总泵中建立液压,液压通过管路传递到离合器分泵内转化成推动力来推动分离拔叉,实现离合器的分离。整个过程由踏板力转化成液压再转成推力,离合器总泵、分泵及液压管路等元件实现了传递力的功能。离合器分泵的作用是将离合器总泵传递过来的液压力转化成推力,该款专利技术塑料柱塞式离合器分泵,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并提高了离合器分泵使用的寿命。该产品适用于轿车及其它微型乘用车离合器系统,近几年随着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的普及,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应用日趋广泛。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包括泵体、主皮圈、副皮圈、O型圈、导向套、活塞、连接座和推杆,所述泵体采用无回位弹簧结构,取消弹簧的回位力,从而降低了离合踏板力,提升了驾驶人员的舒适性;泵体选用塑料加工,使整个总成重量远低于铝合金状态离合器总泵,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活塞、连接座和推杆采用组件式结构,以确保活塞与推杆连动一致性,提升产品工作性能。优选的是,所述泵体选用尼龙PA66材料,可以满足离合使用的强度要求。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泵体内设有加长型异向套结构,便于活塞运动时,可以沿轴心作往复运动,避免了偏磨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泵体上由塑料模具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工作缸孔、进出液孔、皮圈槽、过油槽和通液孔。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泵体上还开有进液口、出液口、工作腔、储液腔和卸压孔。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液口与油杯连接;出液口通过油管连接离合器分泵。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过油槽位于进液口的下端与泵体的交汇处,该过油槽内设有过油套。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副皮圈、O型圈、导向套、活塞和连接座组装完成后形成一个轴向距离固定的活塞组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皮圈装于泵体的皮圈槽内。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套位于泵体与活塞之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副皮圈位于导向套端部的台阶槽内。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的两端均开有凹槽。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连接座和推杆的组件位于活塞一端的凹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的工作原理为: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使推杆推动柱塞在泵体内移动,当柱塞的卸压孔完全通过主皮圈的内唇口后,工作腔形成密闭腔,容积逐渐减小使压力增高,迫使工作腔内的制动液经油管流入离合分泵实现离合器分离;柱塞移动过程中,加长型导向套使柱塞与缸孔始终保持同轴状态运动;驾驶员松开踏板,柱塞回位,分泵及油管内的制动液返流至总泵工作腔,因缸孔面积远大于管路,流量受限,回位过程储液腔和工作腔将形成压力差,在压差作用下储液腔内的制动液通过主皮圈的内唇口流入工作腔内,实现快速补油;柱塞回退到位后,储液腔流入工作腔的制动液通过卸压孔回流到储液腔至油杯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泵体1,主皮圈2,过油套3,副皮圈4,O型圈5,导向套6,活塞7,连接座8,推杆9,进液口A,出液口B,工作腔C,储液腔D,卸压孔E。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包括泵体1、主皮圈2、副皮圈4、O型圈5、导向套6、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所述泵体1采用无回位弹簧结构,取消弹簧的回位力,从而降低了离合踏板力,提升了驾驶人员的舒适性;泵体1选用塑料加工,使整个总成重量远低于铝合金状态离合器总泵,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采用组件式结构,以确保活塞与推杆连动一致性,提升产品工作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1选用尼龙PA66材料,可以满足离合使用的强度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1内设有加长型异向套结构,便于活塞运动时,可以沿轴心作往复运动,避免了偏磨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1上由塑料模具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工作缸孔、进出液孔、皮圈槽、过油槽和通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包括泵体(1)、主皮圈(2)、副皮圈(4)、O型圈(5)、导向套(6)、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其特征在于:泵体(1)采用无回位弹簧结构;泵体(1)选用塑料加工;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采用组件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包括泵体(1)、主皮圈(2)、副皮圈(4)、O型圈(5)、导向套(6)、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其特征在于:泵体(1)采用无回位弹簧结构;泵体(1)选用塑料加工;活塞(7)、连接座(8)和推杆(9)采用组件式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特征在于:泵体(1)选用尼龙PA66材料。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特征在于:泵体(1)内设有加长型异向套结构。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特征在于:泵体(1)上由塑料模具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工作缸孔、进出液孔、皮圈槽、过油槽和通液孔。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轻量化柱塞式塑料离合器总泵,特征在于:泵体(1)上还开有进液口(A)、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庆李传武王鲜艳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