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涛专利>正文

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816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包括车厢、驱动装置、轨道、支架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控制系统,其中:车厢的顶部通过连接件悬挂在驱动装置下方;驱动装置带动车厢在轨道上运行,并与控制系统交互信息;支架装置用于支撑轨道、向驱动装置提供电力、测定车厢运动速度以及实现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通信;控制系统用于与用户终端的信息交互、车厢运行路径规划、车厢运行控制以及应急处理;用户终端包括移动通讯设备的客户端或者定点设置的用户终端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由于个人因素引发的交通状况,车厢在轨道上运行,避免人身和财物安全隐患;不受地面条件限制,不拥堵,车厢运行速度快,建设成本低,更经济环保,舒适灵活。

Suspended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rail transit system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spension type intelligent stereo track traffic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carriage, driving device, track, support device, the user terminal and the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top of the body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hung below the driv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the car running on the track, and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upport; device for supporting track, providing power to the driving device, car speed deter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control system fo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with the user terminal, the running path planning,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the user terminal includes a user termi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of the client or the designated set. The invention avoids the traffic condition caused by personal factors, and the carriage runs on the track to avoi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f personal and belongings. It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ground conditions, no congestion, fast running speed, low construction cost, more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fortable and flex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增加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引起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停车困难、交通事故频发、尾气污染等诸多问题。为缓解交通压力,部分大城市加强了公共交通(公交车、地铁)建设,部分特大城市还对车辆采取了限号、限行等各种措施,但公交车严重依赖地面道路的通行状态,地铁运力较强但规划和建设的难度很高,覆盖的城市区域也很有限,所以这些措施都无法很好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除了城市道路拥挤不堪,高速公路每到节假日也会变成“停车场”,这种情形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对现有交通状况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载客数7人以下的各种小汽车,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大量小汽车涌入道路,但大多数小汽车中只乘坐一两个人,不但会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也带来了能源和资源的严重浪费。综上所述,交通条件已经成了我国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迫切需要发展新型的交通系统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驱动装置、轨道、支架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控制系统,其中:车厢的顶部通过连接件悬挂在驱动装置下方;驱动装置带动车厢在轨道上运行,并与控制系统交互信息;支架装置用于支撑轨道、向驱动装置提供电力、测定车厢运动速度以及实现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通信;控制系统用于与用户终端的信息交互、车厢运行路径规划、车厢运行控制以及应急处理;用户终端包括移动通讯设备的客户端或者定点设置的用户终端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驱动装置、轨道、支架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控制系统,其中:车厢的顶部通过连接件悬挂在驱动装置下方;驱动装置带动车厢在轨道上运行,并与控制系统交互信息;支架装置用于支撑轨道、向驱动装置提供电力、测定车厢运动速度以及实现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通信;控制系统用于与用户终端的信息交互、车厢运行路径规划、车厢运行控制以及应急处理;用户终端包括移动通讯设备的客户端或者定点设置的用户终端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取电模块、动力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驱动轮设置于导轨上表面,驱动轮带动车厢在轨道上运动;取电模块用于从轨道上获取电力并提供给动力模块和控制模块;动力模块用于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并将动能传输至驱动轮;控制模块用于与控制系统交换信息并调整动力模块输出的动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结构主体、供电模块、调温模块以及轨道转换模块,其中:结构主体安装在支架装置上;供电模块用于将电力传递给驱动装置的取电模块;调温模块用于平衡轨道的温度;轨道装换模块用于切换轨道的连接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测速装置以及支架信息收发装置,其中:支架本体用于支撑轨道和向供电模块提供电力;测速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设置于支架本体内部;测速装置用于测定车厢运动速度;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