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70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存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框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手,所述支撑框的框内固定连接有井字架,所述井字架由两根横杆和两根竖杆交叉组成,所述横杆和竖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支撑框的内壁固定连接。该工件的积放结构,通过第一支撑块配合支撑杆、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可以将工件放置在第一支撑块上方,然后第一支撑块推动相邻的第二支撑块推动到第一支撑块未放置工件的状态,然后支撑块组承置第二块工件,如此循环,可以存放多个工件,先入后出,后入先出的取放效果,并且工件在料框中上下进出的时候不会和支撑干涉。

An integrable structure of a piece of wor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orkpiece storage technology field, and discloses a product structure on the workpie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four corners of the bottom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wherei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of push,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ross frame frame, the well frame by two transverse rods and two vertical rods cross, both ends of the cross rod and the vertical rod are respective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pport frame. Put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the workpiece through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with the supporting rod, a first pin and second pin shaft workpieces can be placed on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above, and then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pushes the second support blocks adjacent to promote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without placing the workpiece, then the support block bearing second work pieces, so circulation, can store a plurality of workpieces, after first out, after taking into effect first, and the workpiece in the frame up and down when not import and support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件存放
,具体为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工件车间里,焊装车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工件的输入有很多种形式,为了满足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现在对工件输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输入工件时间的间隔短,而且往往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在传统积放工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工件放置在一个积放平台上,然后在放置好的工件上放置垫板或者其他隔断物,防止相邻的工件之间发生滑动,损伤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具备工件在料框中上下进出的时候不会和支撑干涉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积放方式容易划伤工件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工件在料框中上下进出的时候不会和支撑干涉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框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手,所述支撑框的框内固定连接有井字架,所述井字架由两根横杆和两根竖杆交叉组成,所述横杆和竖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支撑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表面的右端和竖杆上表面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竖杆前后两端和横杆左端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位于滑轨上方的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支撑杆右侧面底部的后侧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撑杆右侧面底部的对应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支撑杆右侧面且位于第一支撑块的上方从下至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块组,所述支撑块组包括第二支撑块、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前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右侧面对应第二支撑块后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销轴。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前端超出支撑杆的前侧面,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前端不超出支撑杆的前侧面,所述第二销轴与相邻的第四销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个第四销轴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形状均为U型,且U型前端均为水平板,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中部分别与第一销轴和第三销轴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尾部长度均大于相邻的两个第四销轴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尾部长度大于第二销轴与相邻的第四销轴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尾端与第一销轴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销轴与第二销轴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尾端与第三销轴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销轴与第四销轴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尾端的重量均大于前端的重量。优选的,所述推手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杆的底端焊接,连接板与横杆和竖杆均通过螺杆与螺帽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销轴的右端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第二销轴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三销轴的右端与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第四销轴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销轴与第三销轴位于同一竖直线,第二销轴与第四销轴位于同一竖直线。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组的数量不少于五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工件的积放结构,通过第一支撑块配合支撑杆、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可以将工件放置在第一支撑块上方,然后第一支撑块推动相邻的第二支撑块推动到第一支撑块未放置工件的状态,然后支撑块组承置第二块工件,如此循环,可以存放多个工件,先入后出,后入先出的取放效果,并且工件在料框中上下进出的时候不会和支撑干涉。2、该工件的积放结构,通过滑板配合滑轨和支撑杆可以改变竖杆和横杆上的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应多种尺寸工件的积放,使用的范围更广阔。3、该工件的积放结构,通过推手和万向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加方便的移动支撑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积放第一个工件时的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杆积放第一个工件后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支撑杆积放第二个工件时的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框、2万向轮、3推手、4井字架、5横杆、6竖杆、7滑板、8滑轨、9连接板、10支撑杆、11通孔、12螺栓孔、13螺栓、14第一销轴、15第一支撑块、16第二销轴、17支撑块组、18第二支撑块、19第三销轴、20第四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包括支撑框1,支撑框1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支撑框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手3,推手3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滑垫,防止工人在推动的时候发生打滑,产生事故,支撑框1的框内固定连接有井字架4,井字架4由两根横杆5和两根竖杆6交叉组成,横杆5和竖杆6的两端均分别与支撑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横杆5上表面的右端和竖杆6上表面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7,滑板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轨8,滑轨8、竖杆6前后两端和横杆5左端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连接板9的上表面与支撑杆10的底端焊接,连接板9与横杆5和竖杆6均通过螺杆与螺帽固定连接,可以调整连接板9与横杆5和竖杆6之间的位置,滑板7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1,位于滑轨8上方的连接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12,螺栓孔12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3。支撑杆10右侧面底部的后侧通过第一销轴14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5,支撑杆10右侧面底部的对应第一支撑块15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16,支撑杆10右侧面且位于第一支撑块15的上方从下至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块组17,支撑块组17的数量不少于五组,可以积放多组工件,达到空间的合理利用,支撑块组17包括第二支撑块18、第三销轴19和第四销轴20,第二支撑块18的前端通过第三销轴19与支撑杆10转动连接,支撑杆10右侧面对应第二支撑块18后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销轴20,第一销轴14的右端与第一支撑块15固定连接,第二销轴16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块,第三销轴19的右端与第二支撑块18固定连接,第四销轴20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杆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方便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转动,同时第二销轴16与第四销轴20限制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转动的角度,第一销轴14与第三销轴19位于同一竖直线,第二销轴16与第四销轴20位于同一竖直线,使得第一支撑块15承置工件的时候,能推动相邻的第二支撑块18变成第一支撑块15的初始状态,也可以使得该动作可以循环进行。第一支撑块15的前端超出支撑杆10的前侧面,第二支撑块18的前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包括支撑框(1),所述支撑框(1)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支撑框(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框内固定连接有井字架(4),所述井字架(4)由两根横杆(5)和两根竖杆(6)交叉组成,所述横杆(5)和竖杆(6)的两端均分别与支撑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上表面的右端和竖杆(6)上表面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轨(8),所述滑轨(8)、竖杆(6)前后两端和横杆(5)左端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滑板(7)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1),位于滑轨(8)上方的所述连接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12),所述螺栓孔(12)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3);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底部的后侧通过第一销轴(14)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5),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底部的对应第一支撑块(15)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16),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且位于第一支撑块(15)的上方从下至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块组(17),所述支撑块组(17)包括第二支撑块(18)、第三销轴(19)和第四销轴(20),所述第二支撑块(18)的前端通过第三销轴(19)与支撑杆(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对应第二支撑块(18)后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销轴(20);所述第一支撑块(15)的前端超出支撑杆(10)的前侧面,所述第二支撑块(18)的前端不超出支撑杆(10)的前侧面,所述第二销轴(16)与相邻的第四销轴(20)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个第四销轴(20)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的形状均为U型,且U型前端均为水平板,所述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的中部分别与第一销轴(14)和第三销轴(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的尾部长度均大于相邻的两个第四销轴(20)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的尾部长度大于第二销轴(16)与相邻的第四销轴(20)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支撑块(15)的尾端与第一销轴(14)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销轴(14)与第二销轴(16)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支撑块(18)的尾端与第三销轴(19)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销轴(19)与第四销轴(20)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的尾端的重量均大于前端的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的积放结构,包括支撑框(1),所述支撑框(1)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支撑框(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推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框内固定连接有井字架(4),所述井字架(4)由两根横杆(5)和两根竖杆(6)交叉组成,所述横杆(5)和竖杆(6)的两端均分别与支撑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上表面的右端和竖杆(6)上表面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轨(8),所述滑轨(8)、竖杆(6)前后两端和横杆(5)左端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滑板(7)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1),位于滑轨(8)上方的所述连接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栓孔(12),所述螺栓孔(12)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3);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底部的后侧通过第一销轴(14)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5),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底部的对应第一支撑块(15)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16),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且位于第一支撑块(15)的上方从下至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块组(17),所述支撑块组(17)包括第二支撑块(18)、第三销轴(19)和第四销轴(20),所述第二支撑块(18)的前端通过第三销轴(19)与支撑杆(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0)右侧面对应第二支撑块(18)后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销轴(20);所述第一支撑块(15)的前端超出支撑杆(10)的前侧面,所述第二支撑块(18)的前端不超出支撑杆(10)的前侧面,所述第二销轴(16)与相邻的第四销轴(20)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个第四销轴(20)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块(1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莘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