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55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及汽车,其中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包括:与后视镜配合的底座,底座的两端呈预设弧度,底座的两端分别与后视镜的相对两侧卡接匹配;设置于底座上的、测量后视镜振动状态的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有效提高车辆后视镜振动测试效率,避免因拆装传感器对后视镜外观造成损害。

A rearview mirror vibration tes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后视镜的振动特性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视觉。据统计,在我国由于后视镜缺陷造成的交通事故与交通事故总数的比值在15%左右,在美国这一比值达到20%,而此比值在高速公路上则高达40%。后视镜振动过大是后视镜常见的缺陷之一,严重时会引发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部其他车辆行驶状况时视物模糊,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因此研究后视镜振动特性十分重要。在实际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后视镜的振动水平进行测试及主观评价,由于后视镜本体结构所限,在振动测试时在后视镜本体上布置振动传感器就显得尤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后视镜进行振动测试时,在后视镜上布置振动传感器使用不便以及对后视镜外观产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包括:与后视镜配合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呈预设弧度,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视镜的相对两侧卡接匹配;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测量所述后视镜振动状态的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以及底板,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依次排列,且一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呈第一圆弧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呈第二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与所述后视镜的第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二圆弧结构与所述后视镜的第二侧相匹配,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的连线与车身的高度方向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与所述第二圆弧结构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与所述第二圆弧结构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与所述第二圆弧结构相对。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形成一容纳所述后视镜的容置空间,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的安装螺柱,所述安装螺柱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部。其中,所述安装螺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上设置有安装螺孔,通过所述安装螺柱与所述安装螺孔的配合,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底座的两端与后视镜的匹配,实现底座与后视镜的卡接,在底座与后视镜配合后,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底座上,可以有效解决振动传感器在后视镜上不便布置且黏贴后不易拆下的问题,同时有效的保护了后视镜的外观,不至于在振动传感器黏贴与拆卸时出现损坏。本技术提供的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有效提高车辆后视镜振动测试效率,避免因拆装传感器对后视镜外观造成损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示意图一;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示意图二;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与后视镜配合示意图。其中图中:1、后视镜;2、底座;21、第一卡接部;22、第二卡接部;23、底板;231、安装螺柱;3、振动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与后视镜1配合的底座2,底座2的两端呈预设弧度,底座2的两端分别与后视镜1的相对两侧卡接匹配;设置于底座2上的、测量后视镜1振动状态的振动传感器3,振动传感器3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设置于后视镜1上,通过底座2的两端分别与后视镜1相对两侧的配合,实现底座2与后视镜1的连接。在底座2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3,通过振动传感器3与底座2的配合,实现振动传感器3与后视镜1的连接。在振动传感器3与后视镜1连接之后,可以实现利用振动传感器3对后视镜1的振动状态进行检测,有效提高车辆后视镜1振动测试效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座2包括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以及底板23,第一卡接部21、底板23以及第二卡接部22依次排列,且一体连接。第一卡接部21呈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卡接部22呈第二圆弧结构,第一圆弧结构与后视镜1的第一侧相匹配,第二圆弧结构与后视镜1的第二侧相匹配,第一侧与第二侧的连线与车身的高度方向平行。具体的,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分别位于底板23的相对两端,且第一卡接部21、底板23、第二卡接部22一体成型。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均成圆弧结构,所形成的圆弧结构可以便于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与后视镜1边缘的卡接配合。底板23为一板状结构,在底板23的第一端形成第一卡接部21,在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形成第二卡接部22,底板23的延伸方向与车身的高度方向平行,第一卡接部21与后视镜1的第一侧匹配,第二卡接部22与后视镜1的第二侧匹配,通过卡接的形式实现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与后视镜1的配合。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的形状相同,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位于底板23的同一侧,且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相对。在底板23的第一端形成的第一圆弧结构和在底板23的第二端形成的第二圆弧结构相对,且两个圆弧结构的形状相同,可以分别与后视镜1匹配。且圆弧结构的形式可以保证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与后视镜1匹配的牢固性。其中,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关于底板23的中心线对称,底板23的中心线与车身的高度方向垂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底板23、第一卡接部21以及第二卡接部22形成一容纳后视镜1的容置空间,在底板23上设置有与振动传感器3连接的安装螺柱231,安装螺柱231位于容置空间的外部。安装螺柱231固定在底板23上,与底板23一体连接,振动传感器3上设置有安装螺孔,通过安装螺柱231与安装螺孔的配合,振动传感器3固定在底板23上。第一卡接部21、第二卡接部22均位于底板23的同一侧,底板23、第一卡接部21以及第二卡接部22可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后视镜1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后视镜1的镜面与底板23相对,且后视镜1的镜面与底板23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底板23上远离后视镜1的一侧面设置有安装螺柱231,安装螺柱231位于容置空间的外部,且安装螺柱231与底板23一体成型。在振动传感器3上设置有安装螺孔,在振动传感器3与底板23配合时,振动传感器3上设置的安装螺孔与底板23上的安装螺柱231匹配,实现振动传感器3与底板23的连接。上述连接形式,在底座2与后视镜1卡接安装后,将振动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后视镜配合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呈预设弧度,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视镜的相对两侧卡接匹配;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测量所述后视镜振动状态的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后视镜配合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呈预设弧度,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视镜的相对两侧卡接匹配;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测量所述后视镜振动状态的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以及底板,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依次排列,且一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呈第一圆弧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呈第二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与所述后视镜的第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二圆弧结构与所述后视镜的第二侧相匹配,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的连线与车身的高度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振动测试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昱全王伟韩坤郝鹏马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