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细胞破壁的撞击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47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细胞破壁的撞击腔,包括头尾互相连接的二元主腔和一元副腔,二元主腔由主管体和主管体内的孔道组成;一元副腔由副管体和副管体内的孔道组成;其中:主管体内的孔道是由依次前后连接的主进料管、第一主谐振管、第二主谐振管、主缓冲管、主分流管、主撞击管、主射流管、主突变管、主缩流管和主出料管组成;副管体内的孔道是由依次前后连接的副进料管、副谐振管、副缓冲管、副分流管、副撞击管、副射流管、副扩流管和副出料管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二元主腔或一元副腔的组合,特别是二元主谐振管、细小的双股分流管、细小的副射流管等结构,让高速液流剧烈碰撞。能将悬浮液中的物料的细胞壁进一步破碎得到细小碎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用于细胞破壁的撞击腔,包括头尾互相连接的二元主腔和一元副腔,二元主腔由主管体和主管体内的孔道组成;一元副腔由副管体和副管体内的孔道组成;其特征在于:主管体内的孔道是由依次前后连接的主进料管(1a)、第一主谐振管(2a1)、第二主谐振 管(2a2)、主缓冲管(3a)、主分流管(4a)、主撞击管(5a)、主射流管(6a)、主突变管(7a)、主缩流管(8a)和主出料管(9a)组成。第一主谐振管(2a1)和第二主谐振管(2a2)的直径大于主进料管(1a)和主缓冲管(3a )的直径;主缓冲管(3a)与主撞击管(5a)之间设置有堵块,堵块上下对称开有细小的槽管形成主分流管(4a);主射流管(6a)的直径小于主突变管(7a)、主缩流管(8a)和主出料管(9a)的直径;主突变管(7a)的直径大于主缩流管(8a)的直径;主缩流管(8a)的直径小于主出料管(9a)的直径。副管体内的孔道是由依次前后连接的副进料管(1b)、副谐振管(2b)、副缓冲管(3b)、副分流管(4b)、副撞击管(5b)、副射流管(6b)、副扩流管(10b)和副出料管(9b)组 成。副谐振管(2b)直径大于副进料管(1b)和副缓冲管(3b)的直径;副缓冲管(3b)与副撞击管(5b)之间设置有堵块,堵块上下对称开有细小的槽管形成副分流管(4b);副射流管(6b)的直径小于副扩流管(10b)和副出料管(9b)的 直径;副扩流管(10b)的直径小于副出料管(9b)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成梅涂宗财阮榕生梁瑞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